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037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搅拌装置,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搅拌器和加热夹套;搅拌轴的下端与反应釜之间设有约束结构;约束结构包括连接轴、连接轴中部的分割环、套设在连接轴下部的轴套、固定在连接轴下端的轴承、固定在反应釜底部且轴承外的轴承座、轴套与轴承座之间的弹性密封体和轴承座顶部的压盖,分割环的上侧设有缓冲垫;搅拌轴的下端顶靠在缓冲垫上,其套设于连接轴的上部,其通过花键与连接轴连接;轴套固定在分割环的下侧与轴承的上侧之间,其下部位于轴承座内;压盖套设在轴套外且其与轴套之间具有间隙,弹性密封体位于轴承的上侧与压盖之间,轴承的下侧顶靠在轴承座上且其外侧与轴承座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加热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餐余垃圾三相分离前的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发电、分类回收利用等几种处理方式。分类回收利用还是仅限部分固体垃圾,没有实现完全产业化;因此,由于垃圾生产量大,填埋还是目前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但将全部的餐余垃圾均采用这种方式处理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填埋的垃圾也会对地表及以下的水体造成污染,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实现对餐余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

2、如申请号为cn201921270984.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餐余垃圾处理厂能量绿色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初处理系统、沼气利用系统、废液处理系统和地沟油回收系统,所述初处理系统包括地沟油初处理系统和餐余垃圾初处理系统,所述括地沟油初处理系统包括投料斗、除杂机和计量罐,所述投料斗用于投放地沟油,所述餐余垃圾初处理系统包括投料仓、大物质分选机、破碎机和螺杆泵,所述投料仓用于投放餐余垃圾,所述计量罐与螺杆泵相连接,所述废液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反应器、脱氮反应器、a/o池、膜生物反应器和纳管排放,所述初处理系统和废液处理系统之间依次连接有湿热水解设备、三相分离机和调节罐,所述沼气利用系统包括沼气柜、生物脱硫塔、干式脱硫、冷干机、发电机和锅炉,所述厌氧反应器与沼气柜相连接,所述湿热水解设备与锅炉之间连接有饱和蒸汽管和蒸汽冷凝水管。

3、现有的餐余垃圾处理过程依次包括除杂、破碎制浆、加热水解、三相分离和厌氧发酵等。在加热水解中会用到加热搅拌装置。现有的加热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内的搅拌器和反应釜外套设的加热夹套等。餐余垃圾制成的料浆与普通料浆具有如下区别:一是固含量高,可达30%;二是杂质含量高,虽然经过了除杂(大物质分选机),但仍然含有各种杂质;三是含有油脂,植物油或动物油脂等,料浆的黏性大,尤其是动物油脂。因此,在使用现有的加热搅拌装置时,申请人发现如下问题:搅拌器的搅拌轴存在甩尾现象,影响了设备的稳定性,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次数和费用,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搅拌装置,在搅拌轴的下端与反应釜之间增加了一个约束结构对搅拌轴进行了限制,限制了搅拌轴下端的挠度和径向位移,搅拌轴仅能在轴向和径向进行微小位移(完全不能位移也不行),以补偿搅拌器运转时的变量。则本专利既能径向扶正和限制搅拌器的摆动,也能补偿搅拌轴运行过程中的形变,保证了搅拌器的稳定运行,延长了设备维护周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搅拌装置,该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内的搅拌器和反应釜1外套设的加热夹套;所述搅拌器的搅拌轴2的下端为管状结构且其与反应釜1的底部之间设有约束结构4;所述约束结构4包括连接轴5、连接轴5中部的分割环6、套设在连接轴5下部的轴套7、固定在连接轴5下端的轴承8、固定在反应釜1底部且同轴设于轴承8外的轴承座9、轴套7与轴承座9之间的弹性密封体10和轴承座9顶部的压盖11,所述分割环6的上侧设有缓冲垫;所述搅拌轴2的下端顶靠在缓冲垫上,其套设于连接轴5的上部,其通过花键与连接轴5连接;所述轴套7固定在分割环6的下侧与轴承8的上侧之间,其下部位于轴承座9内,其外径小于轴承8的外径;所述压盖11同轴套设在轴套7外且其与轴套7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性密封体10位于轴承8的上侧与压盖11之间,所述轴承8的下侧顶靠在轴承座9内的环形支撑面上且其外侧与轴承座9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3、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反应釜1为圆桶状结构,所述搅拌轴2与反应釜1同轴设置且其上上下并排设有多层搅拌叶片3。

