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84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5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电针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放电针,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第一壳体贯通开设有通孔,第二壳体固设有放电按键,放电针能够穿过通孔并按压放电按键;通孔包括针孔以及与定位孔,放电针包括与针孔对应的针体以及固设针体侧面且能够与定位孔对应的限位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间距d满足:L+hmax>d≥L+hmin;放电针通过通孔插入至第一壳体内并挤压放电按键,直至限位部离开定位孔,此时转动放电针能够使得限位部与定位孔错位,操作者松开放电针后,放电按键具有复位的趋势,以挤压放电针至限位部与抵接面抵接,从而实现对放电针的夹紧固定,以达到稳定持久的放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放电针结构


技术介绍

1、消防设备内通常配备有静电消除器,它由高压电源产生器和放电针组成,通过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然后通过将放电针与待放电物体接触后中和静电;

2、现有静电消除器的放电针容易受外力作用影响与待放电物体脱离,导致放电环境不受控,放电稳定性较差,难以保持稳定持久的放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静电消除器难以保持稳定持久的放电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放电稳定性较强的放电针结构。

2、本申请提供一种放电针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放电针,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所述第一壳体贯通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固设有放电按键,所述放电针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按压所述放电按键;所述通孔包括针孔以及与定位孔,所述放电针包括与针孔对应的针体以及固设所述针体侧面且能够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限位部;所述针体位于所述针孔内时,所述放电针能够相对于所述针孔内壁活动至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定位孔对应或错位;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电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以及放电针(30),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固定,所述第一壳体(10)贯通开设有通孔(11),所述第二壳体(20)固设有放电按键(21),所述放电针(30)能够穿过所述通孔(11)并按压所述放电按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针结构,其特征在于,d=L+h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孔(11a)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针体(30a)与所述针孔(11a)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放电针(30)能够相对于所述针孔(11a)内壁转动至所述限位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以及放电针(30),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固定,所述第一壳体(10)贯通开设有通孔(11),所述第二壳体(20)固设有放电按键(21),所述放电针(30)能够穿过所述通孔(11)并按压所述放电按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针结构,其特征在于,d=l+h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孔(11a)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针体(30a)与所述针孔(11a)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放电针(30)能够相对于所述针孔(11a)内壁转动至所述限位部(30b)与所述定位孔(11b)对应或错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0)侧固设有挡筋(12),所述挡筋(12)的内壁与所述通孔(11)内壁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电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张海涛王四华高德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