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9786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5
本申请涉及地铁风亭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风亭,风亭周边开设有与风亭形状相适配的排水槽,排水槽内放置有与风亭形状相适配的浮力板,浮力板一面贴合排水槽侧壁,浮力板另一面与排水槽之间留有间隔,洪水来临时,水会流入排水槽,流入排水槽的水会将浮力板托起,浮力板被托起后伸出排水槽,将风亭的周边挡住,这样洪水就被挡在了风亭外,就实现了自动防洪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地铁风亭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地铁风亭是将地铁内的空气排出,从而循环流通的建筑,地铁风亭是指包括新风亭、排风亭和活塞风亭。新风亭将地面新鲜空气吸入地铁站内,排风亭则将站内的气体排出,使得地铁站内外空气能够循环流通。

2、现有技术中对地铁风亭采取的防洪措施是通过在风亭的周围放置防洪挡水板,防洪挡水板是一种拦阻洪水和防护瞬间发生的暴雨洪水内涝而设计,装置为便携活动式组合型挡水板,是一种可独自支撑站立的临时性防洪板,大水通过方向压力将防洪挡水板压向地面而引起的摩擦力的作用使其更加稳固,适合用于较平整的地面上使用,汛期只要提前备好防洪板或挡水板,做好风控,就可以随时保护财产和生命安全。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洪挡水板需要工作人员来安装,如果在半夜发生特大洪水时就会来不及处理,因此需要一种在洪水来临时自动防洪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洪挡水板需要工作人员来安装不能及时防洪的问题。

2、本申请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包括风亭,所述风亭周边开设有与风亭形状相适配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内放置有与风亭形状相适配的浮力板,所述浮力板一面贴合排水槽侧壁,所述浮力板另一面与排水槽之间留有间隔。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洪水来临时,水会流入排水槽,流入排水槽的水会将浮力板托起,浮力板被托起后伸出排水槽,将风亭的周边挡住,这样洪水就被挡在了风亭外,就实现了自动防洪的目的。

4、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贴合浮力板的一侧开设有竖直的限位槽,所述浮力板贴合排水槽的一面底端向限位槽方向伸出有用于在限位槽内上下滑动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卡接在限位槽内。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洪水的水量过大的话会使得排水槽内的水溢出来,溢出来的水会将浮力板托起使得浮力板脱离排水槽起不到防洪的效果,限位柱和限位槽的设置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洪水的水量过大的使得排水槽内的水溢出来时,当浮力板浮到限位槽的顶端位置时,限位柱卡接在限位槽内,限制了浮力板继续往上浮,将浮力板限制在排水槽内就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

6、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贴合浮力板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与浮力板形状相适配的充气槽,所述充气槽内设有充气垫圈,所述充气垫圈布满充气槽内,所述限位槽顶端的上面设置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充气垫圈的充气口,所述充气泵开关伸入限位槽内位于限位槽顶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力板与排水槽贴合的一面会有一些缝隙,洪水会通过缝隙流到风亭的周边,充气垫圈的设置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当浮力板被洪水托到限位槽顶端时,限位柱顶住充气泵开关,充气泵开启将充气垫圈充满气,当浮力板与排水槽贴合的一面的缝隙有水出来时被充气垫圈挡住就解决了洪水会通过缝隙到风亭的周边的技术问题。

8、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垫圈远离充气泵的一面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往充气垫圈上方伸出,所述出气管出气口处设有气盖,所述气盖一端转动连接于出气管,另一端设有横向往气盖外伸出有小门形架,所述出气管靠近小门形架的一侧横向往出气管外伸出有大门形架,所述小门形架和大门形架被一双钩拉簧钩住,所述双钩拉簧压缩状态下钩住小门形架使气盖盖住出气管的出气口。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顶住充气泵开关后,使得充气泵一直往充气垫圈内输送气体,这样会导致充气垫圈内气体过多导致充气垫圈损坏,出气管的设置就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充气垫圈内的气体充满时,充气泵还在输出气体的话,充气垫圈内的气体会将气盖冲开,气体出气管流出这样充气垫圈就不会因为气体过多而损坏,当水位下降限位柱不再顶着充气泵开关时,充气泵停止输送气体,充气垫圈内的气体逐渐减少,双钩拉簧将气盖拉回盖住出气管的出气口。

10、进一步的,所述风亭的一侧设有一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向风亭的方向伸出有接水管,所述排水槽底面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连通管入水口位于排水槽底面,所述连通管开设出水口的一端连通接水管。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洪水来临时的水量较大,导致充气垫圈还没完全堵住浮力板与排水槽之间的缝隙就漫了上来,蓄水箱的设置就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洪水来临时,洪水通过连通管流入接水管,再通过接水管流入蓄水箱,水流从连通管流入蓄水箱可以延缓洪水在风亭周围水位的上升可以给浮力板有足够的时间浮起来启动充气垫圈,且洪水退去后积蓄在蓄水箱内的水可以用作生活用水或消防用水等。

12、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与接水管之间设有特斯拉阀,所述特斯拉阀两端分别连通接水管和连通管,所述特斯拉阀出水口连通接水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内的水蓄满后会回流到连通管,特斯拉阀的设置就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特斯拉阀是一种单向阀,水流经过特斯拉阀会加速流向蓄水箱,而蓄水箱内的水蓄满后经过特斯拉阀流入连通管时会被特斯拉阀阻挡,这样就可以防止蓄水箱内的水回流。