4、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轴承座9可拆卸地设于反应釜1的底部。

5、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搅拌装置还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设于反应釜1的底部与轴承座9的底部之间,多根支撑柱12环绕轴承座9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轴承座9为套筒轴承座且其底部可拆卸地设有端板13;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固定在端板13的下侧,其下端通过快换接头14与反应釜1的底部固定连接。

6、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反应釜1的底部焊接有加强板15,所述快换接头14固定在加强板15上。

7、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分割环6为与连接轴5同轴设置的圆环,所述轴套7与连接轴5的下部紧配合,所述轴承8与连接轴5同轴设置,所述搅拌轴2、分割环6和轴套7的外径相等,所述压盖11为与轴套7同轴设置的圆环且其与轴承座9配合。

8、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轴5的下端同轴设有卡环16,所述卡环16顶靠在轴承8的下侧。

9、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轴承座9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形成环形支撑面,所述轴套7、轴承8和弹性密封体10位于阶梯孔的大孔中,所述连接轴5的下端及其上的卡环16伸入阶梯孔的小孔中。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搅拌装置,在搅拌轴的下端与反应釜之间增加了一个约束结构对搅拌轴进行了限制,限制了搅拌轴下端的挠度和径向位移,搅拌轴仅能在轴向和径向进行微小位移(完全不能位移也不行),以补偿搅拌器运转时的变量。则本专利既能径向扶正和限制搅拌器的摆动,也能补偿搅拌轴运行过程中的形变,保证了搅拌器的稳定运行,延长了设备维护周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约束结构可拆卸地设于反应釜上,易于更换和维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内的搅拌器和反应釜(1)外套设的加热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的搅拌轴(2)的下端为管状结构且其与反应釜(1)的底部之间设有约束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为圆桶状结构,所述搅拌轴(2)与反应釜(1)同轴设置且其上上下并排设有多层搅拌叶片(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9)可拆卸地设于反应釜(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设于反应釜(1)的底部与轴承座(9)的底部之间,多根支撑柱(12)环绕轴承座(9)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轴承座(9)为套筒轴承座且其底部可拆卸地设有端板(13);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固定在端板(13)的下侧,其下端通过快换接头(14)与反应釜(1)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焊接有加强板(15),所述快换接头(14)固定在加强板(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环(6)为与连接轴(5)同轴设置的圆环,所述轴套(7)与连接轴(5)的下部紧配合,所述轴承(8)与连接轴(5)同轴设置,所述搅拌轴(2)、分割环(6)和轴套(7)的外径相等,所述压盖(11)为与轴套(7)同轴设置的圆环且其与轴承座(9)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5)的下端同轴设有卡环(16),所述卡环(16)顶靠在轴承(8)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9)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形成环形支撑面,所述轴套(7)、轴承(8)和弹性密封体(10)位于阶梯孔的大孔中,所述连接轴(5)的下端及其上的卡环(16)伸入阶梯孔的小孔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内的搅拌器和反应釜(1)外套设的加热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的搅拌轴(2)的下端为管状结构且其与反应釜(1)的底部之间设有约束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为圆桶状结构,所述搅拌轴(2)与反应釜(1)同轴设置且其上上下并排设有多层搅拌叶片(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9)可拆卸地设于反应釜(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设于反应釜(1)的底部与轴承座(9)的底部之间,多根支撑柱(12)环绕轴承座(9)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轴承座(9)为套筒轴承座且其底部可拆卸地设有端板(13);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固定在端板(13)的下侧,其下端通过快换接头(14)与反应釜(1)的底部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波袁运锋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宜绿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