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35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及方法,涉及放射化学技术领域,包括弹簧状管道,弹簧状管道一端设置有三通接口,三通接口的其中两个连接口处均连接进液管,两根进液管上均连接注射泵;弹簧状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出液管与静置分液漏斗连接;弹簧状管道安装在控温箱中。该样品前处理装置中的弹簧状管道的结构内部通道尺寸小,流体薄层间的距离极短,可以通过流体微团的粘性变形和分子扩散实现反应物料间的快速微观混合,从而极大的强化传质过程,使分离过程快速地进行,实现分离过程耗时由小时向秒的转变,从而极大的缩短了样品前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而且操作十分简单,成本也很低,而且安全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射化学,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流出物,为了控制和评价核电厂的液态流出物对周围环境和居民产生的辐射影响,需要对核电站液态流出物进行准确快速的源项分析。

2、fe-55是铁经中子俘获所形成的最重要的活化产物,是核电站流出液中重要的检测指标,但由于fe-55等β核素存在严重的自吸收,所发射的射线能量较低且具有连续性,在测量时会极易受到其他核素的干扰,导致测定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保证fe-55测量的准确性,在测定fe-55等β核素之前,必须要通过样品的前处理实现fe-55与其他干扰放射性核素的完全分离。但到目前为止,利用沉淀法、离子交换以及常规萃取等前处理手段分离fe-5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测量需要。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3、1)分离流程复杂且耗时;

4、2)无法实现干扰放射性核素完全有效的分离。

5、针对上述问题,大量新型功能材料和分离技术被用于fe-55的分离,包括各种类型的萃淋树脂、新型萃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状管道(06),所述弹簧状管道(06)一端设置有三通接口(03),所述三通接口(03)的其中两个连接口处均连接有进液管(02),两根所述进液管(02)上均连接有注射泵(01);所述弹簧状管道(06)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液管(04),所述出液管(04)与静置分液漏斗(05)连接;所述弹簧状管道(06)安装在控温箱(0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状管道(06)的内径为0.25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状管道(06),所述弹簧状管道(06)一端设置有三通接口(03),所述三通接口(03)的其中两个连接口处均连接有进液管(02),两根所述进液管(02)上均连接有注射泵(01);所述弹簧状管道(06)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液管(04),所述出液管(04)与静置分液漏斗(05)连接;所述弹簧状管道(06)安装在控温箱(0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状管道(06)的内径为0.25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状管道(06)的长度为2m~4m,盘旋的圈数为10~40圈。

4.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样品前处理装置,先进行微萃取,再进行微反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量核电站流出液中fe-55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萃取的操作方法为:将处理后的核电站流出液作为水相,将含有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萃取剂的有机物作为萃取相,分别通过两台注射泵(01)注入弹簧状管道(06)内进行萃取反应,两相进行传质后流出弹簧状管道(06),进入到静置分液漏斗(05)中静置分相,得到萃取后的水相和萃取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爽曹骐陈云明李新政刘东彬李孟醒彭星杰朱伟彭芳曹其如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