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013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6
本申请涉及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及方法,其涉及工程钢架技术领域,其包括:转向撑杆组件、预应力钢绞线和加固支座;转向撑杆组件包括连接杆和转向撑杆;连接杆连接在两个转向撑杆之间;转向撑杆的顶端连接在远离网架结构边缘且位于下层的网架球节点上,两个转向撑杆设置在同一个纵架上的相邻网架球节点上;加固支座位于转向撑杆组件横向上的两侧的上层网架结构边缘且设置在支撑结构上;预应力钢绞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两侧的加固支座上,两条预应力钢绞线的中间段与对应的转向撑杆的底端相连接,预应力钢绞线支撑转向撑杆并通过转向撑杆对网架结构形成支撑加固作用。本申请能够在对网架结构形成有效加固的同时减少成本、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工程钢架,尤其是涉及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钢网架结构由于具有跨度大、用钢量少、整体性好、制作安装便捷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建筑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装修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网架结构在重新装修时必然面临装修荷载增加的问题,或部分网架结构已经达到使用年限,又或出现改变其使用功能、杆件锈蚀等问题,导致部分杆件承载能力不足,以上情况都需要对网架结构进行卸载重装或加固处理。

2、常用的网架结构加固方法有纤维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套管加固法和预应力加固法等。其中预应力加固法是通过增加拉索和撑杆将原有的网架结构改变为张弦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减小结构的变形,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同时加固施工不需要对现有结构进行卸载,需加固的杆件数量也有所减少,是一种高效的加固方法,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网架结构加固的领域。

3、现有的加固方法采用预应力加固法,通常是采用拉索和撑杆对原有的网架结构进行支撑,此方法虽然需要增加的加固杆件数量减少,但对于需要加固的地方仍需要一一对应去设置拉索并对撑杆支撑,即设置一套拉索和撑杆只能对较小受损面积的网架加固,此加固方式重复且繁琐,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浪费资源,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加固过程较为重复繁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及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所述网架结构包括若干横架和纵架,所述横架和纵架的连接处设置有网架球节点;所述网架结构两端的网架球节点设置在支撑结构上,且所述网架结构通过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网架结构至少包括上下两层结构;包括:转向撑杆组件、至少两条预应力钢绞线和至少两个加固支座;所述转向撑杆组件包括连接杆和至少两个转向撑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两个所述转向撑杆之间;所述转向撑杆的顶端连接在远离所述网架结构边缘、且位于下层的所述网架球节点上,两个所述转向撑杆设置在同一个所述纵架上的相邻所述网架球节点上;所述加固支座位于所述转向撑杆组件横向上的两侧的上层网架结构边缘,且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两侧的所述加固支座上,两条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中间段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转向撑杆的底端相连接,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能够对所述转向撑杆形成支撑加固作用,进而通过所述转向撑杆对网架结构形成支撑加固作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杆连接在转向撑杆之间,两条预应力钢绞线的中间段分别与对应的转向撑杆底端相连接,能够将两条预应力钢绞线的相同的一端连接在同一个加固支座上并在两端施加预应力,中间段对两个转向撑杆同时施加向上的承托力,能够以较少的材料和装置对较大面积的受损网架进行加固,有效的减小网架结构变形,提高结构的强度的同时,能够减少重复作业,节约资源,减少成本。利用转向撑杆组件、预应力钢绞线和加固支座的设置,能够通过对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形成的张拉应力,转化成预应力钢绞线对转向撑杆向上的承托力,并通过转向撑杆对网架结构形成向上的承托力,有效的减少网架结构的变形,提高结构的强度;此外也不需要对现有结构拆卸,加固的撑杆数量也大幅度减少,有效的提高了加固的效率。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还包括调节紧固机构,所述转向撑杆包括上转向撑杆和下转向撑杆,所述调节紧固机构连接在所述上转向撑杆和所述下转向撑杆之间,能够调节所述上转向撑杆和所述下转向撑杆之间的距离。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分别与上转向撑杆和下转向撑杆相连接的调节紧固机构,能够调节上转向撑杆和下转向撑杆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调节转向撑杆与预应力钢绞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调节对网架结构的支撑力,进一步减少了结构的变形,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调节紧固机构包括调节件和至少两个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设置在所述调节件的两端,且与所述调节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转向撑杆和所述下转向撑杆分别与所述紧固组件、所述调节件相连接;所述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上转向撑杆与所述下转向撑杆之间的距离,所述紧固组件能够限定所述上转向撑杆、所述下转向撑杆与所述调节件之间的移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节件能够调节上转向撑杆和下转向撑杆之间的距离,以能够方便地调节转向撑杆施加在网架结构上的力,进一步减少网架结构的变形、提高结构的强度。