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勘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潜艇充电用海洋基站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海洋勘探装备的不断发展,全球进入了海洋时代新的装备竞争,尤其是潜艇在深海领域中的战略战备意义重大,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和电动化,然而潜艇在海洋中电能的补给任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事情。
2、现有技术中,常规潜艇使用的是柴油机燃烧供电,但需要足够的氧气且燃烧过后无法排出燃烧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因此需要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这就增加了潜艇暴露的可能性且影响了潜艇使用的隐蔽性。而核动力潜艇相比于传统的常规动力潜艇,采用填装核燃料的方式,具有动力输出大,能够给予较长时间的电能供给,相比于仅仅几周或几月的常规动力潜艇要大大增加。但是,核潜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技术难度大,稳定性差,造价高昂,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此外,一些小型的深海潜艇若要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潜伏,需要在海底建造较大的充电基地,工程施工量大,同时在没有充电基地时需要及时的返回母舰充能,这大大限制了潜艇巡航范围及其过程的连贯性。
3、综上所述,现有的潜艇技术存在能源续航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潜艇充电用海洋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平台(1)以及连接于所述漂浮平台(1)底部伸入水下的对接充电装置,所述漂浮平台(1)上设置有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或蓄电的电源装置(2);所述对接充电装置包括竖直悬垂于水下的连接立柱(3),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立柱(3)的非接触式充电组件(4),所述连接立柱(3)上设置有卡式连接头(3-1),通过所述卡式连接头(3-1)与潜艇(5)上的潜艇接头组件对接定位,所述非接触式充电组件(4)与所述连接立柱(3)可旋转、调高活动连接,所述非接触式充电组件(4)通过旋转调高与已对接所述连接立柱(3)的潜艇上非接触受电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潜艇充电用海洋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平台(1)以及连接于所述漂浮平台(1)底部伸入水下的对接充电装置,所述漂浮平台(1)上设置有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或蓄电的电源装置(2);所述对接充电装置包括竖直悬垂于水下的连接立柱(3),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立柱(3)的非接触式充电组件(4),所述连接立柱(3)上设置有卡式连接头(3-1),通过所述卡式连接头(3-1)与潜艇(5)上的潜艇接头组件对接定位,所述非接触式充电组件(4)与所述连接立柱(3)可旋转、调高活动连接,所述非接触式充电组件(4)通过旋转调高与已对接所述连接立柱(3)的潜艇上非接触受电部(5-1)相互对位实现非接触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潜艇充电用海洋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充电组件(4)包括充电支架(4-3)和分别连接于所述充电支架(4-3)两端的流体平衡部(4-4)和连接部(4-1),所述连接部(4-1)用于与连接立柱(3)活动连接,所述充电支架(4-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感应充电模块部(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潜艇充电用海洋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平衡部(4-4)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充电支架(4-3)端部的水平平衡翼(4-6),以及设置于两个水平平衡翼(4-6)对称轴位置的垂直平衡翼(4-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潜艇充电用海洋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式连接头(3-1)呈嵌套固定于所述连接立柱(3)周向外缘的环状结构,位于潜艇(5)上的接头组件包括可调节夹持内径的夹头结构(5-2),所述夹头结构(5-2)的内缘形状与卡式连接头(3-1)外缘形状凹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飞,石凡,万岭,彭亮,许国春,丁敏挺,王江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