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支护,具体为公路隧道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公路隧道作为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改善线型,克服地形高差阻碍,缩短里程,减少出行时间,相对的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其他工程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软岩强度低、开挖后变形大且迅速,施工扰动对其变形速率快慢影响显著,极易产生塑性区,在软弱岩层地质条件下修建隧道,隧道开挖后,地应力重新分布,容易产生大变形,隧道变形会侵占净空,压坏隧道支护结构,致使地表塌陷,影响周边建筑的安全,现今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软弱围岩挤压大变形、支护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渗流溶蚀和大变形、二次衬砌开裂以及突水突泥等问题,因此在施工时,需要使用到支护装置对隧道的内壁进行支护,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支护架进行支护,使用固定杆插入地质层中对支护架进行保护,但是固定杆的固定效果不够理想,稳定性不够,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公路隧道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支护架不够稳定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架(5)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抵挡板(6),且抵挡板(6)的一端均固定有固定杆(1),所述固定杆(1)的一端均延伸至支护架(5)的外侧,且固定杆(1)的外壁均固定有多个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14),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插块(10),且插块(10)的一端均延伸至通孔(1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筒(8),所述抵挡板(6)的内壁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轴(9),且旋转轴(9)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筒(8)
...【技术特征摘要】
1.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架(5)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抵挡板(6),且抵挡板(6)的一端均固定有固定杆(1),所述固定杆(1)的一端均延伸至支护架(5)的外侧,且固定杆(1)的外壁均固定有多个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14),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插块(10),且插块(10)的一端均延伸至通孔(1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筒(8),所述抵挡板(6)的内壁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轴(9),且旋转轴(9)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筒(8)的内部,所述旋转轴(9)的外壁套设有移动套(12),且移动套(12)的外壁通过铰接件安装有多个传动杆(13),所述传动杆(13)的一端均延伸至固定板(2)的内部,且传动杆(13)的一端均通过铰接件安装有移动条(11),所述移动条(11)的一侧与插块(10)的一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9)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凯,夏雨,张松根,蔡文杰,张成琦,张帅,吴东良,石高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