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及电极自洁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及电极自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330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及电极自洁组件,电极为双层空腔结构,包括内外套接且均为中空筒状的内筒和外筒,内筒的中部腔体为内部流道,内筒外壁和外筒内壁间具有间隙并为外部流道;电极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有筒体并为封闭端,筒底与外筒连接并可封闭或打开封闭端;外部流道和内部流道相连且连接处位于筒底。采用本方案,本申请电极为双层结构,通过设置两层结构,分别为外筒和内筒,且在电极内形成靠内的内部流道和靠外的外部流道,通过设置筒底并使得内部流道和外部流道连通,增长了空气净化时在电极内的流动距离;综上,本方案有效增加了空气在电极内流经路径的长度,减小了电极长度的设置并保证了对空气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电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及电极自洁组件


技术介绍

1、高压静电、等离子、臭氧、紫外线、高温、电弧,都是常用有效空气消毒净化的物理方式。通常依靠高压静电、等离子净化空气的电极,一般为圆筒或平板形式,因空气净化效果与电极长度正相关,所以为获得较好净化效果,电极长度较长、空间占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电极长度长,空间占用大、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有效减小空气净化电极在长度方向空间占用且高效净化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及电极自洁组件。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电极为双层空腔结构,包括内外套接且均为中空筒状的内筒和外筒,内筒的中部腔体为内部流道,内筒外壁和外筒内壁间具有间隙并为外部流道;电极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有筒体并为封闭端,筒底与外筒连接并可封闭或打开封闭端;外部流道和内部流道相连且连接处位于筒底。

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将电极设为双层结构,通过设置两层结构,分别为外筒和内筒,且在电极内形成靠内的内部流道和靠外的外部流道,通过设置筒底并使得内部流道和外部流道连通;在净化空气时,通过电极的开口端作为空气的进出口端,即外部流道连接开口端的外圈,内部流道连接开口端的内圈,空气从电极的开口端的外圈进入并依次通过外部流道、筒底、内部流道后通过开口端的内圈流出,或空气从电极的开口端的内圈进入并依次通过内部流道、筒底、外部流道后通过开口端的外圈流出;通过该种方式,有效增加了空气在电极内流经路径的长度,减小了电极长度的设置并保证了对空气的净化效果。

4、同时,通过定期自洁,确保集尘电极的洁净,避免集尘电极因吸附污染物后性能下降、净化效率下降。

5、进一步,内筒和外筒均为同轴的圆柱状中空结构,外筒内壁固定有放电条,内筒中部设有放电柱,放电柱固定在筒底上。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放电条和放电柱,导电时可产生电场,且使得外部流道和内部流道中的电场强度均可保证,保证对空气净化的效果。

7、进一步,放电条设有多个并呈螺旋状均匀排列在外筒的内壁。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设置多个放电条并进行放电,螺旋排列的形式,改变了气流的运行轨迹,使得气流呈螺旋状运动,与气流的直线运动相比,增大了气流在电极内的运动长度,提高了净化率。

9、进一步,放电条上设有三角尖状的放电齿,放电齿的尖端沿外筒的径向朝向内筒伸出。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放电齿,通过放电齿的尖端进行放电,提高对外部流道中空气的搅动效果,以延长空气的运动路径,利于提高净化率。

11、进一步,放电柱沿其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放电星,放电星呈片状并垂直放电柱设置。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层放电星均对流经的空气进行了搅动,使得气流进行非直线运动,以延长气流在内部流道中的运动轨迹,利于空气整体的均匀净化,从而提高净化率。

13、进一步,放电星为多角形的片状结构,且各个角分别沿内筒的径向均布设置。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均布的多角结构,利于空气的均匀净化。

15、进一步,内筒的一端通过第二绝缘件固定在外筒上,内筒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绝缘件与筒底抵接。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筒的两端均与绝缘件连接,内筒一端通过第一绝缘件与筒底抵接以稳定内筒,内筒另一端通过第二绝缘件与外筒固定连接,以起到固定内筒的效果。

