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0199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6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两个箱壳,两个所述箱壳的内部设置有起降平台,两个所述箱壳底部滑动设置有基底板,两个所述箱壳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斜齿柱。本技术中,通过起降平台的外部设置有两个拼接的箱壳和基底板,两者组成的箱体能用于对无人机进行收纳和携带,在需要使用起降平台时,能将匚型卡块从防护板中抽出,从而箱壳底部的斜齿柱失去限位,通过挤压弹簧能对连接块进行挤压推动,从而能使两个箱壳自动展开,然后通过驱动电机输出端带动着两个直齿轮相啮合转动,从而能驱动两个转动杆进行相对方向的转动,从而能带动升降板连通起降平台一同升降,从而便于调整无人机的起降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


技术介绍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无人机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2、无人机在起飞时需要借助起降平台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从而在户外操作无人机时不仅需要携带收纳无人机和操作手柄的收纳箱,还需要携带无人机起降平台,从而容易造成使用着携带不便利,而目前的无人机起降平台没有具备能收纳无人机及其操作手柄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通过起降平台的外部设置有两个拼接的箱壳和基底板,两者组成的箱体能用于对无人机进行收纳和携带,在需要使用起降平台时,能将匚型卡块从防护板中抽出,从而箱壳底部的斜齿柱失去限位,通过挤压弹簧能对连接块进行挤压推动,从而能使两个箱壳自动展开,使得无人机和起降平台能完全露出,然后通过驱动电机输出端带动着两个直齿轮相啮合转动,从而能驱动两个转动杆进行相对方向的转动,通过转动杆的另一端能带动着滑动座在限位槽中滑动,从而能带动升降板连通起降平台一同升降,从而便于调整无人机的起降高度。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两个箱壳,两个所述箱壳的内部设置有起降平台,两个所述箱壳底部滑动设置有基底板,两个所述箱壳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斜齿柱,所述斜齿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基底板相滑动连接的限位柱,所述箱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的一端,所述挤压弹簧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基底板侧壁固定连接。

4、进一步在于,所述起降平台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中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座,两个所述滑动座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的一端,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直齿轮,两个所述直齿轮相啮合,一个所述直齿轮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与基底板顶部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能对起降平台的高度进行调整,便于无人机进行起降。

5、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箱壳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便携把手,所述便携把手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防滑套,通过防滑套能提高把手的防滑性能。

6、进一步在于,所述斜齿柱的外部滑动套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滑动插接有与斜齿柱相卡接的匚型卡块,所述匚型卡块中固定连接有与防护板外壁相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能拉动匚型卡块保持对斜齿柱的卡接,从而便于对箱壳进行收拢合并。

7、进一步在于,所述基底板的底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转动连接有四个插杆,所述插杆和基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转轴,所述插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拨块,当需要将起降平台放置在户外的复杂地面上时,能转动插杆并插入地面,从而使得起降平台能保持平稳。

8、进一步在于,所述起降平台的底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基底板顶部固定连接,通过伸缩杆能对起降平台保持支撑稳定。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1、通过起降平台的外部设置有两个拼接的箱壳和基底板,两者组成的箱体能用于对无人机进行收纳和携带,在需要使用起降平台时,能将匚型卡块从防护板中抽出,从而箱壳底部的斜齿柱失去限位,通过挤压弹簧能对连接块进行挤压推动,从而能使两个箱壳自动展开,使得无人机和起降平台能完全露出,然后通过驱动电机输出端带动着两个直齿轮相啮合转动,从而能驱动两个转动杆进行相对方向的转动,通过转动杆的另一端能带动着滑动座在限位槽中滑动,从而能带动升降板连通起降平台一同升降,从而便于调整无人机的起降高度;

11、2、通过在无人机降落到起降平台后,能推动合拢两个箱壳,使得箱壳底部的限位柱能于基底板中滑动,同时匚型卡块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保持和斜齿柱相啮合卡接,直到两个箱壳相合并,之后能通过便携把手将无人机连同起降平台一同携带,从而解决了使用者的多余携带的麻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箱壳(100),两个所述箱壳(100)的内部设置有起降平台(206),两个所述箱壳(100)底部滑动设置有基底板(105),两个所述箱壳(10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斜齿柱(103),所述斜齿柱(10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基底板(105)相滑动连接的限位柱(104),所述箱壳(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0),所述连接块(1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11)的一端,所述挤压弹簧(11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限位套(109),所述限位套(109)与基底板(105)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206)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04),所述升降板(204)底部开设有限位槽(205),所述限位槽(205)中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座(203),两个所述滑动座(203)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2)的一端,两个所述转动杆(20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直齿轮(201),两个所述直齿轮(201)相啮合,一个所述直齿轮(201)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0)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200)与基底板(105)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壳(10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便携把手(101),所述便携把手(10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防滑套(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柱(103)的外部滑动套接有防护板(106),所述防护板(106)上滑动插接有与斜齿柱(103)相卡接的匚型卡块(107),所述匚型卡块(107)中固定连接有与防护板(106)外壁相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1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板(105)的底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转动连接有四个插杆(112),所述插杆(112)和基底板(105)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转轴,所述插杆(11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拨块(1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206)的底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伸缩杆(207),所述伸缩杆(207)与基底板(105)顶部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箱壳(100),两个所述箱壳(100)的内部设置有起降平台(206),两个所述箱壳(100)底部滑动设置有基底板(105),两个所述箱壳(10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斜齿柱(103),所述斜齿柱(10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基底板(105)相滑动连接的限位柱(104),所述箱壳(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0),所述连接块(1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11)的一端,所述挤压弹簧(11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限位套(109),所述限位套(109)与基底板(105)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206)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04),所述升降板(204)底部开设有限位槽(205),所述限位槽(205)中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座(203),两个所述滑动座(203)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2)的一端,两个所述转动杆(20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直齿轮(201),两个所述直齿轮(201)相啮合,一个所述直齿轮(201)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睿贾海云胡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荣锋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