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风降噪结构、散热风道装置及逆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920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进风降噪结构、散热风道装置及逆变器,进风降噪结构用于待散热整机,待散热整机上开设有进风孔,进风降噪结构包括:与进风孔连通的降噪风道;设置在降噪风道内的整流组件;设置在待散热整机内,且进风口与降噪风道的出风口连通的散热风机。由于设置有降噪风道,且降噪风道内安装有整流组件,因此,输送至散热风机处的气流均为经过整流后的气流,使得进入散热风机的气流相对平稳,降低了散热风机本身的噪声,此外,还降低了由于散热风机进风紊乱引起的气动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道散热降噪,尤其是涉及一种进风降噪结构、散热风道装置及逆变器


技术介绍

1、由于市场上对储能设备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应用场所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区域。因储能设备上的变流器内部器件散热需求,通常需要在变流器等内部布置很多散热风机,而散热风机的噪声是整个机器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次是电抗器噪声。

2、散热风机需要将外部冷风输送到待散热整机内部,冷却关键发热器件,以保障整机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整机侧壁直接开进风孔进行进风,而散热风机与该孔位置挨的较近,因此,进风紊乱会导致大量的噪声向外排放,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

3、综上所述,如何降低待散热整机散热时所产生的噪声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进风降噪结构,以降低待散热整机散热时所产生的噪声。

2、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风道装置。

3、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

4、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用于待散热整机(2000),所述待散热整机(2000)上开设有进风孔(2001),所述进风降噪结构(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组件(102)包括整流环(102a)以及平面整流板(10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整流板(102b)的尾端高于所述平面整流板(102b)的头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整流板(104);

<p>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用于待散热整机(2000),所述待散热整机(2000)上开设有进风孔(2001),所述进风降噪结构(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组件(102)包括整流环(102a)以及平面整流板(10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整流板(102b)的尾端高于所述平面整流板(102b)的头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整流板(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待散热整机(2000)外,且与所述进风孔(2001)连通的进风风道(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105)为与所述弧形整流板(104)的弯曲方向一致的弧形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降噪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105)的进风口面向所述待散热整机(2000)的底端开设;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琦周世文杨航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