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655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控制流、数据流、价值流相关技术研究成果,依据二次系统整体规划设计原则,构建配网二次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以数据融合、专业贯通、业务协同和管理融通为目的,从“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智能灵活、友好开放、质效双优”五个角度对配电网二次系统建设效果开展合理评价,保证各级配电网规划设计中合理应用技术方案,避免大拆大建,推动规划设计原则贯彻执行,实现配电网一二次的深度融合和有序、高效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市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配电网二次系统是新型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系统作为服务一次系统的重要保障,包括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控制、系统通讯、调度自动化、dcs自动控制系统等。二次系统的价值体现是实现人与一次系统的联系监视、控制,使一次系统能安全经济地运行。基于此,配电网二次系统的规划设计应立足一次系统的安全、经济、绿色价值。随着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不断完善,电碳协同对配电网的价值实现产生了深刻影响,配电网二次系统的价值更加注重绿色价值,减排降碳成为配电网二次系统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

2、配电网作为城乡重要基础设施,是支撑分布式电源并网、承载用户侧灵活性调节资源的平台,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战场、主阵地,未来配电网发展面临新形势、新变化和新需求。新型电力系统对配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虚拟电厂(平衡集团)、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整县光伏、分布式储能和负荷聚合商等新兴主体的出现,对配电网的生产运行(调控、运维、检修、通信、营销)等业务产生了巨大影响。海量分布式资源的接入,其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不确定性以及灵活性等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结构,增加了配电网投资,加剧了配电网安全稳定的挑战。配电网二次系统的建设其核心价值体现,就是支撑一次系统的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电网一次形态不断演进,电网调度运行面向的场景更加复杂,业务融合度要求不断提高,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均对配电网二次系统现有的规划设计原则提出挑战,需要以场景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构建满足差异化二次系统规划设计原则,实现配电网一二次的深度融合和有序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控制流、数据流、价值流相关技术研究成果,依据二次系统整体规划设计原则,构建配网二次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以数据融合、专业贯通、业务协同和管理融通为目的,从“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智能灵活、友好开放、质效双优”五个角度对配电网二次系统建设效果开展合理评价,保证各级配电网规划设计中合理应用技术方案,避免大拆大建,推动规划设计原则贯彻执行,实现配电网一二次的深度融合和有序、高效发展。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新型电力系统下配电网二次系统形态特性剖析

4、本节主要分析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适应性。首先,从多方面出发,对配电网形态进行深入剖析;其次,研究新能源比例增加对电网管理成本的影响;再次,通过考虑新型调度单元对调控和通信的需求,探索配电网信息处理发展方向。综合以上各点,判断当前配电网二次系统是否完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

5、s2.配电网二次系统需求分析

6、s2-1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配电网二次系统需求分析

7、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特点,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从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电力电量平衡和配电网网损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布式电源并网方面,从孤岛效应、电压稳定性、配电网规划要求和信息安全可靠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这两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和规划,深入剖析配电网二次系统建设需求。

8、s2-2基于业务融合的配电网二次系统需求分析

9、分析现有电网业务开展情况与平台建设,深入研究由能源互联网推动的车网互动、综合能源服务、电碳协调共享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和源网荷储互动等新业态及其主要发展方向。基于业务形态特征,分析支撑新业态的平台建设需求和虚拟电厂聚合调控技术、车网互动技术、需求响应技术发展对配电网二次系统的要求。

10、s2-3.基于价值拓展的配电网二次系统需求分析体系建设

11、基于业务和市场,探索配电网的价值流动,构建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规划价值体系。结合内外双维度价值,明确利益主体,研究数据和控制体系需求。从电网内部各业务融合视角,提出配电网二次系统的绿色、安全和经济价值,为智能系统规划指导方向。

12、s3.配电网二次系评价体系构建及合理性分析

13、通过安全、标准、智慧、经济的配电网内部建设,做好外部源网荷储协调,促进多能耦合互补和多元聚合互动,实现电网绿色发展,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结合控制流、数据流和外部价值流研究内容,从“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开放共享”四个方面建立配电网二次系统规划评价体系。

14、s4.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规划评价体系

15、基于内外部发展形势要求,借鉴国外配电网的发展经验,本研究探索提出未来配电网的发展特征:以现代化配电网为基础平台,实现信息通信技术与配电系统的规划、运行、控制、管理等环节的深度融合,高比例消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高效协同配用电侧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接入供用能多元主体,具有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开放共享等特征的新一代智慧配电网二次系统,是智慧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震焘冯凯谷毅张翼韩柳宋卓然王春生王勇冯腾刘文轩谷松林于同伟张明理窦文雷梁毅张子信王麒翔黄晓义高凤喜何昕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