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尤其涉及一种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
技术介绍
1、公路防眩网呈矩形设置,在防眩网的两端各有两个用于固定防眩网的支脚,每个支脚上具有两个螺孔;安装时,将防眩网的支脚与固定立柱上的支脚摆放在一起,然后向每个螺孔内部装入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将防眩网安装在固定立柱上。
2、防眩网拆装时,需同时拆卸八颗螺栓,尤其在安装阶段,两个支脚上螺孔需要对齐,还需要穿装螺栓,拆卸过程耗时较长,不仅导致前期安装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会降低后期公路养护工作的效率,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
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包括座体、两个载板、两个卡头,两个载板均滑动安装在座体上,且两个载板对称布置,两个卡头均u型设置且分别安装在两个载板上形成容纳防眩网支脚的容纳空间;
3、座体上具有安装腔室,两个载板上均具有一端伸入安装腔室的支杆部,两个支杆部间隔布置且相邻的端面上具有齿条;
4、安装件还包括转轴、齿轮,齿轮安装在安装腔室内且与两个齿条啮合,转轴安装在座体上且连接齿轮;当转轴驱使齿轮转动时可使得两个载板互相靠近或远离。
5、优选的,座体上还具有与转轴同轴布置的收纳孔,收纳孔上圆形阵列布置有多个卡槽,转轴上具有仅可沿其轴向运动的滑动部,滑动部上具有卡合部,滑动部沿着转轴轴向运动可进入收纳孔内以使得卡合部收纳在其中一个卡槽内已形成对滑动部转动方向的
6、优选的,转轴上具有延其轴向布置的滑槽,滑动部上具有滑头,滑头位于滑槽内形成转轴和滑动部在转动方向的绑定。
7、优选的,滑槽和滑头均至少具有两个,且均匀布置在转轴上。
8、优选的,支杆部在座体厚度方向上适配安装腔室的尺寸,且两个支杆部远离齿条的端面均贴合安装腔室的内壁。
9、优选的,座体上还具有多个导向孔,两个载板上均至少具有两个导向杆,多个导向杆一一对应适配插设在导向孔内。
10、优选的,安装件还包括扭杆,扭杆设置在滑动部的自由端上。
11、优选的,两个卡头的内壁上均具有弹性垫。
12、优选的,载板和卡头一体成型设置。
13、本技术提出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上设置两个可相对移动的载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眩网支脚的卡头,同时两个载板上还安装在有齿条,通过齿轮驱使齿条移动以使得两个载板相对运动,使用时,将两个卡头从两个摆放在一起的支脚一侧卡在两个支脚上,再通过齿轮调节两个载板之间的位置,使得两个支脚可以紧密固定在两个卡头内部,一步操作即可完成拆装,可避免繁琐的对孔过程以及螺栓穿孔的过程,可极大提升防眩网的拆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两个载板(2)、两个卡头(3),两个载板(2)均滑动安装在座体(1)上,且两个载板(2)对称布置,两个卡头(3)均U型设置且分别安装在两个载板(2)上形成容纳防眩网支脚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座体(1)上还具有与转轴(4)同轴布置的收纳孔(13),收纳孔(13)上圆形阵列布置有多个卡槽(131),转轴(4)上具有仅可沿其轴向运动的滑动部(41),滑动部(41)上具有卡合部(411),滑动部(41)沿着转轴(4)轴向运动可进入收纳孔(13)内以使得卡合部(411)收纳在其中一个卡槽(131)内已形成对滑动部(41)转动方向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转轴(4)上具有延其轴向布置的滑槽(42),滑动部(41)上具有滑头(412),滑头(412)位于滑槽(42)内形成转轴(4)和滑动部(41)在转动方向的绑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滑槽(42)和滑头(412)均至少具有两个,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支杆部(21)在座体(1)厚度方向上适配安装腔室(11)的尺寸,且两个支杆部(21)远离齿条(211)的端面均贴合安装腔室(11)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座体(1)上还具有多个导向孔(12),两个载板(2)上均至少具有两个导向杆(22),多个导向杆(22)一一对应适配插设在导向孔(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杆(6),扭杆(6)设置在滑动部(41)的自由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两个卡头(3)的内壁上均具有弹性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载板(2)和卡头(3)一体成型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两个载板(2)、两个卡头(3),两个载板(2)均滑动安装在座体(1)上,且两个载板(2)对称布置,两个卡头(3)均u型设置且分别安装在两个载板(2)上形成容纳防眩网支脚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座体(1)上还具有与转轴(4)同轴布置的收纳孔(13),收纳孔(13)上圆形阵列布置有多个卡槽(131),转轴(4)上具有仅可沿其轴向运动的滑动部(41),滑动部(41)上具有卡合部(411),滑动部(41)沿着转轴(4)轴向运动可进入收纳孔(13)内以使得卡合部(411)收纳在其中一个卡槽(131)内已形成对滑动部(41)转动方向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防眩网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转轴(4)上具有延其轴向布置的滑槽(42),滑动部(41)上具有滑头(412),滑头(412)位于滑槽(42)内形成转轴(4)和滑动部(41)在转动方向的绑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彭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优特公路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