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湿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除湿机一般都是对一个密闭房间进行整体除湿的,无法实现局部除湿的效果,但是生活中有一些特殊时候需要进行小范围除湿或者维持一定的温湿度。
2、如在使用除湿机干鞋时,由于除湿机出风口一般都是向上方或者向侧面出风,需要设置一个辅助风管来将除湿机吹出的热风向下引导以吹干鞋子,这种就需要用户购买一个辅助风管,且使用起来不够便捷。
3、另外,有些物品需要存放在恒温、恒湿环境中,如果单独在一个房间内放置除湿机来维持温湿度以进行存放比较浪费空间,而将除湿机放置在一个储物柜里面,则需要订做专门的储物柜,否则会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湿机无法实现对局部区域进行除湿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外壳、第一横隔板和第二横隔板,外壳包括容纳腔,外壳放置在支撑基面上,第一横隔板和第二横隔板沿远离支撑基面的方向间隔设置在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为上腔体、中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为恒温恒湿储物腔;中腔体为除湿系统腔,除湿系统腔内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电机、风道、第一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下腔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下隔板,以将下腔体分隔为多个下分腔,多个下分腔包括快速烘干腔、排水腔和常规物品放置腔,其中,快速烘干腔内设置有第二冷凝器和电加热部件;其中,中腔体与上腔
3、进一步地,中腔体内设置有位于风道和第一冷凝器之间的第一中隔板;风道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其中,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风口,第一风口用于连通快速烘干腔与外壳外部;第二横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风口,第二风口用于连通中腔体与快速烘干腔,下出风口朝向第二风口设置;第一横隔板上设置有第三风口,第三风口用于连通中腔体与上腔体,上出风口朝向第三风口设置;第一中隔板上设置有第四风口;第二进风口朝向第四风口设置;外壳上设置有第五风口,第五风口用于连通中腔体与外壳外部,第五风口位于压缩机的远离风道的一侧;第一横隔板上设置有第六风口,第六风口用于连通中腔体与上腔体,第六风口位于压缩机的远离风道的一侧;外壳上设置有可调节风口,可调节风口用于连通中腔体与外壳外部,可调节风口位于电机的远离风道的一侧,风道的第一进风口朝向可调节风口设置;第二横隔板上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靠近排水腔设置,以用于连通中腔体和排水腔。
4、进一步地,上腔体内设置有多个上隔板,以将上腔体分隔为多个上分腔,以分别储存不同的物品。
5、进一步地,外壳上开设有与多个上分腔一一对应地连通的多个上开口部,各个上开口部处均安装有上开关门,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上开口部。
6、进一步地,外壳上开设有与多个下分腔一一对应地连通的多个下开口部,各个下开口部处均安装有下开关门,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下开口部。
7、进一步地,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电机的转轴与风机连接;蒸发器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第一端连接,压缩机的第二端与第一冷凝器的第一端和第二冷凝器的第一端均连接,蒸发器的第二端与第一冷凝器的第二端和第二冷凝器的第二端均连接;其中,除湿系统腔还设置有节流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节流阀设置在蒸发器的第二端与第一冷凝器的第二端和第二冷凝器的第二端之间;第一阀门设置在压缩机的第二端与第一冷凝器的第一端之间;第二阀门设置在压缩机的第二端与第二冷凝器的第一端之间。
8、进一步地,除湿系统腔内还设置有可拆卸过滤模块,可拆卸过滤模块设置在压缩机的远离蒸发器的一侧。
9、进一步地,中腔体内设置有第二中隔板,第一中隔板和第二中隔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以将中腔体分隔为第一中分腔、第二中分腔和第三中分腔;其中,第一中分腔内设置有电机和风道,第二中分腔内设置有第一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第二中隔板上设置有安装口,可拆卸过滤模块安装在安装口处。
10、进一步地,第二风口靠近第一中分腔设置,以将第一中分腔与快速烘干腔连通;第三风口靠近第一中分腔设置,以将第一中分腔与上腔体连通;第五风口位于外壳的靠近第三中分腔的一侧,以将第三中分腔与外壳外部连通;第六风口靠近第三中分腔设置,以将第三中分腔与上腔体连通;可调节风口位于外壳的靠近第一中分腔的一侧,以将第一中分腔与外壳外部连通;排水口靠近第二中分腔设置,以将第二中分腔与排水腔连通。
11、进一步地,除湿系统腔内还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空气净化模块设置在第三中分腔内且位于第三中分腔的靠近第五风口的一侧。
12、进一步地,排水腔内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中腔体连通,排水管的另一端朝向支撑基面设置。
13、进一步地,除湿机还包括:接水容器,接水容器设置在排水腔且位于排水管的下方;和/或外接水管,外接水管的一端与排水管连接,外接水管的另一端位于外壳外部。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湿机控制方法,除湿机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的除湿机,除湿机控制方法包括:当收到用户的“开机”指令时,控制除湿机开机;当用户未选择运行模式或者用户选择“自循环恒定模式”时,控制除湿机按照“自循环恒定模式”运行,以对恒温恒湿储物腔进行保温保湿;当用户选择“快速干燥模式”时,控制除湿机按照“快速干燥模式”运动,以对快速烘干腔进行除湿;当用户选择“新风外循环恒定模式”时,控制除湿机按照“新风外循环恒定模式”运行,以对除湿机外部的环境进行除湿。
