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工字钢换撑回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548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浇带工字钢换撑回顶施工方法,步骤一:测量放线;步骤二:后浇带回顶工字钢及定位钢板加工;步骤三:施工前准备;步骤四:梁底模部分拆除;步骤五:混凝土表面清理;步骤六:上定位钢板固定;步骤七:电动葫芦吊装工字钢至定位位置;步骤八:工字钢与上定位钢板间焊接固定;步骤九:下定位钢板固定;步骤十:工字钢与下定位钢板间焊接固定;步骤十一:后浇带支模架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传统外墙后浇带封堵的施工工艺,精简了施工时长、节省了施工材料和人力的资源投入,且实际作用效果与传统外墙后浇带封堵的施工工艺相比也更胜一筹,也为后续做的试验的精确性提供的重要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脚手架,具体的说是一种后浇带工字钢换撑回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为减少高层建筑塔楼及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影响,需在塔楼及裙房之间的基础及地下室设置后浇带,待主体结构封顶且沉降基本稳定后才可浇筑。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后浇带两侧浇筑的混凝土发生塌陷倾斜,需要对后浇带两侧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临时支撑。传统支撑方式是使用钢管架进行回顶,这种支撑方法需要对整个顶板的下表面进行支撑包括顶板面和梁底,对材料的消耗较大,而且拆装费时费力,回顶支撑架还会影响下方人员的移动和材料搬运。

2、经搜索未发现与本项目完全相似的专利技术,以上一项检索专利名称1: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免回顶结构及施工方法,专利号:cn112709256a,该专利技术,在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顶板上分别设置一条结构暗梁,垂直于后浇带的框架梁上部角筋穿设在结构暗梁中,所述结构暗梁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进行混凝土浇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后浇带工字钢换撑回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工字钢换撑回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工字钢换撑回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为:根据图纸中工字钢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确保工字钢均能支撑在梁底,并避开集水井位置,同一层同一排工字钢应在同一条直线上,两排工字钢位置应一一对应;测量出工字钢所在位置梁底到板面的距离,并考虑定位钢板的厚度,作为工字钢的下料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工字钢换撑回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为:采用薄钢板作为定位钢板,钢板尺寸根据工字钢截面尺寸确定,钢板四角需开孔,用于膨胀螺丝固定于梁底或板面上,工字钢型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工字钢换撑回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工字钢换撑回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为:根据图纸中工字钢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确保工字钢均能支撑在梁底,并避开集水井位置,同一层同一排工字钢应在同一条直线上,两排工字钢位置应一一对应;测量出工字钢所在位置梁底到板面的距离,并考虑定位钢板的厚度,作为工字钢的下料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工字钢换撑回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为:采用薄钢板作为定位钢板,钢板尺寸根据工字钢截面尺寸确定,钢板四角需开孔,用于膨胀螺丝固定于梁底或板面上,工字钢型号通过受力计算确定,然后根据测量出来的下料长度进行开料,工字钢及定位钢板均在室外加工场上加工完成后运至地下室施工位置。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滨信范志刚陈晓东李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