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80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包括:注液管,所述注液管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观察窗,且注液管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所述注液管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且活塞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贯穿注液管,且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拇指环。该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通过设置有注液管,其内可添加润滑液,使用时手推活塞杆,即可使润滑液由出液口排出进入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内的导液通道内,并由出液孔排出,使得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的外表面布满润滑液,减小与产道间的摩擦力,避免拖拽胎头时对产道造成损伤,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助产钳,具体为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


技术介绍

1、难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随着高龄、高危孕妇比例不断攀升,难产发生率有升高趋势,产钳助产术是临床上最常用于处理难产问题的“利器”,中国专利cn 218220283 u,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包括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叶、第一钳颈和第一钳柄,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叶、第二钳颈和第二钳柄。其优点在于: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均采用实心结构,采用该助产钳助产时,第一钳叶与第二钳叶整体与胎头接触,可以增大与胎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与胎头之间的摩擦力。

2、上述技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均采用实心结构,夹持时会对胎儿的耳朵造成挤压,造成耳部损伤,另外,上述技术中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内侧均布置有用于增加摩擦的覆膜层,但是外侧并未设置降低摩擦的覆膜层,而全钳使用塑料制品,因此钳叶外侧表面与产道接触面的摩擦力较大,拖拽胎头时助产钳容易对产道的损伤,另外上述助产钳在夹持完成之后,不便对夹持力度进行固定,导医生在使用过程容易出现滑落或用力过度造成婴儿头部损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包括:

4、注液管,所述注液管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观察窗,且注液管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所述注液管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且活塞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贯穿注液管,且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拇指环;

5、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注液管螺纹连接,且连接头外周的两侧及底部均开设有铰接槽,所述连接头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钳叶,且连接头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钳叶,所述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靠近铰接槽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铰接片,且铰接片均与铰接槽相铰接;

6、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套设于注液管的外侧,且活动套的两侧及底端均铰接有撑杆,所述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靠近活动套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片,且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均通过连接片均与撑杆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的内侧表面均设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亲水二氧化硅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覆膜层,且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均为与胎头仿形的曲面结构。

8、优选的,所述第一钳叶呈中部镂空的环形结构,且第二钳叶为实心设计,所述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液通道,且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外表面靠近导液通道的位置处皆均匀开设有出液孔。

9、优选的,所述注液管远离连接头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手抵片,且注液管两侧以及底部靠近连接头的一端均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均连接有可伸缩软管,且可伸缩软管分别与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内部的导液通道相连通。

10、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的内径与注液管外径相吻合,且活动套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紧固螺栓。

11、优选的,所述撑杆内部靠近连接头的一端开设有活动槽,且连接片位于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槽两侧的撑杆内均开设有调节槽,且调节槽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均穿过连接片,且连杆的外径与调节槽的内径相吻合,所述连杆均呈两端膨大设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两个环形的第一钳叶和一个实心的第二钳叶,使用时,第一钳叶对胎儿头部两侧进行夹持,耳朵置于镂空部,可避免对胎儿耳朵、太阳穴等部位造成夹持,安全性更高,第二钳叶贴合胎儿后脑勺,可增大与胎儿头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与胎头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牵拉过程中胎头滑脱;

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注液管,其内可添加润滑液,使用时手推活塞杆,即可使润滑液由出液口排出进入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内的导液通道内,并由出液孔排出,使得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的外表面布满润滑液,减小与产道间的摩擦力,避免拖拽胎头时对产道造成损伤,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15、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活动套,活动套可在注液管外侧前后移动,移动时可带动撑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撑开或闭合,方便调整第一钳叶和第二钳叶之间的夹角,方便对胎头进行夹持,活动套可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即能够对夹持力度进行限定,避免医生在使用过程用力过大或过小,出现滑落或造成婴儿头部损伤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叶(1)和第二钳叶(2)的内侧表面均设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亲水二氧化硅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覆膜层(10),且第一钳叶(1)和第二钳叶(2)均为与胎头仿形的曲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叶(1)呈中部镂空的环形结构,且第二钳叶(2)为实心设计,所述第一钳叶(1)和第二钳叶(2)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液通道(11),且第一钳叶(1)和第二钳叶(2)外表面靠近导液通道(11)的位置处皆均匀开设有出液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4)远离连接头(3)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手抵片(16),且注液管(4)两侧以及底部靠近连接头(3)的一端均开设有出液口(13),所述出液口(13)处均连接有可伸缩软管(14),且可伸缩软管(14)分别与第一钳叶(1)和第二钳叶(2)内部的导液通道(1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7)的内径与注液管(4)外径相吻合,且活动套(7)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紧固螺栓(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6)内部靠近连接头(3)的一端开设有活动槽(602),且连接片(18)位于活动槽(602)内,所述活动槽(602)两侧的撑杆(6)内均开设有调节槽(601),且调节槽(601)之间设置有连杆(19),所述连杆(19)均穿过连接片(18),且连杆(19)的外径与调节槽(601)的内径相吻合,所述连杆(19)均呈两端膨大设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叶(1)和第二钳叶(2)的内侧表面均设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亲水二氧化硅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覆膜层(10),且第一钳叶(1)和第二钳叶(2)均为与胎头仿形的曲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叶(1)呈中部镂空的环形结构,且第二钳叶(2)为实心设计,所述第一钳叶(1)和第二钳叶(2)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液通道(11),且第一钳叶(1)和第二钳叶(2)外表面靠近导液通道(11)的位置处皆均匀开设有出液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产科助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4)远离连接头(3)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手抵片(16),且注液管(4)两侧以及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月梅吴瑛王琴金荣李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