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共挤出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共挤出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70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真空成型等热赋形时表面的膨出、裂纹,并且能够获得优异的机械强度的共挤出片。共挤出片(1)包含聚碳酸酯树脂,具备由发泡树脂形成的芯层(2)、以及由非发泡树脂形成的外皮层(3)和外皮层(4)。外皮层(3)层叠在芯层(2)的一个主面上,外皮层(4)层叠在芯层(2)的另一个主面上。共挤出片(1)具有1.6~3.3倍的发泡倍率。共挤出片(1)具有1~5mm的厚度,并且满足式(1){0.10≤(t1+t2)/T≤0.5}。式(1)中,t1表示外皮层(3)的厚度,t2表示第二外皮层(4)的厚度,T表示共挤出片(1)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包含工程塑料和超级工程塑料的任一种、特别是聚碳酸酯树脂和聚芳酯树脂的任一种的共挤出片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发泡树脂由于能够通过使树脂成型体轻量化而提高便利性,并且能够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受到关注。对于发泡树脂的成型方法,有物理发泡成型法和化学发泡成型法。化学发泡成型法使用化学发泡剂作为发泡剂。化学发泡剂的环境负荷高,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是不优选的。另一方面,物理发泡成型法使用氮气、二氧化碳等物理发泡剂作为发泡剂。物理发泡剂由于环境负荷小,因此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对于物理发泡成型法,作为使耐热性高的工程塑料和超级工程塑料发泡的方法,有对工程塑料和超级工程塑料的熔融树脂和高压超临界流体进行剪切混炼使其溶解的方法。

2、日本专利第6139038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用压力较低的氮气、二氧化碳等物理发泡剂而非高压超临界流体来制造发泡成型体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能够不使用特殊的高压装置,而利用低压的物理发泡剂以比较简便的工艺在树脂成型体中形成微细的发泡单元。另外,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注射成型法和挤出成型法来成型发泡成型体的方法。

3、注射成型法能够得到复杂形状的发泡成型体。但是,在模具内,熔融树脂的表层一边冷却固化一边流动。此时,在发泡成型体的表层较薄地形成非发泡的外皮层。另一方面,与注射成形法相比,挤出成型法对模具的大小、负荷的限制少,适于连续制作单一形状且单一厚度的发泡成型体。另外,对于通过挤出成型法得到的片状的发泡成型体,也能够通过实施真空成型等而赋形为某种程度的复杂形状的发泡成型体或较大尺寸的发泡成型体等。然而,在挤出成型法中,熔融树脂从模具出口排出并冷却固化时,难以在发泡成型体的表层形成外皮层。这样具有较薄外皮层的发泡成型体和不具有外皮层的发泡成型体,与具有足够厚的外皮层的发泡成型体相比,表面的外观设计性差。另外,通过挤出成型法得到的发泡成型体存在以下问题:熔融树脂从模具出口排出时的压力释放导致气泡被破坏,会在发泡成型体的表面产生凹凸,外观设计性降低。

4、另外,专利文献1中,没有对由能够真空成型的非结晶性树脂形成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发泡成型体进行研究,也没有对在高于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下加热时确保发泡成型体的表面平滑性进行研究。在此,非发泡树脂的情况下,结晶性树脂即使在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下,只要是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加热,就不易发生大的变形、尺寸变化。但是,非发泡树脂的情况下,非结晶性树脂如果在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约145℃)的温度下加热,则容易发生热变形。鉴于此,由非结晶性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发泡成型体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加热时,更难抑制其表面发生的变形,例如,由于在发泡成型体内部形成的气泡而在发泡树脂表面产生的膨胀或者发泡成型体的尺寸变化。

5、作为形成具有足够厚度的外皮层的方法,日本专利第3654697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热塑性树脂发泡片的制造方法。根据热塑性树脂发泡片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挤出成型在热塑性树脂发泡片的表面容易地形成外皮层。另外,日本特开2000-52370号公报(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多层层叠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多层层叠成型体通过共挤出成形而形成由发泡树脂形成的芯层和外皮层。专利文献2的制造方法和专利文献3的制造方法中,使用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等耐热性及机械强度比较小的通用塑料作为主要的树脂材料,而未使用耐热性及机械强度优异的工程塑料和超级工程塑料,特别是聚碳酸酯树脂。另外,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的制造方法以发泡成型体的制造的容易性或稳定性为目的,并非以提高耐热性及机械强度为目的。另外,如果外皮层的厚度过大,即芯层的厚度过度变小,则无法实现轻量化。

