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658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区间安全疏散领域。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包括三维玻纤层,所述三维玻纤层包括胶凝浆料、三维玻纤网状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三维玻纤网状骨架两侧的玻璃纤维板,所述胶凝浆料填充在所述三维玻纤网状骨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区间疏散平台通过采用三维玻纤层作为主体,既有效的达到了钢筋的强度,又因为3D玻纤网的防腐效果强于钢筋,使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板达到了重量轻,安装方便的效果;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区间疏散平台可承受载1.5吨以上的荷重,且防火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区间安全疏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区间疏散平台,是城市轨道交通尤其地下隧道区间内必须设置的应急疏散设施。发现目前工程中应用的区间疏散平台基本都是树脂基复合材料疏散平台(见图1a、图1b)和水泥基复合材料疏散平台(见图2)两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疏散平台是以聚合物树脂为基体,连续纤维或纤维织物为增强体,通过特定工艺复合而制成的疏散平台板。水泥基复合材料疏散平台是以水泥和无机矿物掺和料作为胶凝材料,以纤维材料作为增强体,通过特定工艺复合而制成的疏散平台板。这两种材质区间疏散平台各自优缺点十分明显,但市场上又没有其它合适的区间疏散平台类型可供选择,导致选择范围十分有限,工程设计中无奈不得不只能在这两者中二选一进行使用。

2、水泥基复合材料疏散平台缺点主要是笨重,其实质就是在钢筋混凝土中添加了一层玻璃纤维布,且仍然采用了钢筋、水泥、石渣等传统建筑材料,导致其重量只比传统钢筋混凝土板稍微轻一点。工程中,因其笨重,尤其在隧道璧上安装十分困难,尤其需要在隧道壁上用锚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玻纤层,所述三维玻纤层包括胶凝浆料、三维玻纤网状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三维玻纤网状骨架两侧的玻璃纤维板,所述胶凝浆料填充在所述三维玻纤网状骨架中;其中,制备所述胶凝浆料的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发泡剂、增强纤维、粉煤灰和纤维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硅酸盐水泥160-240份、发泡剂0.5-1份、增强纤维0.5-1份、粉煤灰10-15份、纤维素0.3-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玻纤层,所述三维玻纤层包括胶凝浆料、三维玻纤网状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三维玻纤网状骨架两侧的玻璃纤维板,所述胶凝浆料填充在所述三维玻纤网状骨架中;其中,制备所述胶凝浆料的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发泡剂、增强纤维、粉煤灰和纤维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硅酸盐水泥160-240份、发泡剂0.5-1份、增强纤维0.5-1份、粉煤灰10-15份、纤维素0.3-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包括氨基甲酸酯、异氰酸酯、乳化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复合材料区间疏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浆料的密度为80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张良贺鹏刘畅王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冠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