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934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5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包括第一钢件,第一钢件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主固定面,主固定面上固定贴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层,第一钢件的内侧配套设置有连接件结构,连接件结构顶部配套设置有对接钢件,第一钢件的内侧两边均设置有支撑梯层,连接件结构包括有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支撑层。通过外支撑翼板和第一钢件两侧未知的支撑梯层配套嵌合,达到保证第二连接板和第一钢件连接之后两者整体性的效果,同时通过外支撑翼板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均开设的螺孔达到保证和第二钢件之间连接的效果,通过第二连接板达到和第一连接板配套嵌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的,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支撑架


技术介绍

1、钢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支撑的钢梁与钢柱等构件组成,各构成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接、铆接等结构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便利,制作周期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建筑领域,成为较为常见的建筑结构。

2、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支撑架是由竖钢结构和横钢结构拼接构成的,在进行拼接的时候,两段钢结构呈横向纵向对接,中间通过连接件或者直接采取螺丝固定,存在的问题是:

3、两段钢结构进行直角固定之后,其连接位置设置的固定螺丝受力较大,同样在采取连接件连接的时候,连接件也是和对应的钢结构进行直接接触固定,其在接触位置无缓冲或者支撑结构,这就导致连接的任意一段钢结构端头位置受到外力的时候,其直角连接位置的连接件或者螺丝出现崩裂,从而导致整个钢结构崩坏。

4、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支撑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结构支撑架,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在两段钢结构之间设置具有支撑效果的连接件保证其对接之后连接位置的受力稳定和均衡性,避免钢结构在受力之后出现崩坏。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包括第一钢件,第一钢件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主固定面,主固定面上固定贴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层,第一钢件的内侧配套设置有连接件结构,连接件结构顶部配套设置有对接钢件,第一钢件的内侧两边均设置有支撑梯层,连接件结构包括有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支撑层,第二连接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支撑翼板,对接钢件包括有第二钢件、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配套设置于第二钢件的内侧两边。

4、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整体呈“凸”状设置,第一支撑层沿第一连接板的顶部表面呈“s”状凸起设置,第一连接板的两侧表面开设有螺孔。

5、进一步的,主固定面进一步的,支撑梯层呈“z”状设置,同时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两侧位置。

6、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板整体呈“凹”状设置,和第一连接板配套嵌合设置,第二支撑层沿第二连接板的底面呈“s”状内凹设置,第二支撑层和第一支撑层配套嵌合设置。

7、进一步的,外支撑翼板呈“z”状设置,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均开设有螺孔。

8、进一步的,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上均固定开设有螺孔,对应外支撑翼板表面的螺孔。

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支撑层作为第一钢件和连接件结构之间的过渡结构,达到和第一钢件贴合连接固定的时候,呈“s”状凸起设置的第一支撑层能够有效保证和连接件结构接触时候的接触稳定性。

11、本技术,第一连接板两侧表面开设的螺孔和主固定面两侧开设的螺孔对齐保证第一连接板和第一钢件之间的连接,在第一钢件和连接件结构连接之后,通过支撑梯层达到保证连接件结构和第一钢件接触稳定性的效果。

12、本技术,通过外支撑翼板和第一钢件两侧未知的支撑梯层配套嵌合,达到保证第二连接板和第一钢件连接之后两者整体性的效果,同时通过外支撑翼板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均开设的螺孔达到保证和第二钢件之间连接的效果,通过第二连接板达到和第一连接板配套嵌合的效果,通过第二支撑层达到和第一支撑层配套嵌合的效果,在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配套嵌合的时候,两者在第一钢件和第二钢件之间形成“s”状支撑层,有效的为第一钢件和第二钢件连接位置提供受力平面,增强连接处稳定性的效果。

13、本技术,通过表面开设螺孔的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达到保证第二钢件和连接件结构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件(1),第一钢件(1)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主固定面(7),主固定面(7)上固定贴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层(3),第一钢件(1)的内侧配套设置有连接件结构(4),连接件结构(4)顶部配套设置有对接钢件(5),第一钢件(1)的内侧两边均设置有支撑梯层(6),连接件结构(4)包括有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8)和第二支撑层(9),第二连接板(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支撑翼板(10),对接钢件(5)包括有第二钢件(11)、第一固定面(12)和第二固定面(13),第一固定面(12)和第二固定面(13)配套设置于第二钢件(11)的内侧两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整体呈“凸”状设置,第一支撑层(3)沿第一连接板(2)的顶部表面呈“S”状凸起设置,第一连接板(2)的两侧表面开设有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面(7)两侧对应第一连接板(2)表面开设的螺孔同位分布有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梯层(6)呈“Z”状设置,同时位于第一连接板(2)的两侧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8)整体呈“凹”状设置,和第一连接板(2)配套嵌合设置,第二支撑层(9)沿第二连接板(8)的底面呈“S”状内凹设置,第二支撑层(9)和第一支撑层(3)配套嵌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翼板(10)呈“Z”状设置,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均开设有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面(12)和第二固定面(13)上均固定开设有螺孔,对应外支撑翼板(10)表面的螺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件(1),第一钢件(1)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主固定面(7),主固定面(7)上固定贴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层(3),第一钢件(1)的内侧配套设置有连接件结构(4),连接件结构(4)顶部配套设置有对接钢件(5),第一钢件(1)的内侧两边均设置有支撑梯层(6),连接件结构(4)包括有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8)和第二支撑层(9),第二连接板(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支撑翼板(10),对接钢件(5)包括有第二钢件(11)、第一固定面(12)和第二固定面(13),第一固定面(12)和第二固定面(13)配套设置于第二钢件(11)的内侧两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整体呈“凸”状设置,第一支撑层(3)沿第一连接板(2)的顶部表面呈“s”状凸起设置,第一连接板(2)的两侧表面开设有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奎肖民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精河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