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40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及电子设备,电感器包括基体、内部导体和两个外部电极,内部导体设于基体内,两个外部电极分别设于基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个外部电极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每个第一部分均沿高度方向延伸,并均与内部导体电连接,每个第二部分均沿长度方向延伸;内部导体具有沿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一周侧面及连接在两个第一周侧面之间的第二周侧面,第二周侧面朝向第二部分设置,第二周侧面和第一周侧面的连接处形成有倾斜面,第一周侧面和第一部分在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e,第二周侧面和第二部分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为e,10μm≤e≤25μm。采用本方案,能够提高电感器的自谐振频率并提高电感器的Q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感器是一种主要用来储存和释放磁能量的电子部件,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通信、计算机、汽车等领域中。其中,常见的电感器通常包括框架、内部线圈和两个外部端子,内部线圈内置于框架的内部,并且连接于两个外部端子,两个外部端子均设置于框架上并均至少部分外露在框架外,且两个外部端子均需要与外部线路焊接连接,以作为内部线圈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的连接端。

2、虽然增大内部线圈的内径,能得到较高的q值(即电感器在某一频率下的交流电压工作时,所呈现的感抗与等效损耗电阻之比),但是,增大了内部线圈的内径之后会遇到其他的问题,例如会导致外部端子与内部线圈之间的间距过小,从而会导致在外部端子与内部线圈之间产生比较大的寄生电容,进而导致电感器的自谐振频率较低,甚至还会导致内部线圈除了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外的其他位置与外部端子接触连接,进而导致电感器出现短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电感器的自谐振频率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并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内部导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周侧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一周侧面相交形成第一相交线,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朝向所述内部导体的第一侧面及背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面,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相交线之间的距离为e,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一相交线之间的距离为k,0μm<k≤25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并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内部导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周侧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一周侧面相交形成第一相交线,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朝向所述内部导体的第一侧面及背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面,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相交线之间的距离为e,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一相交线之间的距离为k,0μm<k≤25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周侧面相交形成第二相交线,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朝向所述内部导体的第二侧面及背向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面,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相交线之间的距离为e,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交形成第三相交线,所述第三相交线位于所述倾斜面的延长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端均延伸至与一所述第一侧面电连接。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天成郑卫卫秦浩卢焯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