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富儒专利>正文

一种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01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由水封盒和盖板组成,水封盒上设有至少二层环槽,依排水流向先浅后深排列,环槽中的液面相互保持水平或深环槽液面低于浅环槽液面,盖板上设有长短不同的隔水圈,长隔水圈插入深环槽中,短隔水圈插入浅环槽中,隔水圈与环槽底面、环槽顶端与盖板底面之间均留有间隙或环孔,盖板上短隔水圈外围设有进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重深浅不同水封,使用少量清水即可将便器冲洗干净,并对其实施有效密封,节水效果非常明显,可以安装在小便器或坐便器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排放封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小便后的排放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使用的小便器基本上都是在下水管上安装存水弯进行水封式封堵隔离密封, 一般要求存水弯的水封高度应不低于5cm,否则密封不彻底。这种小便器在使用后需要以比 较多的水冲洗,以便将存水弯内全部置换成清水进行密封,用水量大,浪费水资源。而如果 用水量小的话,由于存水弯内的污水不能被彻底置换,容易散发出不良气味,也容易滋生细 菌和害虫。另外,存水弯一般是安装在下水管的中部,当存水弯中存留有异物时,不容易清 洗。也有小便器使用免冲阀来屏蔽异味,但免冲阀易受尿垢沉积干扰,影响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便排放封堵装置,该装置使用很少量的水就可以对小 便器实施清洁和有效密封,以达到节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是由带出水管的水封盒和带隔水圈的盖板组 成的,所述的水封盒上设有至少二层环槽,所述环槽依排水流向先浅后深排列,环槽中的液 面相互保持水平或深环槽液面低于浅环槽液面,所述的盖板至少为一个,其上设有与环槽 数量相匹配的隔水圈,且隔水圈长短不同,其中长隔水圈插入所述深环槽中,短隔水圈插入 所述浅环槽中,隔水圈与环槽底面、环槽顶端与盖板底面之间均留有间隙或环孔,至少在盖 板上短隔水圈的外围设有一圈进水口,至少一个盖板在冲排水时整体或局部上浮。本专利技术在盖板之上的水封盒内壁上设有限位装置,且盖板与所述限位装置之间保 持一定的间距。所述的限位装置可以是拉绳、套管或卡环,也可以利用盖板自身重力进行限位。其中,在所述隔水圈的外围分布有斜向叶片。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的盖板为一个,其上同时设置有罩在 水封盒不同环槽上的隔水圈。本专利技术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中,至少一个盖板的上表面为凹面形。本专利技术的小便排放封堵装置安装在小便器与下水管的连接处,出水管与下水管连 接,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多重水封对下水管实施密封,首先以深环槽内的存水对下水管实施 封闭,再用浅环槽内的存水密封深环槽。冲水时,在盖板下方多重隔水圈之间有一密闭空间,它在深环槽虹吸过程后可能 会阻碍正常的补水。本专利技术小便排放封堵装置采取在冲排状态时盖板上浮且保持盖板与限 位装置之间保持一定高度浮动余地的技术措施,以盖板在冲排状态时全部或局部悬浮的方 法解决了上述难题。盖板在冲排时会浮动上升一定的高度,并脱出短隔水圈,此时上层水的 压力叠加到深环槽上,可以弥补因其隔水圈上浮导致的水封能力变化。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小便排放封堵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浅环槽的污水置换干净即可, 深环槽内的存水全部置换与否,不影响清洁和密封效果,从而可以实现节水的目的。事实上,本专利技术的小便排放封堵装置并不局限于二层水封环槽,还可以设有多层 水封环槽实施密封,只要越在上游的环槽越浅即可。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的深环槽挡水圈上沿不宜高于浅环槽,以防清污串流,一般应 将至少二层环槽挡水圈的上沿相互保持水平或深环槽的内侧偏低,除非是在诸如双层隔水 圈之间入水时密闭空间以等量置换方式参与时例外。本专利技术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的盖板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多层,或与便器瓷基相配 合实现其功能。本专利技术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的盖板一般是设计成平面的,也可以将其设计成凹面形 状,平时在该凹面坑内也存有清水,起到防溅的作用。还可以设计成凸面或浮球形,凸面可 增加盖板浮力或利于便池底部平整。