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便携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754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摄像镜头、摄像装置及便携终端,虽是较少透镜个数也可在像面周边校正色像差,高性能并小型且对应于具有高像素的摄像元件。摄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具有孔径光阑、第1透镜、第2透镜,第1透镜是在物体侧凸且在像侧凹的正凹凸透镜,第2透镜是具有在物体侧凹且在像侧凸或者近轴曲率半径为无穷大或负的光学面的负凹凸透镜,最终透镜面在透镜周边具备使正的光焦度变强的非球面,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5<n1<1.80????(1)0.4<D3/f<0.6????(2)40.0<v2<90.0????(3)其中,n1是第1透镜的d线的折射率,D3是第2透镜的芯厚(mm),f是整个系统的焦距(mm),v2是第2透镜的阿贝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镜头,涉及适合搭载到笔记本PC等和便携终端等的小型且薄型 的摄像镜头以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和便携终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将小型且薄型的摄像装置搭载于便携电话机、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个人数字助理)等小型且薄型的电子设备即便携终端,由此,不仅是声音信息, 还可以远距离地相互传送图像信息。作为这些摄像装置中使用的摄像元件,使用了 COK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 耦合器件)型图像传感器、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互补金属氧 化物半导体)型图像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近年来,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的小型化得到 了发展,通过高像素化,实现了高分辨率、高性能化。另一方面,在维持高像素的同时,实现 了摄像元件的小型化。另外,关于用来在这些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像的透镜,为了实现进一步的低成 本化,使用了由适合大量生产的树脂形成的透镜。另外,由树脂构成的透镜的加工性良好且 通过采用非球面形状还适应高性能化的要求。作为这样的摄像镜头,专利文献1 9提出 了由2个透镜构成的镜头。专利文献1 美国专利第749252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4840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42333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6-178026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4-170460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专利第406443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7 日本特开2008-292651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09-103896号公报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2009-103897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2公开的摄像镜头中,所有透镜由正透镜构成,像散的校正不 充分,无法充分对应于高像素。与此相对,专利文献3 9提出了使第2透镜为负的摄像镜 头,但是存在像面弯曲大、或倍率色像差的校正不足这样的问题。另外,作为使透镜模块低成本化并且大量地安装到基板的方法,近年来,提出了将 透镜模块与ICdntegrated Circuit 集成电路)芯片、其它电子部件一起载置于预先浇注了 焊锡的基板的状态下进行回流处理(加热处理),使焊锡熔融从而将电子部件与透镜模块同 时安装到基板的手法,在实际情况中还要求能够抗回流处理的耐热性优良的摄像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虽然是较少个数的透镜也可在像面周边校正色像差,高性能并且小型且对应于具有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的摄像镜头 以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和便携终端。此处,虽然是小型的摄像镜头的尺度,但在本专利技术中以满足条件式(12)的等级的 小型化为目的。通过满足该范围,可以缩短透镜全长,还可以一同减小透镜外径。由此,可 以实现摄像装置整体的小型轻量化。TL/2Y < 1. 5(12)其中,TL: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从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到像侧焦点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2Y 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面对角线长(固体摄像元件的矩形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 线长)另外,“像侧焦点”是指,实施例的表1 13内记载的有限的物体距离下的光线入 射的情况下的像点。