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柏专利>正文

硅塑沟渠联接节及其压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32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3
本技术公开一种硅塑沟渠联接节及其压制模具,属于水利沟渠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困难、效率低以及连接不可靠的问题。本技术的硅塑沟渠联接节包括:联接节本体,联接节本体为U型结构,以及对称设置在联接节本体两侧的槽结构。制作上述联接节的压制模具包括:压制上模,压制上模包括上模体以及设置在上模体一侧面的上压膜,上压膜横截面为梯形截面;压制下模,压制下模包括下模体以及设置在下模体一侧面的和下模腔,下模腔为U型凹槽,U型凹槽的底面设置有下模梯形凸台,下模梯形凸台和上模的上压膜相对设置;U型凹槽和压制上模的U型结构配合,形成截面为工字型的空腔;以及堵头,堵头和压制下模可拆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沟渠,具体涉及一种硅塑沟渠联接节及其压制模具


技术介绍

1、传统排水沟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目前,国内排水沟因其位置可以分为明沟和暗沟,明沟一般用在灌溉、疏水、田野等。在城市、公路隧道、引水渠、部分公路两边等采用暗沟方式。

2、目前的明沟主要是通过水泥混凝土的形式进行护砌,以保障沟渠结构稳定性,但是,除了沟渠的坡面需要护砌之外,沟渠的底部,特别是农田沟渠的底部也需要保护,以避免底部的土壤被冲刷,并进一步保护沟渠内的生态环境,净化水质。

3、在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采用以混凝土直接铺砌在沟渠底部的土壤上方,来保护土壤避免被冲刷。无论是坡面的护砌还是底部的护砌,均需要在沟渠位置进行施工,由于施工位置的限制,施工困难,效率低。针对预制的沟渠本体,在铺设过程中,相邻两个沟渠本体首尾连接,连接不可靠,容易出现断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硅塑沟渠联接节及其压制模具,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困难、效率低以及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硅塑沟渠联接节包括:

3、联接节本体,所述联接节本体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侧壁相对于底部对称向外倾斜;

4、以及对称设置在联接节本体两侧的槽结构,每侧的所述槽结构包括设置在u型结构竖直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梯形槽以及设置在u型结构底部的第二梯形槽,所述第二梯形槽两端分别和两个第一梯形槽连通。

5、所述第一梯形槽开口处尺寸大于槽底尺寸,所述第二梯形槽开口处尺寸大于槽底尺寸。

6、制作上述硅塑沟渠联接节的压制模具包括:

7、压制上模,所述压制上模包括上模体以及设置在上模体一侧面的上压膜,所述上模体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侧相对底部向外倾斜,所述上压膜横截面为梯形截面;

8、压制下模,所述压制下模包括下模体以及设置在下模体一侧面的和下模腔,所述下模腔为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的底面设置有下模梯形凸台,所述下模梯形凸台和上模的上压膜相对设置;所述u型凹槽和所述压制上模的u型结构配合,形成截面为工字型的空腔;

9、以及堵头,所述堵头和所述压制下模固定连接。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硅塑沟渠联接节及其压制模具中的联接节在u型结构的两侧设置连通的第一梯形槽和第二梯形槽,形成与沟渠本体端部配合的槽结构,联接节通过两侧的槽结构与相邻的两个沟渠本体的端部配合连接,实现相邻两个沟渠本体的快速搭接。通过压制上模和压制下模实现联接节的制作,联接节为u型结构,侧面通过联接节的上压膜以及联接节下模梯形凸台形成对称设置的梯形凹槽,相邻的两个沟渠本体通过联接节连接,沟渠本体的端部与联接节侧面的梯形凹槽配合实现连接。通过联接节的设置实现了施工工程中沟渠的快速连接,操作性强、操作方便,连接可靠快速,另外,不论是压制上模还是压制下模都包括水室,在进行压制时,热熔的硅塑进入预留空腔内,通过冷水水室实现冷却,相比自然冷却,冷却快,结构稳定性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硅塑沟渠联接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塑沟渠联接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形槽(2)开口处尺寸大于槽底尺寸,所述第二梯形槽(3)开口处尺寸大于槽底尺寸。

3.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塑沟渠联接节的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模具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塑沟渠联接节的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上模(4)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塑沟渠联接节的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501)还包括对称设置的推料孔(504),所述推料孔和所述下模腔(50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塑沟渠联接节的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下模(5)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硅塑沟渠联接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塑沟渠联接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形槽(2)开口处尺寸大于槽底尺寸,所述第二梯形槽(3)开口处尺寸大于槽底尺寸。

3.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塑沟渠联接节的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模具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柏田树成陈永明张晓辉宋阳刘冬梅高铭含石炜郑艳丽李铁王健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