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6655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2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该呼吸训练器包括:训练器本体、气阻装置、气阻调节装置;气阻装置包括:第一空套管,与训练器本体1相连;第二空套管,在第一空套管内部滑动连接;气阻杆,与第二空套管活动连接,并能够从第一空套管中伸出至训练器本体内;弹性件,套设在气阻杆上,其一端抵持在第一空套管的顶部内侧,另一端抵持在第二空套管的底部内侧;气阻调节装置,与气阻杆相接触,通过驱动气阻杆带动第二空套管在第一空套管内滑动,进而改变弹性件的弹力,以调节气阻装置产生的阻力。本技术通过气阻杆推动第二空套管在第一空套管内滑动,进而压缩或伸展弹性件,调节气阻大小,从而达到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训练级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


技术介绍

1、对于患有肺部疾病(如肺气肿、慢阻肺等)或做过肺部手术的患者,常采用呼吸训练器对其进行呼吸能力的康复性训练。此外,对于身体健康的人,也可以通过使用呼吸训练器提高肺活量,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2、现有国内市场上的呼吸训练器主要采用指示球式的呼吸训练器,包括训练器本体、伸缩管、咬嘴、指示球等主要配件组成,通过更换咬嘴来满足多个使用者共同使用的需求。这种呼吸训练器在使用时,使用者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训练级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吸训练器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训练级数的问题。

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训练器本体、气阻装置、气阻调节装置;

3、所述气阻装置包括:

4、第一空套管,与所述训练器本体相连;

5、第二空套管,与所述第一空套管内部滑动连接;

6、气阻杆,与所述第二空套管活动连接,并能够从所述第一空套管中伸出至所述训练器本体内;

7、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气阻杆上,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一空套管的顶部内侧,另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二空套管的底部内侧;

8、所述气阻调节装置,与所述气阻杆相接触,用于驱动所述气阻杆,以带动所述第二空套管在所述第一空套管内滑动,进而改变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以调节所述气阻装置产生的阻力。

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空套管内沿周向设有若干滑轨,所述第二空套管的外部设有若干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槽口。

1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气阻杆包括依次相连的:

11、杆部,用于供所述弹性件套设;

12、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二空套管螺纹连接;

13、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空套管的外侧。

14、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端部外侧设置第一凸出部,所述气阻调节装置通过接触所述第一凸出部以带动所述气阻杆作圆周运动。

15、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气阻调节装置包括:

16、调节旋钮;

17、第二凸出部,设置在所述调节旋钮上,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配合以带动所述气阻杆作圆周运动。

1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气阻装置还包括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气阻杆的顶部,用于呼气时对所述气阻杆与所述第一空套管之间进行密封。

1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件是密封圈,所述气阻杆的顶端封闭,所述气阻杆顶端的外周侧设置一圈凹槽,所述第一空套管顶端内部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台阶部,所述密封圈部分嵌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密封圈伸出部分能够落在台阶部上而密封气阻杆顶端与第一空套管之间的缝隙。

2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训练器本体还包括透明的第三空套管;所述第三空套管与所述训练器本体的末端连接,并位于第一空套管之外;所述第三空套管上设置训练级数刻度。

2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训练器本体包括咬嘴和与咬嘴相连的流道壳体,

22、所述流道壳体与第一空套管相连接。

2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训练器本体上设置呼气出口,所述呼气出口包括呼气孔及呼气孔上设置的单向膜片,所述单向膜片用于呼出的气流从所述训练器本体内单向流出至外界大气。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5、在呼吸训练器中增加气阻装置和气阻调节装置,通过气阻杆带动第二空套管在第一空套管内滑动,进而改变弹性件的弹性,两端分别抵持在第一空套管顶部内侧与第二空套管底部内侧的弹性件压缩或伸展,使气阻杆从第一空套管中伸出所需要的力增大或减小,实质上是调节了气阻大小,从而达到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训练级数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器本体(1)、气阻装置(2)、气阻调节装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套管(201)内沿周向设有若干滑轨(207),所述第二空套管(202)的外部设有若干与所述滑轨(207)配合的槽口(20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阻杆(203)包括依次相连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2033)外侧设置第一凸出部(2034),所述气阻调节装置(3)通过接触所述第一凸出部(2034)以带动所述气阻杆(203)作圆周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阻调节装置(3)包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阻装置(2)还包括密封件(205),设置在所述气阻杆(203)的顶部,用于呼气时对所述气阻杆(203)与所述第一空套管(201)之间进行密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205)是密封圈,所述气阻杆(203)的顶端封闭,所述气阻杆(203)顶端的外周侧设置一圈凹槽,所述第一空套管(201)顶端内部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台阶部,所述密封圈部分嵌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密封圈伸出部分能够落在台阶部上而密封气阻杆(203)顶端与第一空套管(201)之间的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本体(1)还包括透明的第三空套管(4);所述第三空套管(4)与所述训练器本体(1)的末端连接,并位于第一空套管(201)之外;所述第三空套管(4)上设置有训练级数刻度(4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本体(1)包括咬嘴(101)和与咬嘴(101)相连的流道壳体(102),所述流道壳体(102)与第一空套管(201)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本体(1)上设置呼气出口(5),所述呼气出口(5)包括呼气孔(501)及呼气孔(501)上设置的单向膜片(502),所述单向膜片(502)用于呼出的气流从所述训练器本体(1)内单向流出至外界大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器本体(1)、气阻装置(2)、气阻调节装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套管(201)内沿周向设有若干滑轨(207),所述第二空套管(202)的外部设有若干与所述滑轨(207)配合的槽口(20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阻杆(203)包括依次相连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2033)外侧设置第一凸出部(2034),所述气阻调节装置(3)通过接触所述第一凸出部(2034)以带动所述气阻杆(203)作圆周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阻调节装置(3)包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阻装置(2)还包括密封件(205),设置在所述气阻杆(203)的顶部,用于呼气时对所述气阻杆(203)与所述第一空套管(201)之间进行密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205)是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兆发姜森蒋莉李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瀚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