另外,在摄像镜头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与像侧焦点位置之间配置了光 学低通滤波器、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带通滤波器、或者固体摄像元件封装的密封玻璃等平行 平板的情况下,将平行平板部分设为空气换算距离后计算上述TL的值。而且,优选满足条件式(12)’。通过满足条件式(12)’中规定的范围,不仅实现进 一步的小型轻量化,而且实际光线通过的有效直径也变小,由此在透镜的周围有配置近距 离摄影用的机构的余地。因此,可以在维持尺寸的同时,实现高功能化。TL/2Y < 0. 9(12,)专利技术1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有孔径光阑、第1透镜、第2透镜,上述第1透镜是在物体侧具有凸面、在像侧具有凹面的正凹凸透镜,上述第2透镜在物体侧具有凹面,并且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是无穷大或者负,上述第2透镜的像侧面在透镜周边具备使正的光焦度(power)变强的非球面,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55 < nl < 1. 80 (1)0. 4 < D3/f < 0. 6 (2)40. 0 < v2 < 90. 0 (3)其中,η 1是上述第1透镜的d线的折射率,D3是上述第2透镜的芯厚(光轴上的 厚度)(mm),f是整个系统的焦距(mm),v2是上述第2透镜的阿贝数。通过将第1面(第1透镜的物体侧面)设为向物体侧凸出,并将第2面(第1透镜 的像侧面)与第3面(第2透镜的物体侧面)设为面对面凹陷,从而可以维持摄像镜头整 体中的正的光焦度,并且使第2面与第3面的负的光焦度变强,可以减小佩兹伐和(petzval sum)。另外,如在条件式(1)中规定那样,可以提高正的第1透镜的折射率,并且将第2透 镜在近轴设为负的光焦度,从而进一步减小佩兹伐和。另外,为了提高焦阑性,并且缩短全 长,将孔径光阑配置在最靠物体侧(此处的最靠物体侧是指,并非在比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 面顶点更靠近物体侧配置了孔径光阑,而是在比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更靠近物体侧配置 了孔径光阑的情况),并且关于最终透镜面(第2透镜的像侧面),近轴曲率半径为负或者 无穷大,且在透镜周边具有使正的光焦度变强的非球面。此处,对于透镜周边部的光焦度的 定义,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下述的定义在将从物体侧的无穷远方入射平行光线、并通过透镜后的倾斜角设为ξ时,用Φ = tan ξ/h来给出透镜周边部的任意的光线通过高度h下的 透镜的光焦度Φ (参考文献日本特开2004-326097号公报)。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称的 曲率半径无穷大不限于正负的符号,而是指10m(= 10,000mm)以上的曲率半径。此处,作 为近轴曲率半径,也可以根据使用超高精度三维测定机(UA3P)等的接触式的方法或非接 触式的方法测定的下垂(sag)量s,采用由下式给出的近轴曲率半径的近似值r’。r,= {(h)2+(s)2}/(2s)其中,h是透镜面中的有效半径的1/10的高度,s是从原点到透镜面的高度h下的面顶点为止的向光轴平行方向的移位量(参照 图 47)。此处,透镜面的有效半径是指,在成像为最大像高的所有光线中,从通过最外侧 (离透镜的光轴最远的位置)的光线与该透镜面相交的点到光轴为止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 向上的高度。而且,通过将第2透镜的芯厚设定成大于条件式(2)的下限,可以使在第2透镜的 物体侧面发散的光束在像侧面高效地收敛,可以提高焦阑性。而且,入射到第2透镜的光束 通过第2透镜的物体侧凹面而发散,针对每一个像高,分离光束的光线而从第2透镜的像侧 面射出。另外,通过将第2透镜的芯厚设定成大于条件式(2)的下限,在第2透镜中可以针 对每个像高充分地分离光线,通过第2透镜的像侧面的非球面容易进行每个像高的像差校 正。另一方面,通过将第2透镜的芯厚设定成小于条件式(2)的上限,可以得到全长不会过 大的摄像镜头。此时,由于相对于轴外光束,第2透镜的周边具有正的光焦度,所以倍率色 像差变大,但通过如条件式(3)中所规定那样增大阿贝数,可以降低倍率色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有孔径光阑、第1透镜、第2透镜,上述第1透镜是在物体侧具有凸面、在像侧具有凹面的正凹凸透镜,上述第2透镜在物体侧具有凹面,并且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是无穷大或者负,上述第2透镜的像侧面在透镜周边具备使正的光焦度变强的非球面,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5<n1<1.80 (1)0.4<D3/f<0.6 (2)40.0<v2<90.0 (3)其中,n1是上述第1透镜的d线的折射率,D3是上述第2透镜的芯厚(mm),f是整个系统的焦距(mm),v2是上述第2透镜的阿贝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泰成佐藤正江川崎贵志松井一生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