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极化天线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宽带高增益极化转化f-p谐振腔天线。
技术介绍
1、法布里-珀罗(fabry-pero,f-p)谐振器天线与传统的微带阵列相比,具有高增益、馈电机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受到了天线界的广泛关注。f-p谐振腔天线在当前和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传感器系统、雷达和卫星通信等都具有潜在应用。
2、为了满足因迅速发展而日趋复杂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具有宽频带、高增益同时兼具圆极化波辐射特性的天线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应用中,宽带高增益圆极化天线能够有效解决带宽窄、增益低等限制无线通信系统工作性能的弊端。同时,圆极化天线相对于线极化天线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更好的应对日益复杂的电磁和自然环境。
3、综上所述,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亟需展开宽带高增益极化转化f-p谐振腔天线的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宽带高增益圆极化f-p谐振腔天线,并满足天线通信频带宽、圆极化频带宽、定向增益高的需求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带高增益极化转化F-P谐振腔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馈源天线和极化转化超表面,极化转换超表面覆盖在馈源天线上方;所述极化转换超表面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的第一层金属贴片(1)、第一层介质基板(2)、第二层金属贴片(3)、第二层介质基板(4)、第三层金属贴片(5),馈源天线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的第四层金属贴片(6)、第三层介质基板(7)、第五层金属贴片(8)、第四层介质基板(9)、第六层金属贴片(1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高增益极化转化F-P谐振腔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金属贴片(1)的25个金属片,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顺次为第一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带高增益极化转化f-p谐振腔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馈源天线和极化转化超表面,极化转换超表面覆盖在馈源天线上方;所述极化转换超表面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的第一层金属贴片(1)、第一层介质基板(2)、第二层金属贴片(3)、第二层介质基板(4)、第三层金属贴片(5),馈源天线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的第四层金属贴片(6)、第三层介质基板(7)、第五层金属贴片(8)、第四层介质基板(9)、第六层金属贴片(1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高增益极化转化f-p谐振腔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金属贴片(1)的25个金属片,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顺次为第一金属片(11)、第二金属片(12)、第三金属片(13)、第四金属片(14)、第五金属片(15)、第六金属片(16)、第七金属片(17)、第八金属片(18)、第九金属片(19)、第十金属片(110)、第十一金属片(111)、第十二金属片(112)、第十三金属片(113)、第十四金属片(114)、第十五金属片(115)、第十六金属片(116)、第十七金属片(117)、第十八金属片(118)、第十九金属片(119)、第二十金属片(120)、第二十一金属片(121)、第二十二金属片(122)、第二十三金属片(123)、第二十四金属片(124)、第二十五金属片(1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高增益极化转化f-p谐振腔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11)主体由第二矩形金属片(105)和第三矩形金属片(106)组成,第二矩形金属片(105)的上右、下左两个位置分别添加第四矩形金属片(102)和第五矩形金属片(104),第三矩形金属片(106)的左上、右下两个位置分别添加第六矩形金属片(101)和第七矩形金属片(103),并在第六矩形金属片(101)上刻蚀第一金属通孔(107)、在第四矩形金属片(102)上刻蚀第二金属通孔(1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带高增益极化转化f-p谐振腔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二层金属贴片(3)的50个圆形缝隙与50个金属通孔对应,分别是第一~第五十圆形缝隙(31、32、33、34、35、36、37、38、3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333、334、33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娟,何鑫,秦文华,宋秋艳,王凯泽,刘瀚玥,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