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参考已授权专利号“cn209416939u”公开了电解电容器外观检测结构,其中记载了:“本电解电容器外观检测结构,主机结构简单,采用辊筒带动电容器转动,转动均匀可靠;对电容器的成品外观进行自动检测,克服了现有人工检测存在工作内容单一,工人容易劳累,容易漏检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人在具体实施该专利的过程中,发现该专利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由于该专利中所设定的顶部摄像头需要等待装置将电容转一周,才能进行对下一个电容的外观进行测试,测试工作比较费时,影响整体测试效率,同时出气孔随着被检查的电容器转到检查电容器端部的摄像头时,出气孔洞会成为摄像孔洞的设置,会影响摄像头对电容器的聚焦拍摄,不容易对电容器的两端进行更好的外观检测,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外观检测设备,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提供一种外观检测设备,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如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包括机箱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柜(1)顶部安装有观察箱(2),所述机箱柜(1)顶部安装有检测组件(3),所述检测组件(3)内侧安装有间距限位组件,所述检测组件(3)位于所述观察箱(2)内侧,所述观察箱(2)顶部安装有吹喷组件(4),所述观察箱(2)一端外侧安装有数据对比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3)还包括支撑柱(9)、第一固定板(10)、第一测试器(11)、第二固定板(12)、第二测试器(13)、第三测试器(14)、第三固定板(15)和第四测试器(16),所述机箱柜(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包括机箱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柜(1)顶部安装有观察箱(2),所述机箱柜(1)顶部安装有检测组件(3),所述检测组件(3)内侧安装有间距限位组件,所述检测组件(3)位于所述观察箱(2)内侧,所述观察箱(2)顶部安装有吹喷组件(4),所述观察箱(2)一端外侧安装有数据对比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3)还包括支撑柱(9)、第一固定板(10)、第一测试器(11)、第二固定板(12)、第二测试器(13)、第三测试器(14)、第三固定板(15)和第四测试器(16),所述机箱柜(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9),两个所述支撑柱(9)呈倒钩型,两个所述支撑柱(9)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0),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10)远离所述支撑柱(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测试器(11),两个所述第一测试器(11)均位于所述转动盘(7)的下方且镜头向上,两个所述支撑柱(9)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测试器(13),两个所述第二测试器(13)呈倾斜45度角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测试器(13)夹角呈90度,每个所述第二测试器(13)均位于所述转动盘(7)的上方且与所述转动盘(7)高度接近,两个所述支撑柱(9)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测试器(14),每个所述第三测试器(14)的位置与每个所述第一测试器(11)的位置对应且镜头向下,两个所述支撑柱(9)远离所述机箱柜(1)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15),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1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测试器(16),两个所述第四测试器(16)呈倾斜45度角设置,且两个所述第四测试器(16)夹角呈90度,每个所述第四测试器(16)的高度与每个所述第二测试器(13)相同,所述两个第四测试器(16)和所述两个第二测试器(13)的镜头均对准所述第三测试器(14)和所述第一测试器(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3)还包括支撑杆(17)、螺旋槽(18)、转辊(19)和引导板(20),所述机箱柜(1)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17),多个所述支撑杆(17)围绕所述转动盘(7)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杆(17)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螺旋槽(18),所述螺旋槽(18)呈螺旋式设置,所述螺旋槽(18)底部的一端位于多个所述限位槽(8)上方,且高度贴近所述限位槽(8)的顶部,所述螺旋槽(18)顶部的一端贯穿所述观察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为杰,林冠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富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