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万才专利>正文

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6889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包括形状相同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为方棱台结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下底面相对扣合固定;在上壳体的上底面设有进料口;在下壳体的上底面设有出料口;在上壳体的侧面上设有沉降室;在沉降室顶部设有与旋风除尘器连通的出风口;在下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两层以上的均料板;在每层均料板下方的下壳体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进风口;在下壳体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振动电机;在上壳体内设有正四棱锥形的布料器。优点在于:可以将兰炭粉中灰份降低,提高碳含量,实现在钢铁冶炼中将兰炭粉作为增碳剂使用,降低钢铁冶炼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属于分选设备。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兰炭做为生产电石的原料,在兰炭进入电石炉前,需要将兰炭进行脱水处理,兰炭脱水后,需要进行筛分,将脱水后兰炭中粒径0~3mm的兰炭粉筛除。

2、兰炭脱水后筛除的兰炭粉中碳含量在80%以下,只能添加到其他燃料中,增加燃烧时的热量,经济价值低;而在钢铁冶炼行业中使用的增碳剂的含量要求在80%以上,通常采用无烟煤煅烧而成,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兰炭粉中灰份降低,提高碳含量的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

2、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包括形状相同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为方棱台结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相对扣合固定;在所述上壳体的上底面设有进料口;在所述下壳体的上底面设有出料口;在所述上壳体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沉降室;在所述沉降室底部的所述上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回料口;在所述回料口上方的所述上壳体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沉降室连通的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回料口的口径比为20:1;在所述沉降室顶部设有与旋风除尘器连通的出风口;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两层以上的均料板;在每层所述均料板下方的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进风口;在所述下壳体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振动电机;在所述上壳体内设有正四棱锥形的布料器。

3、优选的,在所述布料器的底面边沿设有均料外檐,所述均料外檐与相邻所述上壳体内壁的间隙为3~6cm。

4、优选的,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正四棱锥形的导风罩;所述布料器与所述导风罩的底面相对扣合固定。

5、优选的,在所述布料器的侧面设有弧形均料板,所述弧形均料板的开口向下设置。

6、优选的,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正四棱锥形的二级布料器和正四棱锥形的导风罩;所述二级布料器与所述导风罩的底面相对扣合固定。

7、优选的,在所述二级布料器的底面边沿设有均料外檐,所述均料外檐与相邻所述下壳体内壁的间隙为3~6cm。

8、优选的,在所述布料器的侧壁上水平设有两层以上的布料器均料板,在每层所述布料器均料板下方的所述布料器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布料器通风口。

9、本技术的优点:有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将兰炭粉中灰份降低,提高碳含量,实现在钢铁冶炼中将兰炭粉作为增碳剂使用,降低钢铁冶炼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形状相同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为方棱台结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相对扣合固定;在所述上壳体的上底面设有进料口;在所述下壳体的上底面设有出料口;在所述上壳体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沉降室;在所述沉降室底部的所述上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回料口;在所述回料口上方的所述上壳体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沉降室连通的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回料口的口径比为20:1;在所述沉降室顶部设有与旋风除尘器连通的出风口;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两层以上的均料板;在每层所述均料板下方的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进风口;在所述下壳体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振动电机;在所述上壳体内设有正四棱锥形的布料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料器的底面边沿设有均料外檐,所述均料外檐与相邻所述上壳体内壁的间隙为3~6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正四棱锥形的导风罩;所述布料器与所述导风罩的底面相对扣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料器的侧面设有弧形均料板,所述弧形均料板的开口向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正四棱锥形的二级布料器和正四棱锥形的导风罩;所述二级布料器与所述导风罩的底面相对扣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级布料器的底面边沿设有均料外檐,所述均料外檐与相邻所述下壳体内壁的间隙为3~6C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所述的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料器的侧壁上水平设有两层以上的布料器均料板,在每层所述布料器均料板下方的所述布料器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布料器通风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形状相同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为方棱台结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相对扣合固定;在所述上壳体的上底面设有进料口;在所述下壳体的上底面设有出料口;在所述上壳体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沉降室;在所述沉降室底部的所述上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回料口;在所述回料口上方的所述上壳体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沉降室连通的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回料口的口径比为20:1;在所述沉降室顶部设有与旋风除尘器连通的出风口;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两层以上的均料板;在每层所述均料板下方的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进风口;在所述下壳体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振动电机;在所述上壳体内设有正四棱锥形的布料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兰炭粉灰份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料器的底面边沿设有均料外檐,所述均料外檐与相邻所述上壳体内壁的间隙为3~6cm。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才
申请(专利权)人:王万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