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解液、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电解液、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6810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液、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该电解液包括溶剂、锂盐和添加剂,该溶剂包括环状碳酸酯,该环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该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和1,3‑丙磺酸内酯,基于该电解液的质量,碳酸亚乙烯酯的质量为0.1wt%‑0.5wt%。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引入碳酸丙烯酯(PC)到电解液溶剂中取代部分碳酸乙烯酯(EC),能降低产气,改善电解液形成的电化学装置的高温循环性能;通过将碳酸亚乙烯酯(VC)的用量设定在特定范围内(基于电解液的质量,碳酸亚乙烯酯(VC)的质量为0.1wt%‑0.5wt%),能够提高电解液形成的电化学装置的高温循环寿命,并解决产气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液、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1、为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逐渐向高镍正极方向发展。然而,随着正极镍含量的不断提高,高镍含量带来的副反应问题也愈发突出,具体而言,当锂离子电池充电时,正极活性材料中的镍不断氧化到更高价态,高价的镍离子(如ni3+、ni4+)本身即具有极高的化学氧化性和催化效应,这些高价镍离子易催化氧化电解液中的碳酸酯溶剂分解,造成电池产气和循环快速衰减等失效问题。

2、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为以碳酸乙烯酯(ec)为主体的环状碳酸酯和线性碳酸酯,其中环状碳酸酯的相对介电常数较高,能够有效促进锂盐解离,是提供电解液离子传输能力的关键成分。而在环状碳酸酯中,碳酸乙烯酯(ec)可在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保障电池的稳定运行,故而碳酸乙烯酯(ec)已成为常规商业电解液不可或缺的溶剂组分。除碳酸乙烯酯(ec)之外,碳酸丙烯酯(pc)也是具有高相对介电常数的环状碳酸酯,且与碳酸乙烯酯(ec)相比,碳酸丙烯酯(pc)具有更宽的液程、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更强的耐氧化能力。

3、然而,碳酸丙烯酯(pc)存在以下致命缺陷:相较于碳酸乙烯酯(ec)而言,碳酸丙烯酯(pc)的分子结构多了一个甲基,导致无法在石墨表面形成稳定的sei,反而在充电过程中随着锂离子共同嵌入到石墨层间,导致石墨材料结构被破坏,石墨片层被剥离出表面,进而使碳酸丙烯酯(pc)基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迅速衰减,甚至无法正常充电。

4、为解决该问题,行业内通常将碳酸丙烯酯(pc)电解液匹配含硅负极使用,且常常引入大量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作为负极成膜添加剂以保护负极。然而,这种做法极大限制了碳酸丙烯酯(pc)在纯石墨负极或极低硅负极的锂离子电池中的使用,且过量碳酸丙烯酯(pc)的引入会导致电池产气、存储性能下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液、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电池产气、存储性能下降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如下:

3、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溶剂包括环状碳酸酯,所述环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所述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vc)和1,3-丙磺酸内酯(ps),基于所述电解液的质量,所述碳酸亚乙烯酯(vc)的质量为0.1wt%-0.5wt%,优选为0.2wt%-0.5wt%。

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电解液的质量,所述1,3-丙磺酸内酯(ps)的质量为0.5wt%-1.0wt%,优选为0.6wt%-1.0wt%。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酸乙烯酯(ec)与碳酸丙烯酯(pc)的质量比为4-9:1,优选为4-6:1。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剂还包括线性碳酸酯。

8、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溶剂的质量,所述线性碳酸酯的质量为50wt%-80wt%,优选为60wt%-80wt%。

9、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及如上所述的电解液。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极片所采用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镍钴锰三元正极活性材料。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镍钴锰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中镍钴锰的总摩尔量,镍的摩尔量≥80%。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极极片所采用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石墨、石墨掺杂硅复合材料和石墨掺杂硅氧化物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3、第三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含如上所述的电化学装置。

14、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引入碳酸丙烯酯(pc)到电解液溶剂中取代部分碳酸乙烯酯(ec),由于碳酸丙烯酯(pc)具有比碳酸乙烯酯(ec)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耐氧化能力,在与高镍正极接触时能保持更高的稳定性,不被氧化分解产气,特别是在高温循环过程中,碳酸乙烯酯(ec)易被高价镍离子及正极中释放的晶格氧氧化分解,而采用碳酸丙烯酯(pc)取代部分碳酸乙烯酯(ec),可减少碳酸乙烯酯(ec)分解产生的副反应,降低产气,改善电解液形成的电化学装置的高温循环性能。

1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碳酸亚乙烯酯(vc)的用量设定在特定范围内(基于电解液的质量,碳酸亚乙烯酯(vc)的质量为0.1wt%-0.5wt%),能够提高电解液形成的电化学装置的高温循环寿命,并解决产气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包括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溶剂包括环状碳酸酯,所述环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所述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和1,3-丙磺酸内酯,基于所述电解液的质量,所述碳酸亚乙烯酯的质量为0.1wt%-0.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电解液的质量,所述1,3-丙磺酸内酯的质量为0.5wt%-1.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乙烯酯与碳酸丙烯酯的质量比为4-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还包括线性碳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溶剂的质量,所述线性碳酸酯的质量为50wt%-80wt%。

7.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所采用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镍钴锰三元正极活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镍钴锰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中镍钴锰的总摩尔量,镍的摩尔量≥8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所采用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石墨、石墨掺杂硅复合材料和石墨掺杂硅氧化物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含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包括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溶剂包括环状碳酸酯,所述环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所述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和1,3-丙磺酸内酯,基于所述电解液的质量,所述碳酸亚乙烯酯的质量为0.1wt%-0.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电解液的质量,所述1,3-丙磺酸内酯的质量为0.5wt%-1.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乙烯酯与碳酸丙烯酯的质量比为4-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还包括线性碳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乐史磊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