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70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7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包括安装架体,所述安装架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均匀等距设有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卡槽,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活动卡接有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正背面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安装腔内设有内部安装层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框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正背面也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安装腔内也设有内部安装层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两侧顶部均设有固定连接机构,本技术通过设有安装架体和固定连接机构,操作便捷,牢固性较好,连接稳定,拆卸更换便捷,从而大大提高了墙体板连接成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


技术介绍

1、在建筑行业中,很多商业楼的原始结构中,非承重部分都是不设置墙体的,在后期装修的时候根据业主的需要自行支撑钢构和墙体板进行搭建,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2、传统的建筑用墙体板的材质多为石膏板层或夹心木板,然而这些材料的耐用性能都不是很好,且因为材质本身的问题,导致装修完成后的隔音、防潮和防火性能较差;其次,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安装拆卸存在不便,在进行更换时十分麻烦,无法快速将损坏的墙体板进行拆卸更换,使得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增加,建筑墙体板牢固性较差,连接不稳定,从而大大降低了墙体板连接成的整体稳定性,不利于该装配式建筑墙体板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包括安装架体,所述安装架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均匀等距设有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卡槽,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活动卡接有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正背面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安装腔内设有内部安装层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框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正背面也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安装腔内也设有内部安装层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两侧顶部均设有固定连接机构,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远离挤压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杆;

3、进一步的,所述内部安装层组件包括外层防火层,所述外层防火层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外层隔音层,所述外层防火层与外层隔音层均设置在第一固定框与第二固定框的正面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固定框与第二固定框的背面安装腔内均设有内层隔音层,所述内层隔音层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内层防火层。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框包括第一固定框主体,所述第一固定框主体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按压槽,所述第一固定框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按压孔,所述按压槽与按压孔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框主体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按压孔与第一安装槽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框包括第二固定框主体,所述第二固定框主体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卡槽,所述第二固定框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第二固定卡槽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正背面均设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框与内部安装层组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框的正背面也均设有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框与内部安装层组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隔音层与内层隔音层的材料为聚酯纤维,所述外层防火层与内层防火层的材料为聚氨酯。

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本技术通过设有安装架体和固定连接机构,通过设置的安装架体,便于将墙体板的安装,且安装牢固,有利于降低装配成本,通过设置的固定连接机构,通过按压固定压板,固定压板挤压移动杆,移动杆进而挤压第一连接块,从而挤压挤压弹簧,从而使得固定卡杆固定插入到第二固定卡槽,进而通过松开固定压板,在挤压弹簧反弹的作用下,使得固定卡杆固定插接在第一安装槽内,操作便捷,牢固性较好,连接稳定,拆卸更换便捷,从而大大提高了墙体板连接成的整体稳定性。

11、本技术通过设有内部安装层组件,通过设置的外层隔音层与内层隔音层,有利于提高墙体板整体的隔音性能,通过设置的外层防火层与内层防火层,有利于提高墙体板整体的防火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包括安装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体(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的顶部均匀等距设有若干个立柱(102),所述立柱(10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卡槽(103),两个所述立柱(102)之间活动卡接有第一固定框(2),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正背面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安装腔内设有内部安装层组件(4),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框(3),所述第二固定框(3)的正背面也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二固定框(3)的安装腔内也设有内部安装层组件(4),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两侧顶部均设有固定连接机构(6),所述固定连接机构(6)包括固定压板(601),所述固定压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02),所述移动杆(6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03),所述第一连接块(60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604),所述挤压弹簧(6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605),所述第一连接块(603)远离挤压弹簧(6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杆(6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安装层组件(4)包括外层防火层(401),所述外层防火层(40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外层隔音层(402),所述外层防火层(401)与外层隔音层(402)均设置在第一固定框(2)与第二固定框(3)的正面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固定框(2)与第二固定框(3)的背面安装腔内均设有内层隔音层(404),所述内层隔音层(40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内层防火层(4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2)包括第一固定框主体(201),所述第一固定框主体(201)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按压槽(202),所述第一固定框主体(201)的内部开设有按压孔(203),所述按压槽(202)与按压孔(203)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框主体(20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04),所述按压孔(203)与第一安装槽(20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框(3)包括第二固定框主体(301),所述第二固定框主体(30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卡槽(303),所述第二固定框主体(30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02),所述第二安装槽(302)与第二固定卡槽(30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正背面均设有固定件(5),所述第一固定框(2)与内部安装层组件(4)通过固定件(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框(3)的正背面也均设有固定件(5),所述第二固定框(3)与内部安装层组件(4)通过固定件(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隔音层(402)与内层隔音层(404)的材料为聚酯纤维,所述外层防火层(401)与内层防火层(403)的材料为聚氨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包括安装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体(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的顶部均匀等距设有若干个立柱(102),所述立柱(10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卡槽(103),两个所述立柱(102)之间活动卡接有第一固定框(2),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正背面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安装腔内设有内部安装层组件(4),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框(3),所述第二固定框(3)的正背面也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二固定框(3)的安装腔内也设有内部安装层组件(4),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两侧顶部均设有固定连接机构(6),所述固定连接机构(6)包括固定压板(601),所述固定压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02),所述移动杆(6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03),所述第一连接块(60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604),所述挤压弹簧(6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605),所述第一连接块(603)远离挤压弹簧(6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杆(6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安装层组件(4)包括外层防火层(401),所述外层防火层(40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外层隔音层(402),所述外层防火层(401)与外层隔音层(402)均设置在第一固定框(2)与第二固定框(3)的正面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固定框(2)与第二固定框(3)的背面安装腔内均设有内层隔音层(404),所述内层隔音层(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培峰王锡坤罗乃彬严嘉飞曾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