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7180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5
本技术涉及设备吊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包括:横梁、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所述横梁的下表面分别与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顶部垂直连接,构成‘门’字型支撑架,且横梁两端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吊装作业洞的洞壁连接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底端均与移动组件垂直连接;还包括可移动吊装组件;所述可移动吊装组件安装在横梁和待吊装物体上。该装置相较于已有的洞内吊装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的型钢更少,减少了洞内焊接作业,而且增加了与管片接触的横向支撑,让整个吊装装置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设备吊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1、为适应多变的地质条件,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双模式盾构机开始逐步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建设,其中epb/tbm双模盾构机应用广泛。双模盾构施工最重要的就是模式转换,模式转换具有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转换周期长等特点,隧道内作业空间狭小,大型机械无法进入,作业人员操作和工具使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在保证安全施工前提条件下,如何实现盾构模式的快速转换是保障施工效率的关键。

2、模式转换过程中,使用临时吊装装置顺利安装和拆卸螺旋输送机可以保障盾构模式转换的效率,但现有的吊装装置有的使用型钢过多导致焊接作业增多,焊接作业多严重影响施工效率,长时间明火作业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还有的吊装装置过于简单,吊装装置有失稳风险,吊装装置不稳易导致盾构机部件垮塌,安全风险极大。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该装置相较于已有的洞内吊装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的型钢更少,减少了洞内焊接作业,而且增加了与管片接触的横向支撑,让整个吊装装置更稳定。

2、为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包括:横梁、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所述横梁的底部分别与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顶端垂直连接,构成‘门’字型支撑架,且横梁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吊装作业洞的洞壁连接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底端均与移动组件垂直连接;还包括可移动吊装组件;所述可移动吊装组件安装在横梁和待吊装物体上。

3、优选的,所述横梁上表面的长度大于下表面的长度,横梁两端的端部呈斜三角;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三角形木楔和连接绳;所述三角形木楔体积大于横梁端部与吊装作业洞的洞壁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与三角形木楔连接。

4、优选的,所述可移动吊装组件包括安装在横梁中部且相互之间呈错位分布的第一固定吊点、第一移动吊具和第二移动吊具;

5、所述第一固定吊点通过第一固定钢丝绳与安装在待吊装物体一端的固定吊点连接;

6、所述第一移动吊具通过第一调节钢丝绳与安装在待吊装物体中部的第一角度调整吊点连接,且调整第一移动吊具即可调整第一调节钢丝绳的长度;

7、所述第二移动吊具通过第二调节钢丝绳与安装在待吊装物体另一端的第二角度调整吊点连接,且调整第二移动吊具即可调整第二调节钢丝绳的长度。

8、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吊点、固定吊点、第一角度调整吊点和第二角度调整吊点均为环形吊耳;所述第一固定吊点焊接在横梁下表面的中心处;所述固定吊点、第一角度调整吊点和第二角度调整吊点均焊接在待吊装物体上。

9、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吊具和第二移动吊具均为手拉葫芦。

10、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平板车和安装在吊装作业洞中的移动轨道上的移动滚轮;所述平板车与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底端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平板车的底部与移动滚轮滑动连接。

11、优选的,还包括四根底部防倾斜支撑杆;所述底部防倾斜支撑杆分别布置在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两侧,底部防倾斜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支撑杆杆身的中下部连接,另一端与平板车的上表面连接,底部防倾斜支撑杆分别与第一竖直支撑杆或第二竖直支撑杆的杆身,以及平板车上表面合围成小三角形支撑框架。

12、优选的,还包括四根上部防倾斜支撑杆;所述上部防倾斜支撑杆与底部防倾斜支撑杆平行设置,且上部防倾斜支撑杆与第一竖直支撑杆或第二竖直支撑杆杆身,以及平板车上表面合围成大三角形支撑框架。

13、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位于平板车与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连接处,固定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底端连接,且固定底板通过螺栓与平板车的上表面贴合连接。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5、(1)、本技术通过将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顶端与横梁固定连接,形成门字型支撑架。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在可以带动门字型支撑架来回移动的平板车上。另外,在横梁上设置可以调节的吊点,在横梁的两端设置与吊装作业洞连接的固定件。通过这样设置,不仅使得作业时待吊装物体的角度调整更为方便,而且门字型支撑架使用的型钢更少,减少了洞内焊接作业,缩短了工期,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横梁两端与吊装作业洞中的洞壁连接,使得整个装置更稳定,提升了整个吊装装置作业的安全性。

16、(2)、本技术将横梁上表面的长度大于下表面的长度,使得横梁两端的端部呈斜三角,并在横梁两端的端部与吊装作业洞的洞壁之间的间隙之间插入三角形木楔。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横梁与洞壁之间形成紧密接触,避免装置在吊装过程中会晃动,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17、(3)、本技术将第一固定吊点通过第一固定钢丝绳与安装在待吊装物体一端的固定吊点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在拆卸待吊装物体时,待吊装物体能够受到拉力,不会下坠,便于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同时,设置由手拉葫芦构成的第一移动吊具和第二移动吊具,从而在实际使用时,第一移动吊具和第二移动吊具可以改变第一调节钢丝绳和第二调节钢丝绳的长度,不仅能够使得待吊装物体的角度发生改变,而且省力,更有利于待吊装物的拆卸或安装,提升了装置的吊装效率。