利用紧固组件能够避免调节件与上转向撑杆和下转向撑杆之间发生相对移动,避免转向撑杆对网架结构的支撑力减小,有效的保证了对网架结构稳定的支撑。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调节件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且两个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转向撑杆和所述下转向撑杆分别与所述调节件两端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节件两端设置有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孔能够将上转向撑杆和下转向撑杆螺纹连接在调节件上的同时,能够通过调节调节件,调节上转向撑杆和下转向撑杆相互靠近或相互分离,以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方便地调节对网架结构支撑力大小的作用。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块和紧固件;所述紧固块上设置有紧固槽和紧固孔,所述紧固孔和所述紧固槽相通,且靠近所述紧固槽的槽底设置,所述紧固槽和所述紧固孔均贯通所述紧固块相对的两侧面;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紧固槽并延伸固定在所述紧固块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紧固块外,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紧固孔在所述紧固块上相互垂直且对应设置,述紧固件能够调节所述紧固槽相对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紧固件的设置能够调节紧固槽相对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以能够调紧固孔的大小,进而能够控制紧固孔对转向撑杆的夹持和分离,避免上下转向撑杆与调节件之间发生转动,上转向撑杆和下转型撑杆之间相互远离,导致对网架结构的支撑减弱,进一步提高了对网架结构的支撑,提高了网架结构的强度。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杆和紧固螺母,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紧固螺杆上,所述紧固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紧固槽并延伸固定在所述紧固块内,另一端通过所述紧固螺母设置在所述紧固块外。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紧固螺杆上、紧固螺杆穿过紧固槽的设置,能够通过拧紧紧固螺母,调节紧固螺母在紧固螺杆上的位置,以能够对紧固槽一侧的紧固块施加压力,使得紧固槽一侧的紧固块向另一侧的紧固块靠近,方便地调节紧固槽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地调节紧固孔的大小。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组件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设置在所述紧固块内,且靠近所述紧固孔设置;所述伸缩件包括按压块、伸缩杆、伸缩套筒、弹簧和移动球;所述伸缩套筒设置在所述紧固块内,所述按压块的一端伸出所述紧固块,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伸缩套筒内且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所述网架结构包括若干横架和纵架,所述横架和纵架的连接处设置有网架球节点;所述网架结构两端的网架球节点设置在支撑结构上,且所述网架结构通过所述结构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网架结构至少包括上下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撑杆组件(1)、至少两条预应力钢绞线和至少两个加固支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紧固机构(4),所述转向撑杆(11)包括上转向撑杆(111)和下转向撑杆(112),所述调节紧固机构(4)连接在所述上转向撑杆(111)和所述下转向撑杆(112)之间,能够调节所述上转向撑杆(111)和所述下转向撑杆(112)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紧固机构(4)包括调节件(5)和至少两个紧固组件(6),所述紧固组件(6)设置在所述调节件(5)的两端,且与所述调节件(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转向撑杆(111)和所述下转向撑杆(112)分别与所述紧固组件(6)、所述调节件(5)相连接;所述调节件(5)能够调节所述上转向撑杆(111)与所述下转向撑杆(112)之间的距离,所述紧固组件(6)能够限定所述上转向撑杆(111)、所述下转向撑杆(112)与所述调节件(5)之间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5)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51),且两个螺纹孔(51)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转向撑杆(111)和所述下转向撑杆(112)分别与所述调节件(5)两端的螺纹孔(5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6)包括紧固块(61)和紧固件