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677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包括壳体、散热件以及排水结构;散热件位于壳体的容纳腔外,散热件具有与壳体的第一壳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面;排水结构位于第一壳侧面与第一散热面之间,排水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侧面或/和第一散热面上的排水槽,排水槽沿壳体以及散热件的周侧设置,排水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三槽段以及第四槽段,第一槽段与第三槽段相对设置,第二槽段以及第四槽段均与第一槽段以及第三槽段相邻设置;第一槽段向远离第三槽段的方向凸起,第三槽段远离第一槽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水孔,第一排水孔与第三槽段连通。可以将进入散热器与壳体之间的水液排出,防止水液渗入壳体内导致逆变器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能转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


技术介绍

1、逆变器一般包括壳体和散热器,散热器安装在壳体上,水液容易蓄积在散热器与壳体之间且无法排出,蓄积在散热器与壳体之间的水液可能会渗入壳体内与壳体内的电子器件接触,导致逆变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逆变器,可以将进入散热器与壳体之间的水液排出,防止蓄积在散热器与壳体之间的水液渗入壳体内与壳体内的电子器件接触导致逆变器损坏。

2、具体地,一种逆变器,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包括第一壳侧面;散热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外,所述散热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壳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面;排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壳侧面与所述第一散热面之间,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侧面或/和所述第一散热面上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沿所述壳体以及所述散热件的周侧设置,所述排水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三槽段以及第四槽段,所述第一槽段与所述第三槽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槽段以及所述第四槽段均与所述第一槽段以及所述第三槽段相邻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槽段向远离所述第三槽段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三槽段远离所述第一槽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与所述第三槽段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孔用于将所述第三槽段中的水液排出所述第三槽段。

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槽段向远离所述第一槽段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三槽段的凸顶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排水孔。保证第三槽段内的水液可以更加顺利的排出,并可以减少第三槽段内的水液的残留量。p>

4、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排水孔沿所述第三槽段的方向间隔排布。可以增加排水速度,并减少第三槽段内的水液的残留量。

5、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孔靠近所述第三槽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槽段的壁面圆弧连接;或/和,所述第一排水孔的孔径向远离所述第三槽段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便于第三槽段内的水液向第一排水孔处聚集并通过第一排水孔排出。

6、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逆变器还包括:电感安装盒,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利用散热件为电感器提供散热,满足电感器的散热需要,防止电感器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感安装盒的外周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盒侧面、第二盒侧面、第三盒侧面以及第四盒侧面,所述第一盒侧面与所述第三盒侧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盒侧面靠近所述第一盒侧面设置,所述第二盒侧面以及所述第四盒侧面均与所述第一盒侧面以及所述第三盒侧面相邻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盒侧面向远离所述第三盒侧面的方向凸起,所述散热件上设置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三盒侧面远离所述第一盒侧面的一侧,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孔用于将所述安装槽中的水液排出所述安装槽。使得落在第一盒侧面与安装槽内的水液可以及时排出,可以防止水液渗入壳体内与壳体内的电子器件接触导致逆变器损坏。

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盒侧面向远离所述第一盒侧面的方向凸起。使得第三盒侧面上的水液可以更加顺利的滴落,从而可以减少第三盒侧面上的水液的残留量。

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内周壁面包括与所述第三盒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面,所述第二排水孔贯穿所述第一槽壁面,所述第一槽壁面向远离所述第三盒侧面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排水孔贯穿所述第一槽壁面的凸顶处。使得第一槽壁面上的水液可以更加顺利的排出,并可以减少第一槽壁面上的水液的残留量。

1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孔靠近所述第一槽壁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壁面圆弧连接;或/和,所述第二排水孔的孔径向远离所述第一槽壁面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便于第一槽壁面上的水液向第二排水孔处聚集并通过第二排水孔排出。

1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中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散热件抵触。实现壳体与散热件的密封连接,提升壳体与第一壳侧面与第一散热面之间的密封性。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使用逆变器时,可以使第一槽段位于第三槽段的上方,此时第一槽段向上方凸起,当水液流入第一壳侧面与第一散热面之间时,水液会流入到排水槽内,并且由于第一槽段向上凸起,使得第一槽段形成由第一槽段的凸顶处向第一槽段的凸顶两边倾斜向下的结构,从而使得第一槽段中的水液会在重力作用下顺利向第二槽段和第四槽段中流动,并通过第二槽段和第四槽段流动至第三槽段,第三槽段中的水液可以通过第一排水孔排出,使得流入第一壳侧面与第一散热面之间的水液可以通过排水槽和第一排水孔及时排出,可以防止水液渗入壳体内与壳体内的电子器件接触导致逆变器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槽段向远离所述第一槽段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三槽段的凸顶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排水孔沿所述第三槽段的方向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靠近所述第三槽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槽段的壁面圆弧连接;或/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逆变器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安装盒的外周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盒侧面、第二盒侧面、第三盒侧面以及第四盒侧面,所述第一盒侧面与所述第三盒侧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盒侧面靠近所述第一盒侧面设置,所述第二盒侧面以及所述第四盒侧面均与所述第一盒侧面以及所述第三盒侧面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盒侧面向远离所述第一盒侧面的方向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周壁面包括与所述第三盒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面,所述第二排水孔贯穿所述第一槽壁面,所述第一槽壁面向远离所述第三盒侧面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排水孔贯穿所述第一槽壁面的凸顶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靠近所述第一槽壁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壁面圆弧连接;或/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中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散热件抵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槽段向远离所述第一槽段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三槽段的凸顶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排水孔沿所述第三槽段的方向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靠近所述第三槽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槽段的壁面圆弧连接;或/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逆变器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安装盒的外周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盒侧面、第二盒侧面、第三盒侧面以及第四盒侧面,所述第一盒侧面与所述第三盒侧面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