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49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0
本技术涉及轻质隔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竖直等间距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墙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墙及第二连接墙,所述第一连接墙内伸缩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墙开设有与连接件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呈伸出状态并插设于所述连接孔中用于限制相邻所述第一连接墙及第二连接墙相对前后移动。本技术中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连接件伸缩设置,从而在运输时连接件收缩至第一连接墙内,可以有效避免搬运时连接件发生碰撞造成断裂的现象发生。连接件呈伸出状态并插设于连接孔中,将相邻的隔墙板进行前后方向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轻质隔墙,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


技术介绍

1、轻质隔墙板是一种新型节能墙材料,它是一种外型像空心楼板一样的墙材,但是它两边有公母榫槽,安装时只需将板材立起,公、母榫涂上少量嵌缝砂浆后对拼装起来即可。

2、现有技术中的轻质隔墙一般采用各种形状的凸起和凹陷相互配合连接,且凸起设置在轻质隔墙外侧凸出于隔墙,例如公告号为cn217420119u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轻质隔墙板,墙板本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安装基板一级侧安装基板二,侧安装基板一的外表面粘接有橡胶插接头;侧安装基板二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插孔,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接基座,卡接基座内设置有连接橡胶插接头的固定插接头,当对多个墙板本体进行安装时,此时可以将墙板本体一侧的橡胶插接头插入到另一个墙板本体侧边的连接插孔的内部,固定插接头卡入到橡胶插接头中进行固定,虽然便于安装,但是橡胶插接头及卡接基座均暴露在墙板本体外侧,一方面在搬运时容易与物体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卡接基座影响墙面的平整,不利于后续施工及墙面美观度。

3、此外,公告号为cn21919639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块化便于拼接的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其第一拼接块和第二拼接块收纳在第一隐藏槽和第二隐藏槽内,可以有效避免搬运时第一拼接块和第二拼接块发生碰撞造成断裂的现象发生,但是其在连接后并不能将相邻的隔墙板进行前后方向的固定,容易受到外力的作用使得相邻的隔墙板错位从而不在一个平面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既能够避免连接结构暴露在外容易与物体发生碰撞,造成断裂,又能够使隔墙间前后稳定的固定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

2、一种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竖直等间距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墙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墙及第二连接墙,所述第一连接墙内伸缩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墙开设有与连接件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呈伸出状态并插设于所述连接孔中用于限制相邻所述第一连接墙及第二连接墙相对前后移动。

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柱及垂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柱一端的底板,所述底板呈非圆形结构;

4、所述第一连接墙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且所述第一连接墙沿竖直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墙且用于容纳所述连接件的槽孔,所述槽孔靠近所述第一通槽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底板相适配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侧设有可供所述底板转动的腔体,所述槽孔紧挨所述腔体的部分与所述连接柱相适配,所述槽孔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墙的一侧设有截面大于所述连接柱截面的安装槽。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第二连接墙竖直方向等间距开设且与所述连接柱一一对应。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呈锥形结构,且与锥形结构的内侧开设有环状凹槽;

7、所述第二连接墙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固定有与所述插孔一一对应的弹簧卡,所述连接柱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时,所述弹簧卡卡设于所述环状凹槽处。

8、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的厚度与所述底板的厚度相同。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呈收缩状态时,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墙侧面位于同一平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及第一槽口呈相同的椭圆形结构,所述腔体呈圆柱结构,所述连接柱呈圆柱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墙体、第一连接墙以及第二连接墙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外墙。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墙外侧面设有花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中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连接件伸缩设置,从而在运输时连接件收缩至第一连接墙内,可以有效避免搬运时连接件发生碰撞造成断裂的现象发生。安装时,将连接柱拔出,底板抵接于第一连接墙内,并将连接柱插设于第二连接墙上的连接孔中,从而将相邻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相连接,将相邻的隔墙板进行前后方向的固定。

15、本技术中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通过在第一连接墙内设置第一通槽及槽孔,当连接件呈收缩状态时,连接柱位于槽孔及第一通槽中,底板位于第一通槽中且与墙体侧面抵接,从而使得连接件整体位于第一连接墙内;当连接件呈伸出状态时,底板贯穿第一槽口进入腔体内,转动连接件,底板即卡设于腔体内无法进行移动,此时便能够将连接柱插入连接孔中进行连接,结构简单且稳定。

16、通过在第二连接墙靠近墙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在第二通槽内固定弹簧卡,且在连接柱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呈锥形结构,并在锥形结构的内侧开设环状凹槽,连接柱插设于连接孔内时,弹簧卡卡设于环状凹槽处,从而将第一连接墙与第二连接墙固定,使得相邻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在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上均无法发生相对位移,连接牢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柱(401)及垂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柱(401)一端的底板(402),所述底板(402)呈非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0)沿所述第二连接墙(3)竖直方向等间距开设且与所述连接柱(401)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01)远离所述底板(402)的一端呈锥形结构,且在锥形结构的内侧开设有环状凹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8)的厚度与所述底板(402)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呈收缩状态时,所述连接柱(401)远离所述底板(4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墙(2)侧面位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02)及第一槽口(7)呈相同的椭圆形结构,所述腔体(8)呈圆柱结构,所述连接柱(401)呈圆柱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第一连接墙(2)以及第二连接墙(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外墙(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14)外侧面设有花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柱(401)及垂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柱(401)一端的底板(402),所述底板(402)呈非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0)沿所述第二连接墙(3)竖直方向等间距开设且与所述连接柱(401)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01)远离所述底板(402)的一端呈锥形结构,且在锥形结构的内侧开设有环状凹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便于安装连接的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8)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红陈小伟陈平黄业建黄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