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线盒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144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线盒及车辆,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用于使用户不仅能够通过机罩手动开关开启发动机罩锁,还能够通过机罩电动开关开启发动机罩锁。该分线盒包括第一解锁拉索、第二解锁拉索和驱动拉索。第一解锁拉索的一端被配置为与第一发动机罩锁相连;第二解锁拉索的一端被配置为与第二发动机罩锁相连;驱动拉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连接端。驱动拉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被配置为分别连接机罩手动开关和机罩电动开关;驱动拉索的连接端连接第一解锁拉索的另一端和第二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该分线盒应用至车辆中,以提高车辆的操作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分线盒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能够为人们提供快捷、舒适的出行条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便,因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同时车辆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为了使车辆的发动机罩更加稳固的组装在车身本体上,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现有的车辆中大多使用两个发动机罩锁来固定发动机罩,发动机罩锁对应的开关则设置在驾驶舱内,从而方便驾驶员控制。

2、然而,发动机罩锁的开关一般为单一的手动开关或电动开关,这样在手动开关或电动开关故障时,驾驶人员无法将发动机罩锁打开,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线盒及车辆,用于使用户不仅能够通过机罩手动开关开启发动机罩锁,还能够通过机罩电动开关开启发动机罩锁。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线盒,该分线盒包括第一解锁拉索、第二解锁拉索和驱动拉索。所述第一解锁拉索的一端被配置为与第一发动机罩锁相连。所述第二解锁拉索的一端被配置为与第二发动机罩锁相连。驱动拉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连接端。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被配置为分别连接机罩手动开关和机罩电动开关;所述驱动拉索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解锁拉索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解锁拉索的另一端。

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分线盒中设置驱动拉索,利用驱动拉索的第一端连接机罩手动开关,利用驱动拉索的第二端连接机罩电动开关,利用驱动拉索的连接端同时连接第一解锁拉索和第二解锁拉索,使得用户既可以通过机罩手动开关控制驱动拉索运动,带动第一解锁拉索和第二解锁拉索运动,以开启第一发动机罩锁和第二发动机罩锁,又可以通过机罩电动开关控制驱动拉索运动,带动第一解锁拉索和第二解锁拉索运动,以开启第一发动机罩锁和第二发动机罩锁。

5、这样,即使机罩手动开关和机罩电动开关中的一个故障,用户也可以通过另一个打开第一发动机罩锁和第二发动机罩锁,提高了采用该分线盒的车辆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拉索包括主体和与所述主体相连的第一钢索和第二钢索,所述第一钢索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钢索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二端,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钢索和所述第二钢索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连接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索的横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二钢索的横截面面积均小于所述主体的横截面面积。通过这样设置,主体的横截面面积较大,主体的强度可以较大,从而有利于提高驱动拉索的可靠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压铸头,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钢索的一端设有第三压铸头。所述第一压铸头和所述第二压铸头位于所述第三压铸头靠近所述第一钢索和所述第二钢索的一侧。在第一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压铸头的投影、所述第二压铸头的投影均与所述第三压铸头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第一投影面垂直于所述第三压铸头的轴线方向。

9、这样,在第三压铸头运动时,第三压铸头可以与第一压铸头和第二压铸头相抵,直接带动第一压铸头和第二压铸头运动,第三压铸头直接向第一压铸头和第二压铸头施力,与第三压铸头与第一压铸头、第二压铸头不直接接触的方案相比,力量在机罩手动开关或机罩电动开关与第一发动机罩锁和第二发动机罩锁之间的传导时的损耗较小,使得用户可以采用较小的操作力通过手动开关开启第一发动机罩锁和第二发动机罩锁,使得执行器也可以通过更小的操作力开启第一发动机罩锁和第二发动机罩锁,减小执行器操作难度,从而提高了分线盒的使用性能。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压铸头和所述第三压铸头在所述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呈圆形,所述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压铸头和所述第三压铸头在所述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11、这样,在控制机罩手动开关或机罩电动开关开启第一发动机罩锁和第二发动机罩锁的过程中,第一压铸头、第二压铸头和第三压铸头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第三压铸头更加容易带动第一压铸头和第二压铸头运动,从而减小用户拉动机罩手动开关的操作力,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同时也降低机罩电动开关的执行器的操作难度,减小机罩电动开关的响应时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拉索包括第一子拉索和第二子拉索,所述第一子拉索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子拉索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子拉索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子拉索的另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连接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压铸头,所述第一子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压铸头,所述第二子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五压铸头。所述第一压铸头和所述第二压铸头位于所述第四压铸头靠近所述第一子拉索的一端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五压铸头靠近所述第二子拉索的一端的一侧。

