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震信号检测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地震信号到时拾取及震相分类方法。
技术介绍
1、基于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编制地震观测报告(简称“地震编目”)是中国地震局地震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地震编目包括地震波震相识别和到时拾取在内的多个内容,比如:地震的振幅和周期、地震的定位以及初动极性的标注等。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震相识别和到时拾取,在地震行业发展至今,已经衍生了人工识别和自动识别两种方式:人工识别主要靠地震台网工作人员通过浏览地震台监测到的连续波形数据来识别地震,这种方法效率低、并且受分析人员影响导致主观性强、一致性差,尤其是遇到余震序列时,经常出现漏检情况;自动识别是建立特征方程用来描述波形的振幅、频率等特征,再由某种算法进行检测,这种方法也表现出了稳定性差、灵敏度低、检测效果欠佳等局限性。近年来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推进,地震的自动识别算法也在逐渐的改进和完善,但是仍有不足之处,比如震相识别仍然不够精确,也经常出现漏检和误判的情况。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建设的地震台网监测站获取的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地震信号到时拾取及震相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地震信号到时拾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毅培,闫恒睿,邓莉,丁晶,马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地震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