15、进一步地,当用户未选择运行模式或者用户选择“自循环恒定模式”时,控制除湿机按照“自循环恒定模式”运行,以对恒温恒湿储物腔进行保温保湿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s11:接收用户设定的除湿机的恒温恒湿储物腔的预设温度to和预设相对湿度rho;步骤s12:检测除湿机内部的实时温度tn和实时湿度rhn,判断rhn和rho的大小关系;其中,n大于等于0且为n整数,初次检测时n=0,之后每间隔预设时间to检测一次,n的大小随着检测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步骤s13:当rhn≤rho时,判断tn和to的大小关系;当to-2℃≤tn≤to+2℃时,控制除湿机的电机和压缩机停止运行,并控制除湿机回到步骤s12继续运行;当tn>to+2℃时,控制除湿机按照步骤s15运行;当tn<to-2℃时,控制除湿机按照步骤s16运行;步骤s14:当rhn>rho时,判断tn和to的大小关系;当to-2℃≤tn≤to+2℃时,控制除湿机按照步骤s17运行;当tn>to+2℃时,控制除湿机按照步骤s15运行;当tn<to-2℃时,控制除湿机按照步骤s16运行;步骤s15:控制除湿机的压缩机启动,控制风机以预设转速no运行,控制除湿机的第一风口、第二风口、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均开启,控制除湿机的第一阀门关闭,控制除湿机的第二阀门开启,控制除湿机的节流阀开启预设开度pf;步骤s16:控制压缩机启动,控制风机以预设转速no运行,控制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第一横隔板(2)和第二横隔板(3),所述外壳(1)包括容纳腔(10),所述外壳(1)放置在支撑基面上,所述第一横隔板(2)和所述第二横隔板(3)沿远离所述支撑基面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0)内,以将所述容纳腔(10)分隔为上腔体(11)、中腔体(12)和下腔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腔体(12)内设置有位于所述风道(1202)和所述第一冷凝器(1204)之间的第一中隔板(121);所述风道(1202)包括第一进风口(12021)、第二进风口(12024)、上出风口(12022)和下出风口(1202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11)内设置有多个上隔板(110),以将所述上腔体(11)分隔为多个上分腔,以分别储存不同的物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与所述多个上分腔一一对应地连通的多个上开口部,各个所述上开口部处均安装有上开关门(1100),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所述上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与所述多个下分腔一一对应地连通的多个下开口部,各个所述下开口部处均安装有下开关门(1300),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所述下开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腔内还设置有可拆卸过滤模块(1210),所述可拆卸过滤模块(1210)设置在所述压缩机(1206)的远离所述蒸发器(1205)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腔内还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1211),所述空气净化模块(1211)设置在所述第三中分腔(125)内且位于所述第三中分腔(125)的靠近所述第五风口(105)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腔(132)内设置有排水管(1303),所述排水管(1303)的一端与所述中腔体(12)连通,所述排水管(1303)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支撑基面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还包括:
13.一种除湿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控制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所述除湿机控制方法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除湿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未选择运行模式或者用户选择“自循环恒定模式”时,控制所述除湿机按照所述“自循环恒定模式”运行,以对所述恒温恒湿储物腔进行保温保湿的具体步骤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除湿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选择“快速干燥模式”时,控制所述除湿机按照所述“快速干燥模式”运行,以对所述快速烘干腔(131)进行除湿的具体步骤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除湿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选择“新风外循环恒定模式”时,控制所述除湿机按照所述“新风外循环恒定模式”运行,以对所述除湿机外部的环境进行除湿的具体步骤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除湿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选择“新风外循环恒定模式”时,控制所述除湿机按照所述“新风外循环恒定模式”运行,以对所述除湿机外部的环境进行除湿的具体步骤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第一横隔板(2)和第二横隔板(3),所述外壳(1)包括容纳腔(10),所述外壳(1)放置在支撑基面上,所述第一横隔板(2)和所述第二横隔板(3)沿远离所述支撑基面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0)内,以将所述容纳腔(10)分隔为上腔体(11)、中腔体(12)和下腔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腔体(12)内设置有位于所述风道(1202)和所述第一冷凝器(1204)之间的第一中隔板(121);所述风道(1202)包括第一进风口(12021)、第二进风口(12024)、上出风口(12022)和下出风口(1202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11)内设置有多个上隔板(110),以将所述上腔体(11)分隔为多个上分腔,以分别储存不同的物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与所述多个上分腔一一对应地连通的多个上开口部,各个所述上开口部处均安装有上开关门(1100),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所述上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与所述多个下分腔一一对应地连通的多个下开口部,各个所述下开口部处均安装有下开关门(1300),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所述下开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腔内还设置有可拆卸过滤模块(1210),所述可拆卸过滤模块(1210)设置在所述压缩机(1206)的远离所述蒸发器(1205)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9.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文宏,陈寒冬,姚刚,何炜,李小怀,张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