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39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包括有:壳体、安装架和密封盖;壳体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热壳内壁的多个半球形凸起将对冷却软管进行挤压,使得冷却软管发生形变内凹,从而形变后的冷却软管体积将变小,因此冷却液在经过冷却软管时,冷却液的流速将增大,使得冷却液可更快的把电芯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增强对电芯的散热效果,对电池起到防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中国专利cn114639891a(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装置),通过进气扇将空气导入箱体内,通过气流流动对动力电池本体四周进行冷却,再通过冷却管内循环的冷却液对动力电池上部与下部进行冷却降温;动力电池由多个电芯组装而成,由于电芯之间间隔极小,通过进气扇导入的空气难以在每个电芯之间流通,只能大致对箱体内部进行散热,空气流通过程中不断吸热,导致对各个位置冷却效果不一致,同样冷却管内的冷却液各个位置温度不一致,对每个电芯的散热效果不一致,从而导致电芯一致性不好,影响整个电池组的性能和寿命,由于箱体上设置进气扇和排气扇,导致电池组整体没有防水效果,恶劣极端天气容易进水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包括有壳体、安装架和密封盖;壳体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盖;

4、还包括有循环组件、固定组件、导热壳、三通管、u形管、复位弹簧、导热板和冷却软管;安装架上侧安装有用于循环冷却液的循环组件;壳体内前部和内后部各连接有一个固定组件;每个固定组件上各连接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电芯的导热壳;每个导热壳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用于输送冷却液的三通管,三通管与循环组件相连通;每个导热壳内左部和内右部各安装有一个u形管,且三通管与u形管相连通;每个导热壳内左侧和内右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复位弹簧;每个导热壳内各设置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导热板;复位弹簧与导热板固定连接;每个导热板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软管,且三通管与冷却软管相连通。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半球形凸起;每个导热壳内左侧和内右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半球形凸起,半球形凸起与冷却软管相互配合。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减震垫;每个导热壳内前壁、内后壁和内底面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减震的减震垫。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密封环;三通管与u形管和冷却软管的连接处各设置有一个密封环。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循环组件包括有制冷箱、循环泵和循环管;安装架上侧中部安装有制冷箱;安装架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循环泵,循环泵抽液口与制冷箱连通;每个循环泵出液口各设置有一个循环管,循环管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循环管一端与制冷箱连通,且循环管与三通管相连通。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杆和限位板;壳体内前部和内后部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杆,固定杆与导热壳固定连接;壳体内侧上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对放置在导热壳内的电芯进行限位的限位板。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进气组件;壳体右部安装有用于通入空气的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包括有导气管、阀门、锥筒、中空壳和导流管;壳体右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气管;每个导气管外环面右部各安装有一个阀门;每个导气管右侧各设置有一个锥筒;壳体内右侧固定接有与导气管数量相同的中空壳;每个中空壳上侧和下侧各设置有若干个导流管。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抽气组件;密封盖下侧安装有用于抽出热空气的抽气组件;抽气组件包括有储气壳、风扇、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密封盖下侧固接有与导气管数量相同的储气壳;每个储气壳下侧各安装有若干个风扇;每个储气壳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抽气管;每个储气壳左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抽气管,第二抽气管与密封盖固定连接。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导流组件;壳体内底部安装有用于导流的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有y形导流板、支撑架和薄膜;壳体内底面中部固接有y形导流板;壳体内底面前部和内底面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架,支撑架与导热壳相连接;每个支撑架下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薄膜。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锥筒内设置有用于拦截灰尘的防尘网。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5、a.本专利技术通过u形管和冷却软管中的冷却液将对导热壳和导热板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电芯进行冷却的效果,如此,通过上述u形管和冷却软管中的冷却液可单独的对每一个电芯进行冷却的方式,使得每个电芯散热效果一致、并互不干扰;

16、同时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动力电池由多个电芯组装而成,而电芯之间的间隔极小,通过进气扇导入的空气难以在每个电芯之间流通,只能大致对箱体内部进行散热,从而导致对各个位置的电芯冷却效果不一致,进而影响整个电池组工作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17、b.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导热壳内壁的多个半球形凸起将对冷却软管进行挤压,使得冷却软管发生形变内凹,从而形变后的冷却软管体积将变小,因此冷却液在经过冷却软管时,冷却液的流速将增大,使得冷却液可更快的把电芯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增强对电芯的散热效果,对电池起到防护的效果。

18、c.本专利技术还通过控制风扇对电芯上方的热空气进行抽除,而抽除后的热空气将进入到储气壳内,同时控制外设泵机通过第二抽气管对储气壳内的热空气进行吸除,此过程中,第一抽气管将产生一个吸附的力,从而第一抽气管将电芯前侧和后侧位置的热空气吸入至储气壳内,如此便可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使得电芯产生的热量被进一步的吸除;

