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128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渗碳处理;S2、球化退火;S3、可控气氛淬火;S4、第一次低温回火;S5、控温冷处理;S6、第二次低温回火。本发明专利技术,15CrNi4MoA钢经过渗碳+球化退火+淬火+回火+控温冷处理+回火等操作步骤后,将15CrNi4MoA钢淬火过程保留的残余奥氏体通过冷处理分解产生马氏体,并促进细小的碳化物析出,渗碳层金相组织得到细化,表面洛氏硬度和表层显微硬度得到显著提高、硬化层深度增加,材料的冲击韧性得到提高,大幅提高了15CrNi4MoA钢的渗碳淬火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热处理,具体涉及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15crni4moa钢渗碳淬火后具有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而心部碳含量低,韧性好,可承受高冲击载荷,一般用于制作耐冲击载荷的大、中型轴承、轴等渗碳件,如轧机生产线领域的重要传动产品十字万向接轴,其中的核心零件十字轴即采用15crni4moa钢,要求渗碳淬火后硬度达到hrc58-62,机械性能应达到rp0.2≥950mpa,a≥12%,aku2≥100j,以适于接轴轧制力矩大,冲击载荷频繁、冲击载荷巨大等特点。

2、15crni4moa钢锻件渗碳淬火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属于高ni渗碳钢,由于ni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淬透性,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等性能,但是ni元素可以扩大奥氏体区,尤其是表面渗碳后,碳浓度增加,马氏体转变ms点急剧降低,造成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过多,目前按常规热处理方法,即对渗碳后的15crni4moa钢进行一次淬火处理+一次低温回火处理后硬度普遍偏低,仅达到hrc55-57。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渗碳结束后15CrNi4MoA钢锻件的渗碳层有效硬化层深度为4~5mm,渗碳结束后炉冷至300℃以下出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碳处理采用可控气氛渗碳、氮基气氛渗碳或真空渗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加热至球化退火温度700~730℃并保温,保温时间大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渗碳结束后15crni4moa钢锻件的渗碳层有效硬化层深度为4~5mm,渗碳结束后炉冷至300℃以下出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碳处理采用可控气氛渗碳、氮基气氛渗碳或真空渗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加热至球化退火温度700~730℃并保温,保温时间大于8小时,保温结束后通入氮气快冷,使工件温度低于300℃后出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5crni4moa渗碳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淬火处理过程为,将工件置于装夹料具上,工件连同装夹料具一同放入可控气氛加热炉中升温并通入氮气保护,升温至640~650℃,保温3~5h;保温结束后以70~100℃/h的升温速率加热到淬火温度800~820℃,并在升温过程中通入渗碳气氛介质,使得炉内气氛碳势达到0.6~0.8cp,在淬火温度下保温5~8h,保温结束后,起吊料具将工件放入冷却能力为90~98℃/s的淬火介质中进行冷却,冷至工件表面温度80~150℃后停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凤云刘继全黄超田壮臣邓燕斌孔繁华杨晓雪
申请(专利权)人: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