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50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包括主支撑框架、设置于主支撑框架内的若干支撑支框、以及设置于支撑支框之间并且用以连接支撑支框的连接构件;支撑支框内置设置有若干内支护板,连接构件包括连接框架,以及设置于连接框架内的支护内框;连接框架支撑于主支撑框架内并且设置于相邻的支撑支框之间,内支护板均与连接框架相对接,支护内框于连接框架的内框架角区域设置有交错栏,内支护板延伸至连接框架内并且设置有内接组件;连接构件内还设置有中支组件,中支组件用以支撑支护内框并且连接相邻的主支撑框架内的中支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从内外两方面形成立体化的抗震支护效果,最大化提高抗震连接的稳定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对于位于地震带区域的房屋建筑,在建筑板的连接区域设置设置有抗震连接结构,是现有技术建筑结构需要的结构部分,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2801968u)公布了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结构,设置了减震弹簧结构和支护结构,使建筑物本体可以在震动时上下伸缩和侧向摇摆,并通过第二滑块的移动带动伸缩杆转动,可对建筑物本体进行侧向定位,防止侧向摇摆幅度过大;该专利致力于利用弹簧进行抗震作业,弹簧就有支撑力的效果;但是弹簧本身也是存在振动的不稳定因子,一旦发生地震时,弹簧无法保证结构的抗震程度,而且在震力影响至结构内部时,会加速建筑结构内部的瓦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包括主支撑框架、设置于主支撑框架内的若干支撑支框、以及设置于支撑支框之间并且用以连接支撑支框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内框包括外支护框体、内支护框体、以及设置用于连接外支护框体、内支护框体的固定板块;所述外支护框体、内支护框体的两侧均固定于连接框架的内壁上,所述外支护框体、内支护框体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抵触支板,所述抵触支板用以连接外支护框体、内支护框体并且支护于主支撑框架的架板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包括主支撑框架、设置于主支撑框架内的若干支撑支框、以及设置于支撑支框之间并且用以连接支撑支框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内框包括外支护框体、内支护框体、以及设置用于连接外支护框体、内支护框体的固定板块;所述外支护框体、内支护框体的两侧均固定于连接框架的内壁上,所述外支护框体、内支护框体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抵触支板,所述抵触支板用以连接外支护框体、内支护框体并且支护于主支撑框架的架板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块外接有延伸支板,延伸支板与外支护框体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对接空间,所述交错栏的主体为交错架,所述交错架呈三角形结构支撑于延伸支板、内支护框体之间,所述交错架的内沿还设置有对接凸起,对接凸起处设置有对接槽口,所述延伸支板内嵌插合于对接槽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组件包括安装于内支护板上的固定端、设置于固定端的内沿筒、以及安装于内沿筒上插合螺锥,所述交错架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亢秀山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