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文鼎专利>正文

防霉抗菌吊牌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9334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吊牌技术领域,特指防霉抗菌吊牌及其制作方法,它包括有吊牌基材,吊牌基材的内部或表面结合有防霉抗菌原料,并以气相方式来达到防霉抗菌效果,无需直接接触保护品,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集吊牌、防霉、抗菌、防虫为一体,防霉抗菌效果好,使用方便,节能环保,节省劳力,且防霉抗菌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分范围为:抗菌剂1~5%,防霉剂10~20%,防虫剂5~10%,防水剂15~20%,乳化剂1~3%,显色剂0~0.3%,稀释剂25~35%,增塑剂0.1~0.5%,有机溶剂25~35%,以显色剂为辨识原料加进防霉抗菌原料中,可以以颜色变化来辨识抑制霉、细菌孳生成份多寡,以此掌握商品霉菌孳生的程度,提高商品的安全防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牌
,特指。
技术介绍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 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他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 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因而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 途径,以摆脱霉菌的感染。现有防霉抗菌的产品一般是以气相方式来抑制霉菌孳生,其大都 是利用各种载体来吸附、混合或复合防霉抗菌剂的方式制成产品。现有的各种易孳生霉菌或细菌的商品包装内,皆附有商品吊牌和可以抑制霉、细 菌孳生的各种物品,如干燥包、防霉片等,吊牌和干燥包、防霉片等是分开使用的,防霉抗菌 操作麻烦,使用不方便,如此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及增加劳动力,而且无法有效辨识可 以抑制霉、细菌成份的含量,防霉抗菌剂的效果不好,影响商品的安全防护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集吊牌、防霉、抗菌、防虫 为一体,防霉抗菌效果好、使用方便的防霉抗菌吊牌,还提供了这种及防霉抗菌吊牌的制作 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霉抗菌吊牌,它包括有吊牌基材,吊牌基材的内部或表面结合有防霉抗菌原料, 防霉抗菌原料包括抗菌剂、防霉剂、防虫剂、防水剂、乳化剂、显色剂、稀释剂、增塑剂、有机 溶剂,其重量百分比组分范围为抗菌剂1 5%,防霉剂10 20%,防虫剂5 10%,防水 剂15 20%,乳化剂1 3%,显色剂0 0. 3%,稀释剂25 35%,增塑剂0. 1 0. 5%, 有机溶剂25 35%。所述防霉抗菌原料加入吊牌基材的原料中混合后制成片材。所述防霉抗菌原料以喷涂、印刷或浸泡的方式附着于吊牌基材的表面。所述吊牌基材为天然纸、合成纸或高分子塑料。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防霉抗菌吊牌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防霉抗菌原料结合到吊牌基材内部或表面的步骤;将可以以颜色变化来辨识抑制霉、细菌孳生成份多寡的辨识原料加进防霉抗菌原 料中的步骤;其中,将防霉抗菌原料结合到吊牌基材内部的步骤具体为将防霉抗菌原料加入 吊牌基材原料中充分混合后,制成纸张或片材,纸张或片材印刷后裁制成型。其中,将防霉抗菌原料结合到吊牌基材表面的步骤具体为将防霉抗菌原料以喷 涂、印刷或浸泡的方式附着于吊牌基材的表面,经低温烘干或自然风干后成型。所述辨识原料采用显色剂,显色剂选用有机显色剂、无机显色剂的中的一种或两3种混合使用。所述吊牌基材采用天然纸、合成纸或高分子塑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包括有吊牌基材,吊牌基材的内部或表面结合有防 霉抗菌原料,并以气相方式来达到防霉抗菌效果,无需直接接触保护品,使得本专利技术集吊 牌、防霉、抗菌、防虫为一体,防霉抗菌效果好,使用方便,节能环保,节省劳力,且防霉抗菌 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分范围为抗菌剂1 5%,防霉剂10 20%,防虫剂5 10%,防水 剂15 20%,乳化剂1 3%,显色剂0 0. 3%,稀释剂25 35%,增塑剂0. 1 0. 5%, 有机溶剂25 35%,以显色剂为辨识原料加进防霉抗菌原料中,可以以颜色变化来辨识抑 制霉、细菌孳生成份多寡,以此掌握商品霉菌孳生的程度,提高商品的安全防护性。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防霉抗菌吊牌包括有吊牌基材,吊牌基材为天然纸、合成纸或高分子塑 料。吊牌基材的内部或表面结合有防霉抗菌原料,防霉抗菌原料可以是加入吊牌基材的原 料中混合后制成片材,防霉抗菌原料也可以是以喷涂、印刷或浸泡的方式附着于吊牌基材 的表面。