14、在第二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压铸头的投影、所述第二压铸头的投影均与所述第四压铸头的投影部分重叠,且均与所述第五压铸头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第二投影面垂直于第四压铸头和第五压铸头的轴线方向。

15、这样,在拉动机罩手动开关时,第四压铸头运动时,第四压铸头与第一压铸头和第二压铸头相抵,带动第一压铸头和第二压铸头运动,第四压铸头直接向第一压铸头和第二压铸头施力,和第四压铸头与第一压铸头、第二压铸头之间不直接接触的方案相比,力量在机罩手动开关与第一发动机罩锁和第二发动机罩锁之间的传导时的损耗较小,使得用户在使用机罩手动开关时,所使用的操作力较小,从而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更好。

16、同样的,在控制机罩电动开关开启时,第五压铸头运动时,第五压铸头与第一压铸头和第二压铸头相抵,带动第一压铸头和第二压铸头同样运动,第五压铸头直接向第一压铸头和第二压铸头施力,和第五压铸头与第一压铸头、第二压铸头之间不直接接触的方案相比,力量在机罩电动开关与第一发动机罩锁和第二发动机罩锁之间的传导时的损耗较小,从而使得执行器的操作难度较低,提高了机罩电动开关的响应速度。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铸头和所述第二压铸头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四压铸头和所述第五压铸头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叉。通过这样设置,第一压铸头、第二压铸头、第四压铸头和第五压铸头排列更加紧凑,从而有利于减小分线盒的尺寸,提高采用该分线盒的车辆的发动机舱的空间利用率。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铸头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四压铸头的横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五压铸头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二压铸头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四压铸头的横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五压铸头的横截面面积。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线盒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解锁拉索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解锁拉索的一端,以及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解锁拉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解锁拉索的另一端和所述驱动拉索的连接端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拉索包括主体和与所述主体相连的第一钢索和第二钢索,所述第一钢索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钢索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二端,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钢索和所述第二钢索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索的横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二钢索的横截面面积均小于所述主体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压铸头,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钢索的一端设有第三压铸头;所述第一压铸头和所述第二压铸头位于所述第三压铸头靠近所述第一钢索和所述第二钢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压铸头和所述第三压铸头在所述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呈圆形,所述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压铸头和所述第三压铸头在所述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拉索包括第一子拉索和第二子拉索,所述第一子拉索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子拉索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子拉索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子拉索的另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连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压铸头,所述第一子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压铸头,所述第二子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五压铸头;所述第一压铸头和所述第二压铸头位于所述第四压铸头靠近所述第一子拉索的一端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五压铸头靠近所述第二子拉索的一端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铸头和所述第二压铸头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四压铸头和所述第五压铸头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3、5~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用于固定在车身上。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拉索包括主体和与所述主体相连的第一钢索和第二钢索,所述第一钢索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钢索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第二端,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钢索和所述第二钢索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拉索的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索的横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二钢索的横截面面积均小于所述主体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解锁拉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压铸头,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钢索的一端设有第三压铸头;所述第一压铸头和所述第二压铸头位于所述第三压铸头靠近所述第一钢索和所述第二钢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压铸头和所述第三压铸头在所述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呈圆形,所述第一压铸头、所述第二压铸头和所述第三压铸头在所述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鹏张晶王鸿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