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09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炭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包括,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输送带底端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端部的调整件;中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端部的转运件,所述支撑架的端部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有输出带,所述调整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侧壁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块与滚轴相连接,通过翻转作用将煤炭倒入输出带中将煤炭输出,从而降低了煤炭输送的落差,从而降低了煤炭输出的落差,减少了煤炭落入下端输送带产生的重力,并且减少灰尘四处飞散提高了工人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炭运输,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炭输送带是一种用于运输煤炭和其他物品的机械设备,它由特殊的输送带、驱动器、支撑和调节系统组成。输送带基于轴线的运动原理,通过电动机驱动输送带运动,将物品从起点输送到终点。煤炭输送带是煤炭运输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快速大批量地输送煤炭,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通过根据煤炭输送带的长度、带速、带宽和输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可以更好地增加运输效率。

2、煤炭输送带在使用的时候由于落差的原因需要将煤炭垂直输送至下端的输送带上,煤炭从上端输送带垂直落入下端输送带的时候具有一定重力,其重力会激起大量灰尘,且灰尘会四处飞散,从而灰尘会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的煤炭落入下端输送带产生的重力,会导致灰尘四处飞散影响工人工作环境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包括,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输送带底端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端部的调整件;

5、中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端部的转运件,所述支撑架的端部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有输出带。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整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侧壁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块与滚轴相连接。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整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杆侧壁的螺帽,所述输送带套设在滚轴的圆周侧壁,且所述滑动杆以输送带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运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圆周侧壁套设有循环皮带,所述连接轴以循环皮带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使得所述连接轴位于循环皮带的两端。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运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皮带侧壁的折叠板,所述折叠板远离循环皮带的一端安装有料斗,所述料斗沿循环皮带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运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内部设置有磁吸板,所述磁吸板的侧壁安装有滑动块。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运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块端部的衔接板,所述连接带的侧壁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循环皮带的侧壁设置有闭合盖,所述滑动块与连接带呈滑动式设置,且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槽相匹配,所述滑动块具有磁吸与磁吸板相匹配。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闭合盖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壁底端的倾斜刮板,所述倾斜刮板的顶端与输送带相贴合,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设置有盖板。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闭合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侧壁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安装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支撑架相连接。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闭合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铰接轴侧壁的扭力弹簧,所述铰接轴的侧壁安装有下拉杆;

15、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铰接轴相连接,所述扭力弹簧远离铰接轴的一端与支撑架相连接。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输送带将煤炭输送至中转组件中,通过中转组件中的转运件将输送带上的煤炭垂直运输至输出带中,当转运件中的料斗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下压下拉杆,通过下拉杆带动盖板掀起将煤炭导入料斗中,由于料斗自身的重力作用能够有效的带动折叠板展开提高料斗储料体积,当料斗移动至底端时能够通过翻转作用将煤炭倒入输出带中将煤炭输出,从而降低了煤炭输送的落差,从而降低了煤炭输出的落差,减少了煤炭落入下端输送带产生的重力,会减少灰尘四处飞散提高了工人工作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103)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2)侧壁的固定块(103a),所述固定块(103a)的一端安装有滑动杆(103b),所述滑动杆(103b)的一端穿过固定块(103a)与滚轴(103c)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10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杆(103b)侧壁的螺帽(103d),所述输送带(101)套设在滚轴(103c)的圆周侧壁,且所述滑动杆(103b)以输送带(101)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201)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02)内部的连接轴(201a),所述连接轴(201a)的圆周侧壁套设有循环皮带(201b),所述连接轴(201a)以循环皮带(201b)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使得所述连接轴(201a)位于循环皮带(201b)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201)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皮带(201b)侧壁的折叠板(201c),所述折叠板(201c)远离循环皮带(201b)的一端安装有料斗(201d),所述料斗(201d)沿循环皮带(201b)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20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02)内壁的连接带(201e),所述连接带(201e)的内部设置有磁吸板(201f),所述磁吸板(201f)的侧壁安装有滑动块(201g)。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20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块(201g)端部的衔接板(201h),所述连接带(201e)的侧壁设置有滑动槽(201i),所述循环皮带(201b)的侧壁设置有闭合盖(201j),所述滑动块(201g)与连接带(201e)呈滑动式设置,且所述滑动块(201g)与滑动槽(201i)相匹配,所述滑动块(201g)具有磁吸与磁吸板(201f)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盖(201j)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2)内壁底端的倾斜刮板(201j-1),所述倾斜刮板(201j-1)的顶端与输送带(101)相贴合,所述支撑架(102)的内壁设置有盖板(201j-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盖(201j)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201j-2)侧壁的固定板(201j-3),所述固定板(201j-3)的两端安装有铰接轴(201j-4),所述铰接轴(201j-4)远离固定板(201j-3)的一端与支撑架(102)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盖(201j)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铰接轴(201j-4)侧壁的扭力弹簧(201j-5),所述铰接轴(201j-4)的侧壁安装有下拉杆(201j-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103)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2)侧壁的固定块(103a),所述固定块(103a)的一端安装有滑动杆(103b),所述滑动杆(103b)的一端穿过固定块(103a)与滚轴(103c)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10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杆(103b)侧壁的螺帽(103d),所述输送带(101)套设在滚轴(103c)的圆周侧壁,且所述滑动杆(103b)以输送带(101)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201)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02)内部的连接轴(201a),所述连接轴(201a)的圆周侧壁套设有循环皮带(201b),所述连接轴(201a)以循环皮带(201b)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使得所述连接轴(201a)位于循环皮带(201b)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201)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皮带(201b)侧壁的折叠板(201c),所述折叠板(201c)远离循环皮带(201b)的一端安装有料斗(201d),所述料斗(201d)沿循环皮带(201b)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输煤系统的智能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20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02)内壁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凯王志勇李大超崔浩刘百德高宁陆路詹以宁张巍徐磊李玉夫高泽洋孙靖武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营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