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数转换电路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535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数转换电路及控制方法,电路包括:前级驱动器、开关控制电路和模数转换器,前级驱动器产生输出电压给模数转换器中的电容阵列充电;开关控制电路控制前级驱动器与模数转换器的通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数转换电路及控制方法,通过在采样前增加复位阶段,使模数转换器转换的末尾状态复位为一个确定状态,能够消除由于非线性回踢噪声影响造成的采样信号线性度下降。同时通过加入预充电控制单元,使前后级隔离,进一步降低后级回踢造成的影响,还可以降低对前级驱动器驱动能力的要求,避免直接增强前级驱动器驱动能力而导致电路性稳定性问题和增加静态功耗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模数转换电路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常见带前级驱动器的sar adc产品结构和工作时序如图1、图2所示,因为adc电容阵列容值较大,在adc前端加入前级驱动器可降低对外部输入源驱动能力的要求。此种结构的问题在于每个adc的转换周期,因为adc转换的输入信号是不同的,所以每次转换周期结束时留在adc采样电容上的余差电压也都是不同的。在下一次采样时会把adc的电容与前级驱动器连接进行采样,这就导致每次前级驱动器连接到采样电容时,采样电容的初状态不同,在adc开始采样前级驱动器输出端信号时,会形成一个非线性的回踢噪声,这个非线性的噪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采样信号的线性度。同时此结构会对前级驱动器的驱动能力有一定要求。

2、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数转换电路及控制方法,其能够解决sa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数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包括前级驱动器、开关控制电路和模数转换器,所述前级驱动器通过开关控制电路与模数转换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前级驱动器与电容阵列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和源极跟随器,所述第二开关与源极跟随器串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跟随器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基于输入电压产生第一控制电压,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数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包括前级驱动器、开关控制电路和模数转换器,所述前级驱动器通过开关控制电路与模数转换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前级驱动器与电容阵列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和源极跟随器,所述第二开关与源极跟随器串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跟随器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基于输入电压产生第一控制电压,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基于输入电压产生第二控制电压,所述第三控制电路用于基于第一控制电压和第二控制电压产生第一输出电压和第二输出电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和第一mos管,所述第一电流源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电流源的第二端相连并用于产生第一控制电压,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用于接收输入电压,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地电压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数转换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效铭韩佩卿叶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思瑞浦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