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方法、装置及其控制平台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方法、装置及其控制平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42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方法、装置及其控制平台。其中,该方法包括:以目标配电网的配电网支路为对象,将实际配电网支路等效为参数可配置的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通过调节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和控制器参数,通过对比配电网支路的支路汇入点的第一运行数据对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进行校核;在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校核通过后基于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建立参数可配置的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通过调节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以及对比目标配电网到大电网连接点的第二运行数据对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进行校核,将校核通过的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作为目标配电网的配电网虚拟同步等效模型。实现了源网协同控制参数的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同步配电网,尤其涉及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方法、装置及其控制平台


技术介绍

1、县域光伏系统具有多点分散接入和高渗透率接入的特点,意味着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有大量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并且它们的容量占比较高,对电网的影响程度较大。

2、高渗透率下分布式光伏集群化虚拟同步配电网,需要通过对虚拟同步配电网内各分布式光伏装置、配电网内部节点及对外主要节点进行控制来抑制频率和暂态功率振荡。由于多点分散接入的高渗透率的配电网,需要考虑光伏节点在时间尺度以及空间范围上的差异性,而通过试验的方法进行控制参数的优化经济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对源网协同虚拟同步配电网进行等效建模。

3、常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光伏发电模型根据详细物理模型建立,其中包括大量复杂模块与参数。然而,对于分布式设备仿真而言其模型过于复杂,难以通过仿真模型实现源网协同控制参数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方法、装置及其控制平台,以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设备仿真的模型过于复杂,因而难以通过仿真模型实现源网协同控制参数的优化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

3、以目标配电网的配电网支路为对象,将实际配电网支路等效为由主导的光伏逆变器节点、分布式潮流控制器节点、四象限可调逆变器节点、等效负荷节点以及配电网支路阻抗构成的参数可配置的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

4、通过调节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和控制器参数,通过对比所述配电网支路的支路汇入点的第一运行数据,对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进行校核;

5、在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校核通过后,基于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建立参数可配置的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

6、通过调节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通过对比所述目标配电网到大电网连接点的第二运行数据,对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进行校核,将校核通过的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作为所述目标配电网的配电网虚拟同步等效模型。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装置,该装置包括:

8、支路模型建立模块,用于以目标配电网的配电网支路为对象,以配电网支路为对象,将实际配电网支路等效为由主导的光伏逆变器节点、分布式潮流控制器节点、四象限可调逆变器节点、等效负荷节点以及配电网支路阻抗构成的参数可配置的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

9、支路模型校核模块,用于通过调节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和控制器参数,通过对比所述配电网支路的支路汇入点的第一运行数据,对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进行校核;

10、配电网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校核通过后,基于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建立参数可配置的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

11、配电网模型校核模块,用于通过调节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通过对比所述目标配电网到大电网连接点的第二运行数据,对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进行校核,将校核通过的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作为所述目标配电网的配电网虚拟同步等效模型。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3、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14、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15、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方法。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方法。

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以目标配电网的配电网支路为对象,将实际配电网支路等效为由主导的光伏逆变器节点、分布式潮流控制器节点、四象限可调逆变器节点、等效负荷节点以及配电网支路阻抗构成的参数可配置的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然后通过调节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和控制器参数,通过对比所述配电网支路的支路汇入点的第一运行数据,对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进行校核;在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校核通过后,基于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建立参数可配置的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通过调节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通过对比所述目标配电网到大电网连接点的第二运行数据,对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进行校核,将校核通过的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作为所述目标配电网的配电网虚拟同步等效模型。解决了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设备仿真的模型过于复杂,因而难以通过仿真模型实现源网协同控制参数的优化的技术问题。通过构建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等效模型,取得了基于模型优化虚拟同步配电网的源网协同控制,进而助力光伏推广应用的有益效果。

18、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包括所述配电网支路的等效阻抗、等效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的控制器参数包括有功调频特性参数、无功调压特性参数、惯性时间参数、转动惯量参数以及阻尼系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包括配电网支路到大电网接入点的等效阻抗、等效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比所述配电网支路的支路汇入点的第一运行数据,对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进行校核,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使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得到的数据曲线和实际的响应曲线的第一拟合优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功曲线拟合优度、所述第一无功曲线拟合优度、所述第一电压曲线拟合优度以及所述第一频率曲线拟合优度的表达式分别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比所述目标配电网到大电网连接点的第二运行数据,对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进行校核,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使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得到的数据曲线和实际的响应曲线之间的第二拟合优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曲线拟合优度、所述第二无功曲线拟合优度、所述第二电压曲线拟合优度以及所述第二频率曲线拟合优度的表达式分别为:

9.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配电网虚拟同步等效模型、控制通信及数据接口卡、分布式光伏节点、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和四象限可调逆变器实物控制器;其中,所述配电网虚拟同步等效模型通过实时数字仿真仪建立,通过所述控制通信及数据接口卡分别与主导分布式光伏节点、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和四象限可调逆变器实物控制器通信;所述控制通信及数据接口卡中集成有用于与所述实时数字仿真仪进行数据交互的AD/DA转换芯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同步配电网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包括所述配电网支路的等效阻抗、等效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的控制器参数包括有功调频特性参数、无功调压特性参数、惯性时间参数、转动惯量参数以及阻尼系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配电网初始等效模型的可配置参数包括配电网支路到大电网接入点的等效阻抗、等效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比所述配电网支路的支路汇入点的第一运行数据,对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进行校核,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使所述配电网支路等效模型得到的数据曲线和实际的响应曲线的第一拟合优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功曲线拟合优度、所述第一无功曲线拟合优度、所述第一电压曲线拟合优度以及所述第一频率曲线拟合优度的表达式分别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柱郭国伟汪进锋禤凌峰钟尉詹细妹赖智聪向静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