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813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晶硅光伏电池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在抛光样品背面完成非晶硅层或多晶硅层的沉积;在非晶硅层或多晶硅层上沉积一层液态硼源,并使用激光加热烘干局部区域的硼源;对样品进行清洗以去除未固化区域的硼源,剩下的区域作为背接触的P+区;通过印刷的方式对P+区及其外周印扩散隔离材料覆盖;采用高温磷扩实现N+区的掺杂和P+区的硼元素激活,完成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硼源+印扩散隔离材料+磷扩的方式将P+区、N+区和Gap区制备在一个平面上,降低了电池金属化时印刷浆料的难度,降低了硅片的碎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晶硅光伏电池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bc电池)是将pn结和金属接触都设于太阳电池背面。bc电池最大特点是正面无栅线,无光反射损失,产品外表美观。由于bc电池正面受光,背面收集光生电子,所以对硅片体寿命要求更高。n型硅片具有更高的体寿命,能够保证非平衡载流子在复合前到达背面pn结区域,因此大部分bc电池以n型硅片为衬底。目前,bc类结构分化出三大路线:1)经典ibc电池工艺,背表面采用扩散方式形成叉指状排列的p+发射极和n++背场bsf;2)hbc工艺,采用非晶硅钝化技术与ibc相结合;在ibc电池基础上,正面采用氢化非晶硅(a-si:h)作为前表面钝化层,背面依次沉积氢化非晶硅(a-si:h)背钝化层,以及钝化层上呈叉指状分布的p-a-si:h层和n-a-si:h层,分别作为发射极和背场bsf,同时两者间隙隔离。另外,hbc将透明导电膜沉积在发射极以及bsf上,作为电池的金属接触电极。3)tbc工艺,将钝化接触topcon技术与ibc相结合。在经典ib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抛光样品的背表面的反射率>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硼源为硼酸溶液、硼氢化钠溶液、三甲基硼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利用激光实现局部烘干,同时打出用于定位的Mark点;控制激光为蓝光、绿光或者紫光,脉冲宽度为纳秒、皮秒或者飞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抛光样品的背表面的反射率>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硼源为硼酸溶液、硼氢化钠溶液、三甲基硼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利用激光实现局部烘干,同时打出用于定位的mark点;控制激光为蓝光、绿光或者紫光,脉冲宽度为纳秒、皮秒或者飞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的图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采用有机溶剂对样品进行清洗,有机溶剂为水、乙醇、丙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绿洲丁建宁王芹芹温相丽董旭江瑶瑶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