6、日本专利第3568655号公报(专利文献4)公开了将多个聚碳酸酯系树脂挤出发泡片贴合而成的聚碳酸酯系树脂挤出发泡层叠片。但是,专利文献4的聚碳酸酯系树脂挤出发泡层叠片是通过将聚碳酸酯系树脂挤出发泡片切断并层叠来制造比较厚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发泡片,并非控制表层的外皮层。

7、进而,由发泡树脂形成的树脂成型体存在因以提高轻量性为目的的低密度化而机械强度降低的问题。特别是要求机械强度的由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发泡成型体,与由非发泡树脂形成的树脂成型体相比,还存在机械强度显著降低的问题。

8、日本特开平8-174780号公报(专利文献5)公开了一种通过共挤出法制造的发泡倍率高的聚碳酸酯挤出树脂发泡层叠片。聚碳酸酯挤出树脂发泡层叠片的加热加工性、特别是深冲加工性优异,外观设计性和机械强度也优异。专利文献5公开了在较低温的170℃的温度气氛下加热聚碳酸酯挤出树脂发泡层叠片时的加热尺寸变化。

9、现有技术文献

10、专利文献

1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39038号公报

1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654697号公报

13、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52370号公报

14、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568655号公报

15、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1747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但是,近年,通过真空成型等将共挤出片热赋形为所希望的形状时,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出发,要求能够在比较高温的200℃以上的加热温度下和自垂伸(熔融树脂因自重而下垂的现象)起的短时间内进行成型。具有由发泡树脂形成的芯层和层叠于芯层主面的由非发泡树脂形成的外皮层的共挤出片在以200℃以上的高温加热时,被外皮层被覆的芯层内的气泡容易热膨胀而合一化。其结果是,存在外皮层从共挤出片的主面膨出或共挤出片自身产生裂纹等共挤出片的外观设计性恶化这样的问题。

2、另外,共挤出成型法是在共挤出成型时使芯层和外皮层在模具内合流的一体成型法。因此,从模具出口释放压力时,芯层的气泡膨胀,在气泡尺寸均匀化方面存在问题。特别是提高物理发泡剂的压力和浓度时,由于膨胀的气泡密度增高,因此共挤出片中的芯层的气泡尺寸变得不均匀,在200℃以上的加热后的共挤出片中产生膨出部。

3、另外,如专利文献5那样高发泡倍率高的聚碳酸酯层叠发泡树脂片能够获得优异的轻量性,但与低发泡倍率的聚碳酸酯层叠发泡树脂片相比,也存在机械强度降低的问题。

4、本专利技术人等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控制共挤出片的密度和外皮层的厚度,则在以轻量化为目的的包含由发泡树脂性形成的芯层的共挤出片中,能够提高机械强度,并且抑制真空成型时的外观设计性的恶化。

5、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文献5没有提出从聚碳酸酯挤出树脂发泡层叠片的密度、外皮层的厚度的观点出发提高机械强度,抑制真空成型时的外观设计性的恶化。

6、本公开的课题是提供能够抑制进行真空成型等热赋形时产生的表面膨出、共挤出片的裂纹,并且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的包含工程塑料和超级工程塑料的任一种的共挤出片。

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提供以下的解决方法。即,本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挤出片,包含工程塑料和超级工程塑料中的任一种,具备芯层、第一外皮层和第二外皮层,所述芯层由发泡树脂形成,所述第一外皮层由非发泡树脂形成且层叠在所述芯层的一个主面上,所述第二外皮层层叠在所述芯层的另一个主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挤出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共挤出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共挤出片,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挤出片,

13.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挤出片,

14.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挤出片,

15.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挤出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共挤出片,包含工程塑料和超级工程塑料中的任一种,具备芯层、第一外皮层和第二外皮层,所述芯层由发泡树脂形成,所述第一外皮层由非发泡树脂形成且层叠在所述芯层的一个主面上,所述第二外皮层层叠在所述芯层的另一个主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挤出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出片,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聪生游佐敦山本智史后藤敏晴水谷圭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