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597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涉及耳机领域,包括头箍和安装在头箍两端的耳机单元,耳机单元包括发声模块,耳机单元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与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的轴线方向重合,第一壳体周侧开设有多组透声孔组,每组透声孔组包括多个透声孔,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遮挡部;该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通过第二壳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使用人员可以灵活地选择所需耳机外部或耳机内部的声音信息,使用人员可以在作业的间隙可以将第二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以方便使用人员获得外部环境的声音,使用人员不必为了获得外部环境的声音取下耳机或较大幅度的调整耳机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


技术介绍

1、蓝牙耳机通过无线连接与设备配对,消除了传统有线耳机的束缚,用户可以自由移动,没有线缆纠缠的限制,使得使用更加方便,目前,大多耳机为了清晰的传递内部发声部件播放的声音信息,或者一些处于嘈杂环境中的特殊作业的人员需要降低噪音的影响,往往会在耳机上安装降噪机构,现有的头戴式蓝牙耳机降噪的方法通常包括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其中主动式降噪耳机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声相等的反向声波,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被动式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无论是主动降噪还是被动降噪都会在人员佩戴耳机后隔绝大部分的外界声音。

2、但是,用户佩戴耳机后并不是所有的外界声音都是噪音,对于一些需要循环作业的人员,其在作业的间隙往往需要摘下耳机或较大幅度的调整耳机位置,以便于进行沟通或者获得外部的关于作业的信息,例如一些板材的切割加工过程,人员需要在进行切割作业时佩戴耳机,由于该头戴式的耳机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在作业的间隙取下耳机,这就导致用户需要反复取下和佩戴耳机,或者通过移动终端连接蓝牙耳机进行声音的播放和暂停等复杂的操作,同时,一般的耳机佩戴后会挤压耳朵使耳朵向头部一侧的变形程度较大,甚至将耳朵的挤压在头部表面,造成佩戴人员耳部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包括头箍和安装在头箍两端的耳机单元,所述耳机单元包括发声模块,所述耳机单元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与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的轴线方向重合,所述第一壳体周侧开设有多组透声孔组,每组透声孔组包括多个透声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遮挡部;

3、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遮挡部远离透声孔组以使透声孔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遮挡部靠近并遮挡透声孔组以使透声孔处于关闭状态。

4、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单元还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5、导杆,所述导杆一端与第一壳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杆另一端与第二壳体内壁滑动连接;

6、锁止部件,其包括固定块和第一卡柱,所述固定块与第二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柱一端贯穿固定块和第二壳体并与固定块和第二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杆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柱端部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扩张腔,扩张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卡柱表面,第一卡柱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固定块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限位环一侧抵接;

7、解锁部件,其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且第一卡柱上开设有与楔形块相配合的楔形槽,固定块上开设有供推杆一端移动的滑槽,所述推杆另一端贯穿第二壳体并与第二壳体内壁滑动连接;

8、第二弹簧,其套设在导杆表面,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壳体一侧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壳体一侧抵接。

9、进一步地,各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压板,压板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呈弧形的耳后支撑部,所述耳后支撑部靠近发声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呈弧形的第一气垫,所述发声模块一侧设置有耳前支撑部,耳前支撑部靠近第一气垫的一侧设置有呈环形的第二气垫。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12、第一储气部件,其安装在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储气部件的内腔与第一气垫的内腔之间通过第一导气通道相连通;

13、第二储气部件,其安装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储气部件的内腔与第二气垫的内腔之间通过第二导气通道相连通;

14、第一构件,其与第一储气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构件能够沿第一储气部件一侧移动并将第一储气部件内的气体移动至第一气垫内;

15、第二构件,其与第二储气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构件能够沿第二储气部件一侧移动并将第二储气部件内的气体移动至第二气垫内;

16、驱动部件,其能够移动至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在第三位置时,驱动部件能够绕第一壳体的轴线转动以驱动第一构件进行移动,在所述第四位置时,驱动部件能够绕第二壳体的轴线转动以驱动第二构件进行移动。

17、进一步地,第一储气部件和第二储气部件分别为第一环形气囊和第二环形气囊,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两组透气孔,当驱动部件移动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时,其中一组透气孔呈打开状态,另一组透气孔呈关闭状态。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转环,第一转环周侧与第一壳体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环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环形气囊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外侧挤压在第一气囊表面以使第一气囊的内壁紧密贴合。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二转环,第二转环周侧与第二壳体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转环两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环形气囊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外侧挤压在第二气囊表面以使第二气囊的内壁紧密贴合。

2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环,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驱动环内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驱动环的凸起部与第二壳体的凹陷部活动连接,所述凸起部的两侧与凹陷部之间形成两个可供凸起部移动的活动腔,两个活动腔内均安装有弹簧片,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设置有两组,两个第一齿部分别固定安装在驱动环的两侧,其中一个第二齿部固定安装第一转环一侧,另一个第二齿部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环一侧,相邻的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能够相互配合。

