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13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2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厂冷却塔,其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底部设有水池,所述水池底部设有升降板与中心杆,所述中心杆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中心杆底端与所述水池底部连接,所述升降板顶部连接有套管,所述升降板通过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中心杆上,所述升降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板周边与所述水池内壁接触,所述套管上套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一端与所述套管转动连接,所述刮板另一端与所述水池内壁接触。本申请具以下效果:可减少水池底部与侧壁堆积的污垢,提高水池中的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冷却塔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厂冷却塔


技术介绍

1、目前,火电厂的循环水自然通风冷却塔是一种大型薄壳型构筑物。大型电厂采用的冷却构筑物多为双曲线型冷却塔。为了节约用水,冷却器中排出的热水在冷却塔中冷却后可重复使用。

2、一般的,冷却塔底部设置有用于接水的水池,热水在经过冷却塔中冷却后进入水池中。但是,热水在通过冷却塔和空气充分接触的同时,会将空气中的大量尘埃等杂质带到水池中,容易导致水池底部与侧壁堆积污垢,影响水池中的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水池底部与侧壁堆积的污垢,提高水池中的水质,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厂冷却塔。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厂冷却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厂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底部设有水池,所述水池底部设有升降板与中心杆,所述中心杆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中心杆底端与所述水池底部连接,所述升降板顶部连接有套管,所述升降板通过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中心杆上,所述升降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板周边与所述水池内壁接触,所述套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厂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00),所述塔体(100)底部设有水池(200),所述水池(200)底部设有升降板(201)与中心杆(202),所述中心杆(202)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中心杆(202)底端与所述水池(200)底部连接,所述升降板(201)顶部连接有套管(203),所述升降板(201)通过所述套管(203)套设在所述中心杆(202)上,所述升降板(201)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板(201)周边与所述水池(200)内壁接触,所述套管(203)上套设有刮板(204),所述刮板(204)一端与所述套管(203)转动连接,所述刮板(204)另一端与所述水池(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00),所述塔体(100)底部设有水池(200),所述水池(200)底部设有升降板(201)与中心杆(202),所述中心杆(202)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中心杆(202)底端与所述水池(200)底部连接,所述升降板(201)顶部连接有套管(203),所述升降板(201)通过所述套管(203)套设在所述中心杆(202)上,所述升降板(201)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板(201)周边与所述水池(200)内壁接触,所述套管(203)上套设有刮板(204),所述刮板(204)一端与所述套管(203)转动连接,所述刮板(204)另一端与所述水池(200)内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01)开设有多个开口,各所述开口上均盖设有过滤网(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202)内设有液压缸(206),所述液压缸(206)的活塞杆长度方向与所述中心杆(202)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液压缸(206)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杆(207)与所述套管(203)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00)底部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进风孔(101),所述塔体(100)内设有环管(102),所述环管(102)延伸方向与各所述进风孔(101)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为晃卢刚何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君华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