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芯体及恒温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03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水芯体及恒温阀。混水芯体用于安装于混合水出水路;混水芯体设有环形的过水壁;过水壁的轴向沿混合水出水路的水流方向设置,过水壁迎向进水的端面沿周向设有若干第一过水槽,过水壁的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筋条;第一过水槽贯通过水壁的内、外壁;各筋条沿周向彼此间隔形成若干第二过水槽;各第二过水槽均在周向上与各第一过水槽错开设置。恒温阀包括阀体和混水芯体;阀体内具有混合水出水路;混水芯体安装于混合水出水路内。该混水芯体及恒温阀将混水芯体装入混合水出水路中之后,可多次、充分地打散水流,从而提升冷水和热水之间的混合效率,保证混合水出水水温的稳定,以及保证用户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水芯体及恒温阀


技术介绍

1、恒温阀是自动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例、并使混合水的温度自动保持在设定温度的一种阀。现有技术中,恒温阀一般具有以下结构特点: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底端开设用于输出混合水的出水口,内部容置活塞和感温元件等,其实现恒温的基本思路为感温元件感应水温而产生膨胀或收缩,并带动和其固接的活塞沿轴向移动,进而调整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的进水流量,达到调节混合水温度的目的。由于活塞需要与感温元件固定装配,而活塞位于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之间,因此,为了实现冷水和热水的混合,活塞上需要设置过水孔。使用时,冷水或热水中的一股水流需要在流经过水孔之后才能与另一股水流混合,也即,由冷水进水口或热水进水口流入的水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混合,存在水势降低的情况,并且混合的时间也被缩短,因此,冷水和热水之间的混合效率差,进而导致混合水的出水温度不稳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混水芯体及恒温阀,将混水芯体装入混合水出水路中之后,可多次、充分地打散水流,从而提升冷水和热水之间的混合效率,保证混合水出水水温的稳定,以及保证用户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及其优选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但实施例不限于下述方案:

3、一种混水芯体,其用于安装于混合水出水路;所述混水芯体设有环形的过水壁;所述过水壁的轴向沿混合水出水路的水流方向设置,所述过水壁迎向进水的端面沿周向设有若干第一过水槽,所述过水壁的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筋条;所述第一过水槽贯通所述过水壁的内、外壁;各所述筋条沿周向彼此间隔形成若干第二过水槽;各所述第二过水槽均在周向上与各所述第一过水槽错开设置。

4、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各所述筋条均沿轴向延伸。

5、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各所述筋条的数量与各所述第一过水槽的数量一致,且沿周向,各所述筋条分别与各所述第一过水槽一一对应。

6、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各所述筋条沿轴向延伸且靠近所述第一过水槽的一端所在的面成型为斜面;所述斜面沿轴向朝远离所述第一过水槽的一侧自外向内逐渐倾斜。

7、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包括阀体和如上述所述的混水芯体;所述阀体内具有混合水出水路;所述混水芯体安装于所述混合水出水路内。

8、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阀体的其中一端的端壁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构成所述混合水出水路的出水端;所述过水壁插置于所述出水口,其内的通道适于出水,其外壁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抵接所述阀体端壁的内壁面。

9、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环形凸缘适于与所述阀体的端壁连为一体。

10、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还包括调节活塞和恒温组件;所述阀体的侧壁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中的一个适于接入热水,另一个适于接入冷水;所述调节活塞沿轴向滑设于所述阀体内;所述恒温组件装设于所述阀体内,其包括感温元件和复位件;所述感温元件与所述调节活塞固接,其设有位于所述混合水出水路的感温部;所述感温部适于基于水温变化膨胀或收缩并驱动所述调节活塞沿轴向移动;所述调节活塞沿轴向的移动适于调节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的进水流量;所述复位件沿轴向抵接所述阀体和所述感温元件或所述调节活塞,以在所述感温部收缩时驱动所述调节活塞复位。

11、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还包括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包括阀杆、传动件、保护弹簧和压帽;所述阀杆绕所述阀体的中心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阀体,其一端露出所述阀体以供操作,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件螺接;所述传动件止转地滑设于所述阀体,其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道;所述保护弹簧和所述压帽均置于所述滑道;所述保护弹簧沿轴向抵接所述传动件和所述压帽;所述压帽沿轴向滑设于所述滑道并适于抵接所述感温元件。

1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调节活塞适于与所述阀体的内壁围合形成进水腔,其上设有过水孔、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和过水孔;所述进水腔连通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进水腔和所述混合水出水路的进水端之间;所述第一导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均位于所述进水腔内,其分别面向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并且均相对所述阀体的轴向倾斜设置以分别引导由所述第一进水口流入的水流和由所述第二进水口流入的水流形成撞击。

13、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导流件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感温元件固接,其上设有所述第一导流面和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垂直轴向;所述第二活塞沿轴向套设于所述第一活塞外,其具有所述第二导流面、所述过水孔以及均垂直轴向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感温元件的外壁设有垂直轴向且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面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适于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

