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遵平专利>正文

一种水产养殖孵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08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孵化池,属于水产养殖用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水产养殖孵化池,包括:养殖池,养殖池内可滑动的穿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端部固设有孵化桶,孵化桶上插设有顶盖,孵化桶及顶盖上均密布有漏孔,养殖池一侧安装有抽污泵,养殖池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支撑柱端部的孵化桶以及养殖池下侧的电动推杆之间的配合,将鱼苗直接饲养在孵化桶内,在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净化时,孵化桶能够对外部水流进行隔绝,有效避免鱼苗被水流冲击受伤,能够显著提高鱼苗的生存率,同时还通过设置在养殖池下侧的电动推杆,能够带动孵化桶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将孵化桶内的垃圾抖落,保证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产养殖用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孵化池


技术介绍

1、作为现代养殖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产养殖在我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鱼苗、虾苗等水产种苗的孵化是水产养殖中关键的一环,对于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水产养殖孵化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经常会用到水产养殖孵化池。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8043285u的文献提供了一种养殖孵化池,该装置通过设置排污组件,可有效的将孵化池底部鱼粪进行排出,排出的鱼粪和水混合物通过过滤组件进行进一步的分离,使得分离后的水源可循环利用。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对孵化池内部的水进行过滤,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通过排水的方式清除孵化池内部的垃圾,然而在排水过程中,鱼苗也会随着水流移动,尽管该装置中设置有滤网口对鱼苗进行拦截,但鱼苗也很可能被水流冲击在滤网口表面,造成鱼苗受伤,影响鱼苗成活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产养殖孵化池。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孵化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排水的方式清除孵化池内部的垃圾,鱼苗也会随着水流移动,造成鱼苗受伤,影响鱼苗成活率的技术问题,将鱼苗直接饲养在孵化桶内,在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净化时,孵化桶能够对外部水流进行隔绝,有效避免鱼苗被水流冲击受伤,能够显著提高鱼苗的生存率,同时还通过设置电动推杆,能够带动孵化桶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将孵化桶内的垃圾抖落,保证清洁效果。

3、2.技术方案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孵化池,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内可滑动的穿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端部固设有孵化桶,所述孵化桶上插设有顶盖,所述孵化桶及顶盖上均密布有漏孔,所述养殖池一侧安装有抽污泵,所述抽污泵输入端端部与养殖池内腔连通,所述养殖池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端部与支撑柱连接固定。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相关工作人员将鱼苗置于孵化桶内饲养,当需要对养殖池内部的水进行净化时,在抽污泵的作用下,污水随水一同被抽出,孵化桶能够对外部水流进行隔绝,有效避免鱼苗被水流冲击受伤,显著提高鱼苗的生存率,在这个过程中,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孵化桶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将孵化桶内的垃圾抖落,保证清洁效果。

6、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柱外侧套设有带动环,所述带动环与养殖池转动连接,所述带动环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安装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密布有刷毛,所述带动环一侧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带动环转动,所述刷毛与孵化桶摩擦接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连接柱会带动刷毛绕带动环轴线位置转动,对孵化桶进行刷洗,将孵化桶上粘附的垃圾除去,进一步保证养殖池内水的净化效果。

8、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一侧的推动杆,所述带动环内壁上开设有与推动杆相适配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呈环形曲线结构设置,所述推动杆与转动槽滑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柱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杆跟随移动,由于转动槽呈环形曲线结构设置且推动杆与转动槽滑动连接,因此带动环会带动连接柱及刷毛绕带动环轴线位置转动。

10、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连接柱受限于承接板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上套接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养殖池内固定安装有齿环,所述驱动齿轮与齿环啮合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柱及刷毛公转的过程中,由于驱动齿轮与齿环啮合连接,连接柱会带动刷毛同时进行自转,有效提高对孵化桶的清洁效果。

12、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抽污泵输出端端部固定连接有养殖过滤器,所述养殖过滤器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养殖池内腔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抽污泵的作用下,污水被送入至养殖过滤器内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通过回流管回流至养殖池,既能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也能够避免换水频繁导致鱼苗应激影响鱼苗的健康生长。

14、3.有益效果

1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6、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支撑柱端部的孵化桶以及养殖池下侧的电动推杆之间的配合,将鱼苗直接饲养在孵化桶内,在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净化时,孵化桶能够对外部水流进行隔绝,有效避免鱼苗被水流冲击受伤,显著提高鱼苗的生存率,同时还通过设置在养殖池下侧的电动推杆,能带动孵化桶进行升降移动,将孵化桶内的垃圾抖落,保证清洁效果。

17、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连接柱上的刷毛以及转动机构之间的配合,在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净化时,连接柱会带动刷毛绕带动环轴线位置转动,对孵化桶进行刷洗,进一步保证养殖池内水的净化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在连接柱上的驱动齿轮及养殖池内的齿环之间的配合,使连接柱带动刷毛公转的同时还能够自转,有效提高对孵化桶的清洁效果。

18、3、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抽污泵输出端端部的养殖过滤器以及养殖过滤器一侧的回流管之间的配合,将抽出的污水进行过滤后,再通过回流管流至养殖池,既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也能避免换水频繁导致鱼苗应激影响鱼苗的健康生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孵化池,其特征在于:包含: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内可滑动的穿设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端部固设有孵化桶(6),所述孵化桶(6)上插设有顶盖(4),所述孵化桶(6)及顶盖(4)上均密布有漏孔(601),所述养殖池(1)一侧安装有抽污泵(5),所述抽污泵(5)输入端端部与养殖池(1)内腔连通,所述养殖池(1)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1),所述电动推杆(11)输出端端部与支撑柱(12)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外侧套设有带动环(9),所述带动环(9)与养殖池(1)转动连接,所述带动环(9)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承接板(14),所述承接板(14)上安装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上密布有刷毛(15),所述带动环(9)一侧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带动环(9)转动,所述刷毛(15)与孵化桶(6)摩擦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柱(12)一侧的推动杆(13),所述带动环(9)内壁上开设有与推动杆(13)相适配的转动槽(901),所述转动槽(901)呈环形曲线结构设置,所述推动杆(13)与转动槽(90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8)受限于承接板(14)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8)上套接固定有驱动齿轮(10),所述养殖池(1)内固定安装有齿环(16),所述驱动齿轮(10)与齿环(16)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污泵(5)输出端端部固定连接有养殖过滤器(2),所述养殖过滤器(2)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流管(3),所述回流管(3)与养殖池(1)内腔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孵化池,其特征在于:包含: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内可滑动的穿设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端部固设有孵化桶(6),所述孵化桶(6)上插设有顶盖(4),所述孵化桶(6)及顶盖(4)上均密布有漏孔(601),所述养殖池(1)一侧安装有抽污泵(5),所述抽污泵(5)输入端端部与养殖池(1)内腔连通,所述养殖池(1)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1),所述电动推杆(11)输出端端部与支撑柱(12)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外侧套设有带动环(9),所述带动环(9)与养殖池(1)转动连接,所述带动环(9)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承接板(14),所述承接板(14)上安装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上密布有刷毛(15),所述带动环(9)一侧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带动环(9)转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遵平姚秋慧
申请(专利权)人:邓遵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