19、与此同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风将依次通过锥筒、阀门和导气管进入到中空壳中,而后风将通过导流管进入到壳体内,从而实现对壳体内的空气置换,进而增强对壳体内整体的散热效果。

20、d.本专利技术还通过下方的导流管流出的空气将吹动支撑架上的薄膜,使薄膜发生波浪形的摆动,从而薄膜将煽动电芯下方的热空气,加速电芯下方热空气的向上流动,并通过y形导流板将扇出的热空气导向第一抽气管出,使得第一抽气管更好的将热空气抽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包括有壳体(1);壳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壳体(1)上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盖(3);其特征是,安装架(2)上侧安装有用于循环冷却液的循环组件(22);壳体(1)内前部和内后部各连接有一个固定组件(55);每个固定组件(55)上各连接有若干个导热壳(502);每个导热壳(502)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用于输送冷却液的三通管(504),三通管(504)与循环组件(22)相连通;每个导热壳(502)内左部和内右部各安装有一个U形管(506),且三通管(504)与U形管(506)相连通;每个导热壳(502)内左侧和内右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复位弹簧(509);每个导热壳(502)内各设置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导热板(508);复位弹簧(509)与导热板(508)固定连接;每个导热板(508)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软管(507),且三通管(504)与冷却软管(50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半球形凸起(002);每个导热壳(502)内左侧和内右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半球形凸起(002),半球形凸起(002)与冷却软管(507)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减震垫(003);每个导热壳(502)内前壁、内后壁和内底面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减震的减震垫(00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密封环(004);三通管(504)与U形管(506)和冷却软管(507)的连接处各设置有一个密封环(0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循环组件(22)包括有制冷箱(201);安装架(2)上侧中部安装有制冷箱(201);安装架(2)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循环泵(202),循环泵(202)抽液口与制冷箱(201)连通;每个循环泵(202)出液口各设置有一个循环管(203),循环管(203)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循环管(203)一端与制冷箱(201)连通,且循环管(203)与三通管(504)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固定组件(55)包括有固定杆(501);壳体(1)内前部和内后部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杆(501),固定杆(501)与导热壳(502)固定连接;壳体(1)内侧上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对放置在导热壳(502)内的电芯(001)进行限位的限位板(5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进气组件(11);壳体(1)右部安装有用于通入空气的进气组件(11);进气组件(11)包括有导气管(101);壳体(1)右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气管(101);每个导气管(101)外环面右部各安装有一个阀门(102);每个导气管(101)右侧各设置有一个锥筒(103);壳体(1)内右侧固定接有与导气管(101)数量相同的中空壳(104);每个中空壳(104)上侧和下侧各设置有若干个导流管(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抽气组件(33);密封盖(3)下侧安装有用于抽出热空气的抽气组件(33);抽气组件(33)包括有储气壳(301);密封盖(3)下侧固接有与导气管(101)数量相同的储气壳(301);每个储气壳(301)下侧各安装有若干个风扇(302);每个储气壳(301)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抽气管(303);每个储气壳(301)左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抽气管(304),第二抽气管(304)与密封盖(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导流组件(44);壳体(1)内底部安装有用于导流的导流组件(44);导流组件(44)包括有Y形导流板(401);壳体(1)内底面中部固接有Y形导流板(401);壳体(1)内底面前部和内底面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架(402),支撑架(402)与导热壳(502)相连接;每个支撑架(402)下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薄膜(4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锥筒(103)内设置有用于拦截灰尘的防尘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包括有壳体(1);壳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壳体(1)上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盖(3);其特征是,安装架(2)上侧安装有用于循环冷却液的循环组件(22);壳体(1)内前部和内后部各连接有一个固定组件(55);每个固定组件(55)上各连接有若干个导热壳(502);每个导热壳(502)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用于输送冷却液的三通管(504),三通管(504)与循环组件(22)相连通;每个导热壳(502)内左部和内右部各安装有一个u形管(506),且三通管(504)与u形管(506)相连通;每个导热壳(502)内左侧和内右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复位弹簧(509);每个导热壳(502)内各设置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导热板(508);复位弹簧(509)与导热板(508)固定连接;每个导热板(508)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冷却软管(507),且三通管(504)与冷却软管(50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半球形凸起(002);每个导热壳(502)内左侧和内右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半球形凸起(002),半球形凸起(002)与冷却软管(507)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减震垫(003);每个导热壳(502)内前壁、内后壁和内底面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减震的减震垫(00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密封环(004);三通管(504)与u形管(506)和冷却软管(507)的连接处各设置有一个密封环(0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是,循环组件(22)包括有制冷箱(201);安装架(2)上侧中部安装有制冷箱(201);安装架(2)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循环泵(202),循环泵(202)抽液口与制冷箱(201)连通;每个循环泵(202)出液口各设置有一个循环管(203),循环管(203)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循环管(203)一端与制冷箱(201)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健齐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阳光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