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0696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8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以解决悬吊材料在固定点位处均为自由端,而对自由端进行缝合固定相对困难且有较大的脱落风险的问题;包括:针体和针头,所述的针体和针头一体成型;还包括:导引部,所述的导引部是有开口的凹槽,开口位于所述的针头的右侧表面上,所述的凹槽位于所述的针头内部,所述的凹槽贯穿所述针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的针头与所述的针体之间的弧度为1/8圆弧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在额肌悬吊手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


技术介绍

1、上眼睑下垂是因上睑肌和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的,有部分或全部下垂。下垂严重的情况会遮盖大部分的瞳孔,影响视力。进而也会导致患者形成仰视皱额、抬眉耸肩等不良习惯,甚至会导致患者的脊柱后弯,形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另外面部受伤和神经损伤也可能导致下眼睑部位的面部肌肉功能不全或丧失,会导致下眼睑外翻下垂。下眼睑的外翻下垂会导致眼睛失去下眼睑的保护,眼睛会容易发炎感染。

2、额肌悬吊术是目前上眼睑下垂治疗中的常用术式,是采用悬吊材料将眼睑悬吊起来,悬吊材料通常是选用硅胶管或自体阔筋膜。在额肌位置设定第一点位,上眼睑位置设定第二点位,悬吊材料连接固定在第一和第二点位处。通常将导引针从第一点位(额肌)处向下穿出至第二点位(上眼睑)处,完成组织钝性分离的过程。将悬吊材料的第一个自由端固定在第二点位(上眼睑)处,另一端连接在导引针上,将导引针沿钝性分离形成的组织隧道反向穿出至第一点位(额肌)处,剪断或取下悬吊材料,调整适合的悬吊紧张程度,将悬吊材料的第二个自由端固定在第一点位(额肌)处。

3、上述悬吊过程中,在第一点位(额肌)处,目前只能形成自由端,是因为现用导引针用于临时固定悬吊材料的是一个闭合的导引孔,悬吊材料穿过钝性分离形成的组织隧道后,如要取下悬吊材料,只能从材料中间剪断(适用于悬吊材料以导引孔为中心向下折叠成两段的情况)或直接取下(适用于悬吊材料在临近导引孔处为一自由端的情况)。

4、因为目前在第一点位和第二点位处悬吊材料均为自由端,而自由端的固定需要大量的缝合,而且有脱落的风险。如果在固定点位处,能减少悬吊材料出现自由端,而是形成非自由端,那么固定会变得相对容易,因为非自由端只需要少量缝合即可实现牢固固定,且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以解决悬吊材料在固定点位处均为自由端,而对自由端进行缝合固定相对困难且有较大的脱落风险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包括:针体和针头,所述的针体和针头一体成型;还包括:导引部,所述的导引部是有开口的凹槽,开口位于所述的针头的右侧表面上,所述的凹槽位于所述的针头内部,所述的凹槽贯穿所述针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的针头与所述的针体之间的弧度为1/8圆弧形。

4、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槽的形状为c形。

5、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槽的宽度是所述的针头的宽度的1/2-3/4。

6、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口的边缘为倒圆角。

7、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口的距离是2-5mm。

8、进一步地,还包括: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固定在所述的针体的尾部。

9、进一步地,所述的握持部为螺纹或空心环状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空心环状结构位于所述的1/8圆弧形的圆心侧。

11、进一步地,所述的针体是圆柱形或椭圆柱形。

12、进一步地,所述的针头为圆锥体或带有尖端的扁平结构体。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导引部起到了临时固定悬吊材料的作用,从隧道回穿后可以整体取下悬吊材料,使材料形成一个非自由端,只需少量缝合固定即可保证固定效果;

15、2)针体和针头之间呈1/8圆弧,更加适合面部起伏的轮廓结构,也更容易用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包括:针体和针头,所述的针体和针头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引部,所述的导引部是有开口的凹槽,开口位于所述的针头的右侧表面上,所述的凹槽位于所述的针头内部,所述的凹槽贯穿所述的针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的针头与所述的针体之间的弧度为1/8圆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形状为C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宽度是所述的针头的宽度的1/2-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的边缘为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的距离是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固定在所述的针体的尾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部为螺纹结构或空心环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环状结构位于所述的1/8圆弧形的圆心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是圆柱形或椭圆柱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头为圆锥体或带有尖端的扁平结构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包括:针体和针头,所述的针体和针头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引部,所述的导引部是有开口的凹槽,开口位于所述的针头的右侧表面上,所述的凹槽位于所述的针头内部,所述的凹槽贯穿所述的针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的针头与所述的针体之间的弧度为1/8圆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形状为c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宽度是所述的针头的宽度的1/2-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额肌悬吊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的边缘为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树陈琦金明亮倪嘉桦王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眼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