(62);所述紧固块(61)上设置有紧固槽(611)和紧固孔(612),所述紧固孔(612)和所述紧固槽(611)相通,且靠近所述紧固槽(611)的槽底设置,所述紧固槽(611)和所述紧固孔(612)均贯通所述紧固块(61)相对的两侧面;所述紧固件(62)的一端穿过所述紧固槽(611)并延伸固定在所述紧固块(61)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紧固块(61)外,所述紧固件(62)与所述紧固孔(612)在所述紧固块(61)上相互垂直且对应设置,述紧固件(62)能够调节所述紧固槽(611)相对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62)包括紧固螺杆(621)和紧固螺母(622),紧固螺母(622)螺纹连接在所述紧固螺杆(621)上,所述紧固螺杆(621)的一端穿过所述紧固槽(611)并延伸固定在所述紧固块(61)内,另一端通过所述紧固螺母(622)设置在所述紧固块(61)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6)还包括伸缩件(63),所述伸缩件(63)设置在所述紧固块(61)内,且靠近所述紧固孔(612)设置;所述伸缩件(63)包括按压块(631)、伸缩杆(632)、伸缩套筒(633)、弹簧(634)和移动球(635);所述伸缩套筒(633)设置在所述紧固块(61)内,所述按压块(631)的一端伸出所述紧固块(61),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伸缩套筒(633)内且与所述伸缩杆(63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杆(63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伸缩套筒(633),且能够伸入所述紧固孔(612)内,与所述上转向撑杆(111)和下转向撑杆(112)上的对应部位相卡接;所述弹簧(634)套设在所述伸缩杆(632)上,且一端抵接在所述按压块(631)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伸缩套筒(633)的内底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支座(3)包括固定支座(31)、移动支座(32)、锚具(33)和连接件(34);所述固定支座(3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移动支座(32)与所述固定支座(31)相对设置,且能够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滑动;所述固定支座(31)和所述移动支座(32)内均开设有加固孔,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端部分别穿过所述移动支座(32)的加固孔、所述固定支座(31)的加固孔,并通过锚具(33)固定在所述加固支座(3)上;所述连接件(34)连接在所述固定支座(31)和所述移动支座(32)之间,能够调节所述移动支座(32)与所述固定支座(31)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4)包括固定套筒(341)、移动螺杆(342)和连接螺母(343);所述固定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所述网架结构包括若干横架和纵架,所述横架和纵架的连接处设置有网架球节点;所述网架结构两端的网架球节点设置在支撑结构上,且所述网架结构通过所述结构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网架结构至少包括上下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撑杆组件(1)、至少两条预应力钢绞线和至少两个加固支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紧固机构(4),所述转向撑杆(11)包括上转向撑杆(111)和下转向撑杆(112),所述调节紧固机构(4)连接在所述上转向撑杆(111)和所述下转向撑杆(112)之间,能够调节所述上转向撑杆(111)和所述下转向撑杆(112)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紧固机构(4)包括调节件(5)和至少两个紧固组件(6),所述紧固组件(6)设置在所述调节件(5)的两端,且与所述调节件(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转向撑杆(111)和所述下转向撑杆(112)分别与所述紧固组件(6)、所述调节件(5)相连接;所述调节件(5)能够调节所述上转向撑杆(111)与所述下转向撑杆(112)之间的距离,所述紧固组件(6)能够限定所述上转向撑杆(111)、所述下转向撑杆(112)与所述调节件(5)之间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5)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51),且两个螺纹孔(51)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转向撑杆(111)和所述下转向撑杆(112)分别与所述调节件(5)两端的螺纹孔(5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6)包括紧固块(61)和紧固件(62);所述紧固块(61)上设置有紧固槽(611)和紧固孔(612),所述紧固孔(612)和所述紧固槽(611)相通,且靠近所述紧固槽(611)的槽底设置,所述紧固槽(611)和所述紧固孔(612)均贯通所述紧固块(61)相对的两侧面;所述紧固件(62)的一端穿过所述紧固槽(611)并延伸固定在所述紧固块(61)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紧固块(61)外,所述紧固件(62)与所述紧固孔(612)在所述紧固块(61)上相互垂直且对应设置,述紧固件(62)能够调节所述紧固槽(611)相对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架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62)包括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亮亮赵启明龙泳黄春林王瑞扣朱礼强叶浪浪曾亮吴雪峰魏俊超徐加强袁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