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040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包括底板、卤水池、输送管一、加料泵、输送管二、预热器、输送管三、物料泵、输送管四、电磁换向阀、回流管、输送管五和蒸发器罐体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了蒸发器罐体组件,通过液位传感器一和液位传感器二检测蒸发器罐体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回流阀门,保证所有管道内的卤水都处于流动状态,减轻泵及管道压力,使设备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蒸发器的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


技术介绍

1、蒸发是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过程。一般而言,蒸发器即液态物质转化为气态的物体。工业上有大量的蒸发器,其中应用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是其中一种。

2、制盐过程中,通常先使用预热器对卤水进行预热后再送入蒸发器内。随后将卤水通过加料泵打入到预热器中,在预热器内循环后再进入到蒸发器内,然后循环制盐。首先蒸发器内的液位高度是有限制的,其次卤水的蒸发量是一直小于卤水的进料量,所以会有很多时间段进料阀门是处于关闭状态,但是加料泵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这就导致加料泵及管道内的压力会很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且设备也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包括底板、卤水池、输送管一、加料泵、输送管二、预热器、输送管三、物料泵、输送管四、电磁换向阀、回流管和输送管五,所述底板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卤水池、加料泵、预热器、物料泵和电磁换向阀,所述卤水池的上端右侧分别与输送管一和回流管的左端上侧相连通,所述输送管一的右端下侧与加料泵的左端相连通,所述加料泵的右端与输送管二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二的右端与预热器的左端下侧相连通,所述预热器的右端下侧与输送管三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三的右端与物料泵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物料泵的右端与输送管四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四的右端与电磁换向阀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前端中部与回流管的右端后侧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右端与输送管五的左端相连通,还包括蒸发器罐体组件,所述蒸发器罐体组件的左端下侧与输送管五的右端相连通,所述蒸发器罐体组件包括蒸发器罐体、密封盖、液位传感器一、输入线一、液位传感器二、输入线二、控制器、输出线和水泵,所述蒸发器罐体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蒸发器罐体的右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一和液位传感器二,所述液位传感器一的右端与输入线一的输入端采用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二的右端与输入线二的输入端采用电连接,所述输入线一与输入线二的右端分别与控制器的左端采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下端与输出线的上端采用电连接,所述输出线的下端与水泵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蒸发器罐体的左端下侧与输送管五的右端相连通。

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卤水池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口,且卤水池上端进料口分别与输送管一和回流管的上端左端水平设置,从而起到对卤水流通的效果。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管一、输送管二、输送管三、输送管四、回流管和输送管五所用材质一致。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料泵与物料泵效果一致,且分别设置于预热器的左右两端,从而达到抽取卤水进行运输的作用。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卤水池、加料泵、输送管二、预热器、输送管三、物料泵、输送管四、电磁换向阀沿着底板上端中部由左至右水平设置。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位传感器一和输入线一与液位传感器二和输入线二材料一致,且分别组成两组液压传感模组。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发器罐体右端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一和液位传感器二,且液位传感器一和液位传感器二分别沿着蒸发器罐体右端上下两侧分布设置。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采用合金钢材质,具有良好的韧性。

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管一、输送管二、输送管三、输送管四、回流管和输送管五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蒸发器罐体组件,通过液位传感器一和液位传感器二检测蒸发器罐体内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回流阀门,保证所有管道内的卤水都处于流动状态,减轻泵及管道压力,使设备正常运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包括底板(1)、卤水池(2)、输送管一(3)、加料泵(4)、输送管二(5)、预热器(6)、输送管三(7)、物料泵(8)、输送管四(9)、电磁换向阀(10)、回流管(11)和输送管五(12),所述底板(1)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卤水池(2)、加料泵(4)、预热器(6)、物料泵(8)和电磁换向阀(10),所述卤水池(2)的上端右侧分别与输送管一(3)和回流管(11)的左端上侧相连通,所述输送管一(3)的右端下侧与加料泵(4)的左端相连通,所述加料泵(4)的右端与输送管二(5)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二(5)的右端与预热器(6)的左端下侧相连通,所述预热器(6)的右端下侧与输送管三(7)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三(7)的右端与物料泵(8)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物料泵(8)的右端与输送管四(9)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四(9)的右端与电磁换向阀(10)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10)的前端中部与回流管(11)的右端后侧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10)的右端与输送管五(12)的左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卤水池(2)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口,且卤水池(2)上端进料口分别与输送管一(3)和回流管(11)的上端左端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一(3)、输送管二(5)、输送管三(7)、输送管四(9)、回流管(11)和输送管五(12)所用材质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泵(4)与物料泵(8)效果一致,且分别设置于预热器(6)的左右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卤水池(2)、加料泵(4)、输送管二(5)、预热器(6)、输送管三(7)、物料泵(8)、输送管四(9)、电磁换向阀(10)沿着底板(1)上端中部由左至右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一(133)和输入线一(134)与液位传感器二(135)和输入线二(136)材料一致,且分别组成两组液压传感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罐体(131)右端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一(133)和液位传感器二(135),且液位传感器一(133)和液位传感器二(135)分别沿着蒸发器罐体(131)右端上下两侧分布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包括底板(1)、卤水池(2)、输送管一(3)、加料泵(4)、输送管二(5)、预热器(6)、输送管三(7)、物料泵(8)、输送管四(9)、电磁换向阀(10)、回流管(11)和输送管五(12),所述底板(1)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卤水池(2)、加料泵(4)、预热器(6)、物料泵(8)和电磁换向阀(10),所述卤水池(2)的上端右侧分别与输送管一(3)和回流管(11)的左端上侧相连通,所述输送管一(3)的右端下侧与加料泵(4)的左端相连通,所述加料泵(4)的右端与输送管二(5)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二(5)的右端与预热器(6)的左端下侧相连通,所述预热器(6)的右端下侧与输送管三(7)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三(7)的右端与物料泵(8)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物料泵(8)的右端与输送管四(9)的左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四(9)的右端与电磁换向阀(10)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10)的前端中部与回流管(11)的右端后侧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10)的右端与输送管五(12)的左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蒸发器内液位高度实现卤水自动回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卤水池(2)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口,且卤水池(2)上端进料口分别与输送管一(3)和回流管(11)的上端左端水平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元庆陈磊张虎才
申请(专利权)人:温宿县银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