18、(4)、本技术通过设置底部防倾斜支撑杆,并使其分别与第一竖直支撑杆或第二竖直支撑杆的杆身,以及平板车上表面合围成小三角形支撑框架。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底部形成稳定的防倾斜的支撑结构,在横梁吊装时能够将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受到的拉力分散,避免横梁上吊装的物体太重导致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向一侧倾斜情况出现,增加了装置在吊装时使用的稳定性。

19、(5)、本技术设置上部防倾斜支撑杆,并使上部防倾斜支撑杆与第一竖直支撑杆或第二竖直支撑杆杆身,以及平板车上表面合围成大三角形支撑框架。通过这样的设置,避免由于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杆身太长,而在吊装过程中受到拉力太大导致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杆身发生弯折的情况出现,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1)、第一竖直支撑杆(2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22);所述横梁(11)的底部分别与第一竖直支撑杆(2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22)的顶端垂直连接,构成‘门’字型支撑架,且横梁(11)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吊装作业洞的洞壁连接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2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22)的底端均与移动组件垂直连接;还包括可移动吊装组件;所述可移动吊装组件安装在横梁(11)和待吊装物体(A)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1)上表面的长度大于下表面的长度,横梁(11)两端的端部呈斜三角;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三角形木楔(12)和连接绳;所述三角形木楔(12)体积大于横梁(11)端部与吊装作业洞的洞壁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横梁(11)连接,另一端与三角形木楔(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吊装组件包括安装在横梁(11)中部且相互之间呈错位分布的第一固定吊点(13)、第一移动吊具(14)和第二移动吊具(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吊点(13)、固定吊点(61)、第一角度调整吊点(62)和第二角度调整吊点(63)均为环形吊耳;所述第一固定吊点(13)焊接在横梁(11)下表面的中心处;所述固定吊点(61)、第一角度调整吊点(62)和第二角度调整吊点(63)均焊接在待吊装物体(A)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吊具(14)和第二移动吊具(15)均为手拉葫芦。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平板车(51)和安装在吊装作业洞中的移动轨道上的移动滚轮(52);所述平板车(51)与第一竖直支撑杆(2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22)底端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平板车(51)的底部与移动滚轮(52)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根底部防倾斜支撑杆(41);所述底部防倾斜支撑杆(41)分别布置在第一竖直支撑杆(2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22)的两侧,底部防倾斜支撑杆(41)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支撑杆(21)杆身的中下部连接,另一端与平板车(51)的上表面连接,底部防倾斜支撑杆(41)分别与第一竖直支撑杆(21)或第二竖直支撑杆(22)的杆身,以及平板车(51)上表面合围成小三角形支撑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根上部防倾斜支撑杆(42);所述上部防倾斜支撑杆(42)与底部防倾斜支撑杆(41)平行设置,且上部防倾斜支撑杆(42)与第一竖直支撑杆(21)或第二竖直支撑杆(22)杆身,以及平板车(51)上表面合围成大三角形支撑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底板(31);所述固定底板(31)位于平板车(51)与第一竖直支撑杆(2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22)的连接处,固定底板(31)的上表面与第一竖直支撑杆(2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22)底端连接,且固定底板(31)通过螺栓与平板车(51)的上表面贴合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1)、第一竖直支撑杆(2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22);所述横梁(11)的底部分别与第一竖直支撑杆(2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22)的顶端垂直连接,构成‘门’字型支撑架,且横梁(11)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吊装作业洞的洞壁连接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2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22)的底端均与移动组件垂直连接;还包括可移动吊装组件;所述可移动吊装组件安装在横梁(11)和待吊装物体(a)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1)上表面的长度大于下表面的长度,横梁(11)两端的端部呈斜三角;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三角形木楔(12)和连接绳;所述三角形木楔(12)体积大于横梁(11)端部与吊装作业洞的洞壁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横梁(11)连接,另一端与三角形木楔(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吊装组件包括安装在横梁(11)中部且相互之间呈错位分布的第一固定吊点(13)、第一移动吊具(14)和第二移动吊具(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吊点(13)、固定吊点(61)、第一角度调整吊点(62)和第二角度调整吊点(63)均为环形吊耳;所述第一固定吊点(13)焊接在横梁(11)下表面的中心处;所述固定吊点(61)、第一角度调整吊点(62)和第二角度调整吊点(63)均焊接在待吊装物体(a)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epb/tbm模式快速转换的门式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应先张成刘锐赵刚陆广东罗嵩张威龙邵永军李猛郭金鑫陈勇赵鹏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