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萃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553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为超临界萃取装置,包括换热底座及反应釜,反应釜下端局部封闭于换热底座内;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内设置上端开口的萃取腔,萃取腔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萃取框、承压排气件及封闭加压组件,釜体侧壁位于承压排气件所在区域还设置有贯穿孔;封闭加压组件内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伸入至承压排气件所在区域的萃取腔内;萃取腔底部还设置有萃取介质入口,换热底座内还设置有萃取介质换热管,萃取介质换热管的出口端与所述萃取介质入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萃取装置内萃取温度进行实时检测,进而可提高萃取温度的准确度,提高萃取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超临界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1、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萃取分离技术,它利用超临界流体,即处于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高于临界压力的热力学状态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特定成分,以达到分离目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由于流体在常压和室温下为气体,萃取后易与萃取成分分离,使得其应用领域广泛,其中常见的流体有二氧化碳、甲醇、氨、乙烯、丙烷、丙烯、水等。

2、在超临界萃取装置工作过程中,不同流体达的超临界状态转换条件均有所不同,例如,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是31.1℃,临界压力是7.39mpa,使用时萃取温度和压力均满足方能确保二氧化碳转换为超临界状态,并且,针对不同的萃取物,要达到其最佳的萃取效率和效果,还需要在满足二氧化碳的超临界条件外,利用控制系统调节萃取釜内温度和压力,从而在满足流体状态转换的同时,使得萃取物达到萃取所需的最佳温度和压力状态。

3、但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萃取装置却存在以下问题:1、萃取釜内部料框的结构及流体通道设计不合理,导致流体送入萃取釜后气阻较大,扩散路径单一,使得流体与萃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底座及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下端局部封闭于所述换热底座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框由萃取筒及连接于萃取筒两端的端板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排气件包括环形主体,环形主体的直径小于萃取腔的直径,所述环形主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介质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加压组件从下往上包括依次压紧的封头、压盖及承压螺套,所述承压螺套与所述萃取腔内壁螺纹连接且部分伸出至釜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底座及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下端局部封闭于所述换热底座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框由萃取筒及连接于萃取筒两端的端板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排气件包括环形主体,环形主体的直径小于萃取腔的直径,所述环形主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介质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加压组件从下往上包括依次压紧的封头、压盖及承压螺套,所述承压螺套与所述萃取腔内壁螺纹连接且部分伸出至釜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下端侧壁还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封头下端面还设置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涛张璞许悦梁君陈昆陈驰顾计勇廖美英童欣李一泽周治宇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联动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