本专利技术的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由于采用了多重深浅不同的水封,使得使用很少量的 清水即可将便器冲洗干净,并对其实施有效密封,节水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小便排放封堵装置安装在便器与下水管的连接处,也使得装置的 清洗和更换十分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小便排放封堵装置既可以安装在小便器上使用,也可以配合在坐便器上 实施小便分流排放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小便排放封堵装置采取的盖板在冲排状态时在一定高度内上浮的技术 措施突破了盖板下多重隔水圈之间密闭空间气体阻碍进水的问题,同时由于隔水圈与环槽 壁的上下错动以及设置在隔水圈上的斜向叶片,又具备了装置的积垢自净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在坐便器内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的结构如图1,在水封盒1的中央设置出水管6,出水管6的四 周围绕有深环槽7,浅环槽8又围绕在深环槽7的外围上部,深环槽7和浅环槽8的挡水圈 上沿相互保持水平或深环槽内侧偏低。一个盖板5盖在水封盒1上,盖板5上设有的长隔 水圈4插入深环槽7中,短隔水圈3插入浅环槽8中,并且短隔水圈2、长隔水圈3的下端与 深环槽7和浅环槽8的底面,挡水圈上端与盖板5的顶面之间均留有间隙。盖板5的上表 面设置成凹面形状,在盖板5上短隔水圈2的外围开有一圈通向浅环槽8的进水口 10。在 盖板5的短隔水圈2和长隔水圈3外围设置有斜向叶片2。在水封盒1的内壁上设置限位 装置9,盖板5与限位装置9之间保持有一定高度的浮动余地,在冲排时,盖板5整体或局部 上浮,以利顺畅排放,排放完毕后,盖板5回落实施封闭。4该小便排放封堵装置安装在小便器上,出水管5与下水管连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小便排放封堵装置中,其水封盒1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将盖板 5分为2个,且分别罩在深环槽7和浅环槽8上,在二个盖板5的外侧均设置有进水口 10, 如图2所示。其中,将位于外侧的盖板5的外表面设成凹面形状。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实施例2相似,只是将深环槽7和 浅环槽8分开,一上一下设置在水封盒1内,上面为浅环槽8,下面为深环槽7,同时,盖板5 也分为2个,分别罩在深环槽7和浅环槽8上,如图3所示。实施例4小便排放封堵装置也可以安装在坐便器中,如图4,在坐便器的前后方各设置有一 个凹坑,并在前、后凹坑之间设有高台11。后方的凹坑与现有坐便器结构相同,直接通过坐 便器水封装置后连接下水管12。前面的凹坑高而浅,其上安装有小便排放封堵装置,装置下 方的出水管6通过一根可刚、可柔、可圆、可扁的管道13连接到下水管12上。本专利技术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的各部件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陶瓷、玻璃、橡胶或兼 而有之,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或一体铸成,或焊接、或套塞。权利要求一种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由带出水管的水封盒和带有隔水圈的盖板组成,其特征是在水封盒上设有至少二层环槽,所述环槽依排水流向先浅后深排列,环槽中的液面相互保持水平或深环槽液面低于浅环槽液面,所述的盖板至少为一个,其上设有与环槽数量相匹配的隔水圈,且隔水圈长短不同,其中长隔水圈插入所述深环槽中,短隔水圈插入所述浅环槽中,隔水圈与环槽底面、环槽顶端与盖板底面之间均留有间隙或环孔,至少在盖板上短隔水圈的外围设有一圈进水口,至少一个盖板在冲排水时整体或局部上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水封盒内设有限 位装置,且盖板与所述限位装置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隔水圈的外围分布 有斜向叶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盖板为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水式小便排放封堵装置,由带出水管的水封盒和带有隔水圈的盖板组成,其特征是在水封盒上设有至少二层环槽,所述环槽依排水流向先浅后深排列,环槽中的液面相互保持水平或深环槽液面低于浅环槽液面,所述的盖板至少为一个,其上设有与环槽数量相匹配的隔水圈,且隔水圈长短不同,其中长隔水圈插入所述深环槽中,短隔水圈插入所述浅环槽中,隔水圈与环槽底面、环槽顶端与盖板底面之间均留有间隙或环孔,至少在盖板上短隔水圈的外围设有一圈进水口,至少一个盖板在冲排水时整体或局部上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富儒
申请(专利权)人:魏富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