17、进一步,外筒的外壁固定有绝缘层,绝缘层完全覆盖外筒的外壁。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绝缘层起到绝缘效果,提高电极使用的安全性。

19、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20、一种电极自洁组件,包括上述的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电极两端中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注水泵,另外一端连接有抽水泵,或者电极两端中的其中一端连接有烘干装置,另外一端连接有湿度传感器。

21、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筒底可打开,便于电极进行自洁时,从电极的开口端通入清洁水,水会从打开的筒底位置流出,从而清洁电极内部的尘埃和污染物,连接烘干装置可对水流清洁后的电极内部进行烘干,湿度传感器则可对通入的烘干空气进行湿度检测,以判断烘干是否可以停止。

22、进一步,内筒内壁,和/或,内筒外壁上固定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靠近内筒筒底设置;内筒上固定有低频振动电机,低频振动电机靠近电极的开口端设置。

23、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超声波发生器可产生高频超声波,低频振动电机可产生低频震动,高频超声波可对污物进行剥离,低频震动叠加并增强了对污物的冲洗作用,在水泵形成的流动态水增加的扩散作用下,将污物冲走,从而实现集尘极高效自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双层空腔结构,包括内外套接且均为中空筒状的内筒(10)和外筒(20),所述内筒(10)的中部腔体为内部流道,所述内筒(10)外壁和所述外筒(20)内壁间具有间隙并为外部流道;所述电极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有筒底(30)并为封闭端,所述筒底(30)与所述外筒(20)连接并可封闭或打开所述封闭端;所述外部流道和所述内部流道相连且连接处位于所述筒底(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和外筒(20)均为同轴的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外筒(20)内壁固定有放电条(40),所述内筒(10)中部设有放电柱(50),所述放电柱(50)固定在所述筒底(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条(40)设有多个并呈螺旋状均匀排列在所述外筒(2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条(40)上设有三角尖状的放电齿(41),所述放电齿(41)的尖端沿所述外筒(20)的径向朝向所述内筒(10)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柱(50)沿其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放电星(51),所述放电星(51)呈片状并垂直所述放电柱(50)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星(51)为多角形的片状结构,且各个角分别沿所述内筒(10)的径向均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的一端通过第二绝缘件(62)固定在所述外筒(20)上,所述内筒(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绝缘件(61)与所述筒底(30)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0)的外壁固定有绝缘层(90),所述绝缘层(90)完全覆盖所述外筒(20)的外壁。

9.一种电极自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所述电极两端中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注水泵,另外一端连接有抽水泵,或者所述电极两端中的其中一端连接有烘干装置,另外一端连接有湿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极自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内壁,和/或,所述内筒(10)外壁上固定有超声波发生器(70),所述超声波发生器(70)靠近所述筒底(30)处设置;所述内筒(10)上固定有低频振动电机(80),所述低频振动电机(80)靠近所述电极的开口端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双层空腔结构,包括内外套接且均为中空筒状的内筒(10)和外筒(20),所述内筒(10)的中部腔体为内部流道,所述内筒(10)外壁和所述外筒(20)内壁间具有间隙并为外部流道;所述电极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有筒底(30)并为封闭端,所述筒底(30)与所述外筒(20)连接并可封闭或打开所述封闭端;所述外部流道和所述内部流道相连且连接处位于所述筒底(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和外筒(20)均为同轴的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外筒(20)内壁固定有放电条(40),所述内筒(10)中部设有放电柱(50),所述放电柱(50)固定在所述筒底(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条(40)设有多个并呈螺旋状均匀排列在所述外筒(2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条(40)上设有三角尖状的放电齿(41),所述放电齿(41)的尖端沿所述外筒(20)的径向朝向所述内筒(10)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高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柱(50)沿其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放电星(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宇陈科王斌郑强沈勇邹忠伟周清黎昌勇刘俊良王冀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电大宇卫星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