21、进一步地,第一储气部件为环形缸体,第一构件包括环形转杆,所述环形转杆由若干首尾相连的弧形杆组成,相邻弧形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与环形缸体的内壁滑动连接,环形缸体一侧对称开设有开口,其中两个活塞块分别位于两个开口处,环形缸体内设置有若干挡块,各挡块分别位于相邻活塞块之间,且挡块周侧与环形缸体内壁固定连接,位于开口处的两个活塞块一侧与驱动部件相连接,位于开口处的活塞块一侧与第二齿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块上还开设有第三导气通道。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该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通过第二壳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使用人员可以灵活地选择所需耳机外部或耳机内部的声音信息,如循环进行产生噪音的作业时,使用人员可以在进行作业时,将第二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在作业的间隙可以将第二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以方便使用人员获得外部环境的声音,使用人员不必为了获得外部环境的声音取下耳机或较大幅度的调整耳机的位置。

24、2、该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包括头箍(1)和安装在头箍(1)两端的耳机单元(2),所述耳机单元(2)包括发声模块(21),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单元(2)还包括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所述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与第一壳体(22)和/或第二壳体(23)的轴线方向重合,所述第一壳体(22)周侧开设有多组透声孔组,每组透声孔组包括多个透声孔(221),所述第二壳体(23)上设置有遮挡部(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单元(2)还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各推杆(261)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压板(28),压板(28)与第二壳体(23)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2)上设置有呈弧形的耳后支撑部(3),所述耳后支撑部(3)靠近发声模块(21)的一侧设置有呈弧形的第一气垫(4),所述发声模块(21)一侧设置有耳前支撑部(5),耳前支撑部(5)靠近第一气垫(4)的一侧设置有呈环形的第二气垫(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储气部件(71)和第二储气部件(72)分别为第一环形气囊(711)和第二环形气囊(721),第二壳体(23)上开设有两组透气孔(76),当驱动部件(75)移动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时,其中一组透气孔(76)呈打开状态,另一组透气孔(76)呈关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73)包括第一转环(731),第一转环(731)周侧与第一壳体(22)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环(731)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环形气囊(711)的第一凹槽(732),第一凹槽(732)内设置有第一滚轮(733),第一滚轮(733)外侧挤压在第一气囊表面以使第一气囊的内壁紧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74)包括第二转环(741),第二转环(741)周侧与第二壳体(23)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转环(741)两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环形气囊(721)的第二凹槽(742),第二凹槽(742)内设置有第二滚轮(743),第二滚轮(743)外侧挤压在第二气囊表面以使第二气囊的内壁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75)包括驱动环(751),所述第二壳体(23)上设置有凹陷部(752),所述驱动环(751)内侧设置有凸起部(753),所述驱动环(751)的凸起部(753)与第二壳体(23)的凹陷部(752)活动连接,所述凸起部(753)的两侧与凹陷部(752)之间形成两个可供凸起部(753)移动的活动腔,两个活动腔内均安装有弹簧片(754),所述驱动部件(75)还包括第一齿部(755)和第二齿部(756),第一齿部(755)和第二齿部(756)设置有两组,两个第一齿部(755)分别固定安装在驱动环(751)的两侧,其中一个第二齿部(756)固定安装第一转环(731)一侧,另一个第二齿部(756)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环(741)一侧,相邻的第一齿部(755)和第二齿部(756)能够相互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储气部件(71)为环形缸体(712),第一构件(73)包括环形转杆(734),所述环形转杆(734)由若干首尾相连的弧形杆组成,相邻弧形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活塞块(735),所述活塞块(735)与环形缸体(712)的内壁滑动连接,环形缸体(712)一侧对称开设有开口(736),其中两个活塞块(735)分别位于两个开口(736)处,环形缸体(712)内设置有若干挡块(737),各挡块(737)分别位于相邻活塞块(735)之间,且挡块(737)周侧与环形缸体(712)内壁固定连接,位于开口(736)处的两个活塞块(735)一侧与驱动部件(75)相连接,位于开口(736)处的活塞块(735)一侧与第二齿部(756)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块(735)上还开设有第三导气通道(73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包括头箍(1)和安装在头箍(1)两端的耳机单元(2),所述耳机单元(2)包括发声模块(21),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单元(2)还包括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所述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与第一壳体(22)和/或第二壳体(23)的轴线方向重合,所述第一壳体(22)周侧开设有多组透声孔组,每组透声孔组包括多个透声孔(221),所述第二壳体(23)上设置有遮挡部(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单元(2)还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各推杆(261)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压板(28),压板(28)与第二壳体(23)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2)上设置有呈弧形的耳后支撑部(3),所述耳后支撑部(3)靠近发声模块(21)的一侧设置有呈弧形的第一气垫(4),所述发声模块(21)一侧设置有耳前支撑部(5),耳前支撑部(5)靠近第一气垫(4)的一侧设置有呈环形的第二气垫(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储气部件(71)和第二储气部件(72)分别为第一环形气囊(711)和第二环形气囊(721),第二壳体(23)上开设有两组透气孔(76),当驱动部件(75)移动至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时,其中一组透气孔(76)呈打开状态,另一组透气孔(76)呈关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降噪机构的智能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73)包括第一转环(731),第一转环(731)周侧与第一壳体(22)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环(731)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环形气囊(711)的第一凹槽(732),第一凹槽(732)内设置有第一滚轮(733),第一滚轮(733)外侧挤压在第一气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院生余春民龚著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达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