防霉抗菌原料包括抗菌剂、防霉剂、防虫剂、防水剂、乳化剂、显色剂、稀释剂、增塑 剂、有机溶剂,其重量百分比组分范围为抗菌剂1 5%,防霉剂10 20%,防虫剂5 10 %,防水剂15 20 %,乳化剂1 3 %,显色剂0 0. 3 %,稀释剂25 35 %,增塑剂 0. 1 0. 5%,有机溶剂25 35%。抗菌剂可选用下列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载锌磷酸 锆、载银磷酸锆、奈米银、奈米二氧化硅、对氯间二甲苯酚、三氯生。防霉剂可选用下列中的 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海藻萃取物、丹皮酚、甲壳素、芥子油、山苍子油、丁香酚、百里香酚、 双乙酸钠;防虫剂可选用下列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右旋苯醚菊酯、右旋烯炔菊酯、樟 脑。防水剂可选用下列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石蜡、微晶蜡、地蜡、氧化聚乙烯蜡、硬 脂酸;乳化剂可选用下列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三乙醇胺、二乙醇胺、脂肪酸聚氧乙烯 醚。显色剂可选用有机显色剂、无机显色剂的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稀释剂可选用去 离子水、蒸馏水其中一种或混合使用。增塑剂可选用下列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聚乙二 醇、丙二醇、丙三醇。有机溶剂可选用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防霉剂、抗菌 剂、除虫剂三者的含量之和大于20%。上述防霉抗菌吊牌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防霉抗菌原料结合到吊牌基材内部或表面;其中,可以是将防霉抗菌原料加入 天然纸纸浆、合成纸纸浆或高分子塑料原料中充分混合后,制成纸张或片材,纸张或片材印 刷后裁制成型;也可以是将防霉抗菌原料以喷涂、印刷或浸泡的方式附着于吊牌基材的表 面,经低温烘干或自然风干后成型。在进行上述步骤之前或之后,将可以以颜色变化来辨识抑制霉、细菌孳生成份多 寡的辨识原料加进防霉抗菌原料中;辨识原料采用显色剂,显色剂选用有机显色剂、无机显 色剂的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本专利技术在吊牌基材的内部或表面结合有防霉抗菌原料,并以气相方式来达到防霉 抗菌效果,无需直接接触保护品,使得本专利技术集吊牌、防霉、抗菌、防虫为一体,防霉抗菌效 果好,使用方便,节能环保,节省劳力,且以显色剂为辨识原料加进防霉抗菌原料中,可以以4颜色变化来辨识抑制霉、细菌孳生成份多寡,以此掌握商品霉菌孳生的程度,提高商品的安 全防护性。实施例一取重量份的海藻萃取物2 %、对氯间二甲苯酚1%、奈米二氧化硅1%、甲壳素 5 %、丹皮酚6 %、右旋苯醚菊酯3 %、樟脑2 %、乙醇30 %,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待完全溶解 后,制成A剂备用;再将石蜡14. 5%、三乙醇胺2%、显色剂0. 1%、去离子水33%、聚乙二 醇-4000. 4%、在可加温带搅拌的条件下,以75 80°C的温度下使之完全溶解,停止加热, 以中低速搅拌至室温,制成B剂。最后再将A剂与B剂在室温下充分混合搅拌均勻后制得 防霉抗菌原料。将防霉抗菌原料加入天然纸纸浆或合成纸纸浆中充分混合后,制成纸张或 片材,纸张或片材印刷后裁制成各种尺寸及形状的吊牌或吊饰,密封包装即为成品。实施例二取重量份的海藻萃取物3%、奈米银1%、三氯生2%、丁香酚8%、芥子油5%、右 旋烯炔菊酯5 %、乙醇25 %,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制成A剂备用;再将硬脂酸 15%、二乙醇胺2%、显色剂0. 2%、蒸馏水33%、丙二醇0. 5%,在可加温带搅拌的条件下, 以75 80°C的温度下使之完全溶解,停止加热,以中低速搅拌至室温,制成B剂;最后再将 A剂与B剂在室温下充分混合搅拌均勻后制得防霉抗菌原料。将防霉抗菌原料以喷徐方式, 附着于各种吊牌或吊饰的表面,经低温烘干或自然风干后,密封包装即为成品。实施例三取重量份的海藻萃取物3 %、载锌磷酸锆2 %、三氯生2 %、丹皮酚1.5%、百里香酚 2. 5%、双乙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霉抗菌吊牌,它包括有吊牌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牌基材的内部或表面结合有防霉抗菌原料,防霉抗菌原料包括抗菌剂、防霉剂、防虫剂、防水剂、乳化剂、显色剂、稀释剂、增塑剂、有机溶剂,其重量百分比组分范围为:抗菌剂1~5%,防霉剂10~20%,防虫剂5~10%,防水剂15~20%,乳化剂1~3%,显色剂0~0.3%,稀释剂25~35%,增塑剂0.1~0.5%,有机溶剂25~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鼎
申请(专利权)人:陈文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