14、由上述对本技术及其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优选实施例由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从而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5、1.相关技术方案及其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装入混合水出水路内的混水芯体,该混水芯体的加入,可使混合水出水路内的水流充分混合,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合水出水路内水流无法混合均匀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具体来讲,混水芯体设有环形的过水壁,该过水壁用于迎向进水(即迎向水流)的端面上沿周向设有若干第一过水槽,如此,当水流经过混水芯体时,其首先进入第一过水槽,而由于第一过水槽的空间小,因此,水流会在第一过水槽槽壁的限制下第一次产生剧烈撞击及打散,使得水流能够充分混合;此外,混水芯体中,过水壁的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筋条,各筋条沿周向彼此间隔形成若干第二过水槽,各第二过水槽在周向上与第一过水槽错开,由第一过水槽贯通过水壁的内、外壁,因此,水流在经过第一过水槽之后会朝过水壁内腔输入,并流向各第二过水槽,由于第二过水槽的空间也有限,因此,水流还会在第二过水槽槽壁的限制下第二次产生剧烈撞击及打散,从而进一步充分混合水流,又由于第二过水槽与第一过水槽在周向上错开设置,因此,水流自第一过水槽处流向第二过水槽时必然会斜向冲向第二过水槽的槽壁,该现象可进一步增强水流的撞击强度,提升打散效果。基于此,本技术方案及其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混水芯体,由于能够多次可靠地打散水流,因此,能够使得水流充分混合,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恒温阀可能存在的冷水和热水混合不均、出水水温不稳定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16、2.相关技术方案及其优选实施例中,各筋条沿轴向延伸,其结构较为简单,因此能够方便结构成型,此外,沿轴向延伸的各筋条所界定的各第二过水槽也是沿轴向延伸,其在具备打散水流的效果的同时可减小水势损失,从而使得由混合水出水路输出的水流具有良好的冲洗效果。

17、3.相关技术方案及其优选实施例中,各筋条的数量与各第一过水槽的数量一致,且沿周向,各筋条与各第一过水槽一一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水芯体,其用于安装于混合水出水路(35);其特征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水芯体,其特征是,各所述筋条(4)均沿轴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水芯体,其特征是,各所述筋条(4)的数量与各所述第一过水槽(3)的数量一致,且沿周向,各所述筋条(4)分别与各所述第一过水槽(3)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水芯体,其特征是,各所述筋条(4)沿轴向延伸且靠近所述第一过水槽(3)的一端所在的面成型为斜面(6);所述斜面(6)沿轴向朝远离所述第一过水槽(3)的一侧自外向内逐渐倾斜。

5.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包括阀体(8)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水芯体(1);所述阀体(8)内具有混合水出水路(35);所述混水芯体(1)安装于所述混合水出水路(35)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所述阀体(8)的其中一端的端壁设有出水口(18);所述出水口(18)构成所述混合水出水路(35)的出水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凸缘(7)适于与所述阀体(8)的端壁连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还包括调节活塞(19)和恒温组件(36);所述阀体(8)的侧壁设有第一进水口(13)和第二进水口(14);所述第一进水口(13)和所述第二进水口(14)中的一个适于接入热水,另一个适于接入冷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还包括操作组件(41);所述操作组件(41)包括阀杆(42)、传动件(45)、保护弹簧(47)和压帽(48);所述阀杆(42)绕所述阀体(8)的中心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阀体(8),其一端露出所述阀体(8)以供操作,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件(45)螺接;所述传动件(45)止转地滑设于所述阀体(8),其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道(46);所述保护弹簧(47)和所述压帽(48)均置于所述滑道(46);所述保护弹簧(47)沿轴向抵接所述传动件(45)和所述压帽(48);所述压帽(48)沿轴向滑设于所述滑道(46)并适于抵接所述感温元件(37)。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活塞(19)适于与所述阀体(8)的内壁围合形成进水腔(34),其上设有过水孔(30)、第一导流面(25)和第二导流面(29)和过水孔(30);所述进水腔(34)连通第一进水口(13)和第二进水口(14);所述过水孔(30)连通所述进水腔(34)和所述混合水出水路(35)的进水端;所述第一导流面(25)和所述第二导流面(29)均位于所述进水腔(34)内,其分别面向所述第一进水口(13)和所述第二进水口(14),并且均相对所述阀体(8)的轴向倾斜设置以分别引导由所述第一进水口(13)流入的水流和由所述第二进水口(14)流入的水流形成撞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活塞(19)包括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芯体,其用于安装于混合水出水路(35);其特征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水芯体,其特征是,各所述筋条(4)均沿轴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水芯体,其特征是,各所述筋条(4)的数量与各所述第一过水槽(3)的数量一致,且沿周向,各所述筋条(4)分别与各所述第一过水槽(3)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水芯体,其特征是,各所述筋条(4)沿轴向延伸且靠近所述第一过水槽(3)的一端所在的面成型为斜面(6);所述斜面(6)沿轴向朝远离所述第一过水槽(3)的一侧自外向内逐渐倾斜。

5.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包括阀体(8)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水芯体(1);所述阀体(8)内具有混合水出水路(35);所述混水芯体(1)安装于所述混合水出水路(35)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所述阀体(8)的其中一端的端壁设有出水口(18);所述出水口(18)构成所述混合水出水路(35)的出水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凸缘(7)适于与所述阀体(8)的端壁连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恒温阀,其特征是,还包括调节活塞(19)和恒温组件(36);所述阀体(8)的侧壁设有第一进水口(13)和第二进水口(14);所述第一进水口(13)和所述第二进水口(14)中的一个适于接入热水,另一个适于接入冷水;

9.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林文渊魏长江梁泮生邓小清刘启乔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