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676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3
本技术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所述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设置在混凝土上人屋面的一侧,同时所述混凝土上人屋面的下端设置有上人屋面次梁,所述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的下端设置有不上人屋面檩条,所述不上人屋面檩条设置在混凝土上人屋面的一侧,同时所述混凝土上人屋面靠近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混凝土反坎,且所述混凝土反坎的外侧通过固定钉固定有不锈钢包边。本技术在不锈钢包边变形和固定钉锈蚀的情况下,雨水依然无法通过混凝土上人屋面渗入混凝土上人屋面和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处,提高了交界位置处的整体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建设,具体是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1、对于临建生活区的钢结构临时建筑,部分屋面有上人要求,需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部分屋面无上人要求,为控制成本,可采用彩钢板屋面。两种不同类型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较为复杂:岩棉板断面为铁皮+岩棉,不具备密封性,即使采用发泡剂填缝亦无法满足防水要求,如采用不锈钢包边加钉子固定,长期自然环境下钉子会锈蚀,不锈钢包边亦会变形,雨水可从混凝土侧屋面及不锈钢包边缝隙内渗入。

2、公开号为cn106760263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面变形缝斜坡盖板结构,包括屋面以及与其相邻接的高跨墙体,屋面与高跨墙体的相邻侧设有低跨墙,低跨墙和高跨墙之间有缝隙,缝隙中填充有泡沫塑料;所述低跨墙表面粘铺有1-2层卷材附加层,卷材附加层上铺设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内侧铺至低跨墙墙顶;所述缝隙顶部部位覆盖有卷材封盖,卷材封盖一端铺至低跨墙墙顶与防水卷材粘接为一体,另一端固定在高跨墙体的墙体内;所述缝隙顶部位于卷材封盖的上方扣装有盖板。该专利技术结构改进屋面变形缝施工方法,确保变形缝施工质量,满足变形缝的变形要求,便于施工,防水效果突出,能满足长期防水要求。但是在自然环境下,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同时盖板的一端位于防水卷材的上端,在雨水天气时,盖板可将雨水引流至防水卷材,从而将会导致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包括有混凝土上人屋面和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所述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设置在混凝土上人屋面的一侧,同时所述混凝土上人屋面的下端设置有上人屋面次梁,所述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的下端设置有不上人屋面檩条,所述不上人屋面檩条设置在混凝土上人屋面的一侧,同时所述混凝土上人屋面靠近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混凝土反坎,且所述混凝土反坎的外侧通过固定钉固定有不锈钢包边。

3、更进一步地讲,所述上人屋面次梁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有主梁,所述不上人屋面檩条的一端下侧和主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进行固定连接。

4、更进一步地讲,所述主梁设置在混凝土上人屋面和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下端,同时所述主梁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钢柱。

5、更进一步地讲,所述混凝土上人屋面的下端和不上人屋面檩条的下端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6、更进一步地讲,所述不锈钢包边的数量不小于1,同时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不锈钢包边之间通过结构胶进行密封连接。

7、更进一步地讲,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不锈钢包边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厘米。

8、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9、本技术通过提高不上人屋面檩条的高度,使得不上人屋面檩条上升与混凝土上人屋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同时还设置混凝土反坎,使得混凝土上人屋面和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之间处于相对水平的状态,从而在不锈钢包边变形和固定钉锈蚀的情况下,雨水依然无法通过混凝土上人屋面渗入混凝土上人屋面和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处,进而提高了混凝土上人屋面和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处的整体防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包括有混凝土上人屋面(1)和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5),所述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5)设置在混凝土上人屋面(1)的一侧,同时所述混凝土上人屋面(1)的下端设置有上人屋面次梁(9),所述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5)的下端设置有不上人屋面檩条(7),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上人屋面檩条(7)设置在混凝土上人屋面(1)的一侧,同时所述混凝土上人屋面(1)靠近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5)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混凝土反坎(2),且所述混凝土反坎(2)的外侧通过固定钉(4)固定有不锈钢包边(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人屋面次梁(9)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板(8)固定连接有主梁(10),所述不上人屋面檩条(7)的一端下侧和主梁(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6)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0)设置在混凝土上人屋面(1)和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5)交界位置的下端,同时所述主梁(10)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钢柱(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上人屋面(1)的下端和不上人屋面檩条(7)的下端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包边(3)的数量不小于1,同时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不锈钢包边(3)之间通过结构胶进行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不锈钢包边(3)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厘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包括有混凝土上人屋面(1)和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5),所述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5)设置在混凝土上人屋面(1)的一侧,同时所述混凝土上人屋面(1)的下端设置有上人屋面次梁(9),所述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5)的下端设置有不上人屋面檩条(7),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上人屋面檩条(7)设置在混凝土上人屋面(1)的一侧,同时所述混凝土上人屋面(1)靠近岩棉夹芯板不上人屋面(5)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混凝土反坎(2),且所述混凝土反坎(2)的外侧通过固定钉(4)固定有不锈钢包边(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交界位置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人屋面次梁(9)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板(8)固定连接有主梁(10),所述不上人屋面檩条(7)的一端下侧和主梁(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6)进行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泽宇田厚仓张瑞宜韩金钊满旋崔瑞康李俊楠浦雄高国庆荆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