14、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远离风亭的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两端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引水管入水口位于地面上出水口连通蓄水箱。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蓄满水后浮力板可以更快的浮起来,为了让蓄水箱更快的蓄满水,引水管的设置可以让洪水更快的流入蓄水箱内,达到让蓄水箱更快的蓄满水的目的。

16、进一步的,所述引水管和连通管的入水口设有滤网。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洪水中会带有一些石头,石头会堵塞引水管和连通管会影响蓄水箱的使用,滤网的设置就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滤网可以将石头隔绝在引水管和连通管外防止堵塞。

18、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内底部铺设有活性炭。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能够将未被隔绝在引水管和连通管外的泥沙吸附住,防止泥沙影响生活用水或消防用水的使用。

20、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首先在风亭周围挖出与风亭形状相适配的排水槽。

22、s2、再在风亭的一侧挖出一个大坑,在大坑内放入蓄水箱,在蓄水箱内铺设活性炭。

23、s3、设置一特斯拉阀以及接水管,然后在蓄水箱靠近排水槽的一侧的下端安装上接水管,然后在排水槽靠近蓄水箱的一侧的下端挖出水道在水道内埋入连通管,将连通管的入水口裸露在排水槽的底面,将连通管出水口连通在上特斯拉阀的入水口上,然后将特斯拉阀的出水口连通在蓄水箱的接水管上。

24、s4、然后在连通管入水口处安装上滤网。

25、s5、设置一滤网,然后在排水槽远离风亭的一侧的底面上挖出水道,在水道内埋入引水管,将引水管的入水口裸露在地面上,然后将引水管连通蓄水箱,再在引水管入水口处安装上滤网。

26、s6、然后在排水槽靠近风亭的一侧开设出竖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包括风亭(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亭(1)周边开设有与风亭(1)形状相适配的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内放置有与风亭(1)形状相适配的浮力板(3),所述浮力板(3)一面贴合排水槽(2)侧壁,所述浮力板(3)另一面与排水槽(2)之间留有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2)贴合浮力板(3)的一侧开设有竖直的限位槽(20),所述浮力板(3)贴合排水槽(2)的一面底端向限位槽(20)方向伸出有用于在限位槽(20)内上下滑动的限位柱(30),所述限位柱(30)卡接在限位槽(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2)贴合浮力板(3)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与浮力板(3)形状相适配的充气槽(21),所述充气槽(21)内设有充气垫圈(4),所述充气垫圈(4)布满充气槽(21)内,所述限位槽(20)的顶端的上面设置有充气泵(40),所述充气泵(40)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充气垫圈(4)的充气口(42),所述充气泵开关(41)伸入限位槽(20)内位于限位槽(20)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垫圈(4)远离充气泵(40)的一面设有出气管(43),所述出气管(43)往充气垫圈(4)上方伸出,所述出气管(43)出气口处设有气盖(44),所述气盖(44)一端转动连接于出气管(43),另一端设有横向往气盖(44)外伸出有小门形架(47),所述出气管(43)靠近小门形架(47)的一侧横向往出气管(43)外伸出有大门形架(48),所述小门形架(47)和大门形架(48)被一双钩拉簧(49)钩住,所述双钩拉簧(49)压缩状态下钩住小门形架(47)使气盖(44)盖住出气管(43)的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亭(1)的一侧设有一蓄水箱(5),所述蓄水箱(5)向风亭(1)的方向伸出有接水管(50),所述排水槽(2)底面设有连通管(22),所述连通管(22)两端分别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连通管(22)入水口位于排水槽(2)底面,所述连通管(22)开设出水口的一端连通接水管(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2)与接水管(50)之间设有特斯拉阀(52),所述特斯拉阀(52)两端分别连通接水管(50)和连通管(22),所述特斯拉阀(52)出水口连通接水管(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2)远离风亭(1)的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引水管(51),所述引水管(51)两端分别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引水管(51)入水口位于地面上出水口连通蓄水箱(5)。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51)和连通管(22)的入水口设有滤网(6)。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5)内底部铺设有活性炭(53)。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的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包括风亭(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亭(1)周边开设有与风亭(1)形状相适配的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内放置有与风亭(1)形状相适配的浮力板(3),所述浮力板(3)一面贴合排水槽(2)侧壁,所述浮力板(3)另一面与排水槽(2)之间留有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2)贴合浮力板(3)的一侧开设有竖直的限位槽(20),所述浮力板(3)贴合排水槽(2)的一面底端向限位槽(20)方向伸出有用于在限位槽(20)内上下滑动的限位柱(30),所述限位柱(30)卡接在限位槽(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2)贴合浮力板(3)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与浮力板(3)形状相适配的充气槽(21),所述充气槽(21)内设有充气垫圈(4),所述充气垫圈(4)布满充气槽(21)内,所述限位槽(20)的顶端的上面设置有充气泵(40),所述充气泵(40)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充气垫圈(4)的充气口(42),所述充气泵开关(41)伸入限位槽(20)内位于限位槽(20)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地铁风亭浮力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垫圈(4)远离充气泵(40)的一面设有出气管(43),所述出气管(43)往充气垫圈(4)上方伸出,所述出气管(43)出气口处设有气盖(44),所述气盖(44)一端转动连接于出气管(43),另一端设有横向往气盖(44)外伸出有小门形架(47),所述出气管(43)靠近小门形架(47)的一侧横向往出气管(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军罗意温文茜陈政然罗小平王云鹤张日凌刘鸿飞高盖鑫李子龙郑光民黄晟林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