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86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3
本技术涉及一种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通过在手持杆的前端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沿左右方向横向延伸,并在支撑杆的底面设置有U型管,U型管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弧顶朝上,且U型管的端部闭合,并在U型管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固接有若干拖布,若干拖布沿手持杆的前后方向等距分布,装置在使用时,需向将拖布浸湿,再让工作人员握住手持杆进行移动,使U型管套在筒瓦上,并使U型管上的拖布与筒瓦的上表面相接触,再控制手持杆进行移动,拖动拖布在筒瓦的上表面移动,以此对筒瓦的上表面进行清洁,这样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筒瓦的上表面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1、筒瓦是用于大型庙宇与宫殿上的窄瓦片,在制作时为筒装,成坯为半,经烧制成瓦,一般以粘土为材料。筒瓦作为一种复古建筑材料,近年来因复古建筑的流行与原有古建筑的修缮,而被广泛应用于复古建筑领域。

2、筒瓦在使用时,往往是作为屋面结构的,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经风吹雨淋,难免会使筒瓦表面出现灰尘等杂物,若不定期清理难免会影响复古建筑的美观,在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工作人员使用湿拖布直接对筒瓦表面进行清洁,但又因筒瓦的外表面是弧形,若使用拖布进行清洁,容易出现未被拖到的死角,进而影响到对筒瓦的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筒瓦表面的清洁效果,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的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

2、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前端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左右方向横向延伸,所述支撑杆的底面设置有u型管,所述u型管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弧顶朝上,所述u型管的端部闭合,所述u型管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固接有若干拖布,若干所述拖布沿手持杆的前后方向等距分布。

3、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手持杆的前端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沿左右方向横向延伸,并在支撑杆的底面设置有u型管,u型管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弧顶朝上,且u型管的端部闭合,并在u型管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固接有若干拖布,若干拖布沿手持杆的前后方向等距分布,装置在使用时,需向将拖布浸湿,再让工作人员握住手持杆进行移动,使u型管套在筒瓦上,并使u型管上的拖布与筒瓦的上表面相接触,再控制手持杆进行移动,拖动拖布在筒瓦的上表面移动,以此对筒瓦的上表面进行清洁,这样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筒瓦的上表面进行清洁。

4、作为优选,所述手持杆后端接有送水装置,所述手持杆内开设有与送水装置导通的进水通道,相邻两所述拖布间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支撑杆内开设有与进水通道和u型管内部导通的空腔。通过在手持杆的后端接有送水装置,在手持杆内开设有与送水装置导通的进水通道,并在相邻两拖布间开设有漏水孔,在支撑杆内开设有与进水通道和u型管内部导通的空腔,经进水通道将从送水装置内的水输送至空腔,再将水从空腔输送至u型管内,并从漏水孔流出,以此对筒瓦的上表面进行喷淋,以减少拖布浸湿的步骤,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5、作为优选,所述u型管在支撑杆上设置有四个,四所述u型管沿支撑杆的左右方向等距分布。u型管在支撑杆上设置有四个,并将四个u型管沿支撑杆的左右方向等距分布,能够使装置同时对四个筒瓦的上表面进行清洁。

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空腔导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两个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沿竖直方向分布且与通槽的侧壁周向闭合,相邻两所述限位板间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竖向高度与相邻两限位板的竖向距离相一致,上侧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滑板的顶面开设有位于出水孔正下方的存水槽,所述存水槽的底部向下贯通有连通孔,下侧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连通孔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沿通槽的左右方向横向延伸,所述滑槽与存水槽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滑板的下端面接有与连接孔导通的u型管。通过在支撑杆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空腔导通的通槽,在通槽内设置有两个限位板,限位板沿竖直方向分布且与通槽的侧壁周向闭合,相邻两限位板间设置有滑板,滑板的竖向高度与相邻两限位板的竖向距离相一致,在上侧限位板上开设有出水孔,并在滑板的顶面开设有位于出水孔正下方的存水槽,存水槽的底部向下贯通有连通孔,并在下侧限位板上开设有与连通孔相适配的滑槽,滑槽沿通槽的左右方向横向延伸,且滑槽与存水槽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并在滑板的下端面接有与连接孔导通的u型管,当支撑杆上的四个u型管不能与需要清洁的四个筒瓦一一对齐时,推动u型管在滑槽内进行移动,并使u型管带动滑板沿支撑杆的左右方向进行移动,以此在保证支撑杆空腔内的水经出水孔、存水槽和连通孔进入到u型管内的同时,调整u型管在支撑杆上的位置,使支撑杆上的u型管能够与筒瓦对齐,进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7、作为优选,所述u型管的下端朝向远离送水装置一侧倾斜。通过将u型管的下端朝向远离送水装置一侧倾斜,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u型管套在筒瓦上,使u型管上的拖布与筒瓦的上表面接触。

8、作为优选,所述手持杆上设置有用于开合进水通道的球阀,所述球阀位于送水装置与支撑杆间。通过在手持杆上设置有用于开合进水通道的球阀,且球阀位于送水装置与支撑杆间,利用球阀控制手持杆内的进水通道进行开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在使用前与使用完成后关闭球阀,对u型管的位置进行调整,对装置进行移动。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手持杆的前端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沿左右方向横向延伸,并在支撑杆的底面设置有u型管,u型管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弧顶朝上,且u型管的端部闭合,并在u型管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固接有若干拖布,若干拖布沿手持杆的前后方向等距分布,装置在使用时,需向将拖布浸湿,再让工作人员握住手持杆进行移动,使u型管套在筒瓦上,并使u型管上的拖布与筒瓦的上表面相接触,再控制手持杆进行移动,拖动拖布在筒瓦的上表面移动,以此对筒瓦的上表面进行清洁,这样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筒瓦的上表面进行清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在一种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杆(4),所述手持杆(4)的前端固接有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沿左右方向横向延伸,所述支撑杆(1)的底面设置有U型管(2),所述U型管(2)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弧顶朝上,所述U型管(2)的端部闭合,所述U型管(2)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固接有若干拖布(7),若干所述拖布(7)沿手持杆(4)的前后方向等距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4)后端接有送水装置,所述手持杆(4)内开设有与送水装置导通的进水通道(16),相邻两所述拖布(7)间开设有漏水孔(6),所述支撑杆(1)内开设有与进水通道(16)和U型管(2)内部导通的空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2)在支撑杆(1)上设置有四个,四所述U型管(2)沿支撑杆(1)的左右方向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空腔(11)导通的通槽(8),所述通槽(8)内设置有两个限位板(9),两所述限位板(9)沿竖直方向分布且与通槽(8)的侧壁周向闭合,相邻两所述限位板(9)间设置有滑板(10),所述滑板(10)的竖向高度与相邻两限位板(9)的竖向距离相一致,上侧所述限位板(9)上开设有出水孔(14),所述滑板(10)的顶面开设有位于出水孔(14)正下方的存水槽(12),所述存水槽(12)的底部向下贯通有连通孔(13),下侧所述限位板(9)上开设有与连通孔(13)相适配的滑槽(15),所述滑槽(15)沿通槽(8)的左右方向横向延伸,所述滑槽(15)与存水槽(12)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滑板(10)的下端面接有与连通孔(13)导通的U型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2)的下端朝向远离送水装置一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4)上设置有用于开合进水通道(16)的球阀(3),所述球阀(3)位于送水装置与支撑杆(1)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在一种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杆(4),所述手持杆(4)的前端固接有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沿左右方向横向延伸,所述支撑杆(1)的底面设置有u型管(2),所述u型管(2)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弧顶朝上,所述u型管(2)的端部闭合,所述u型管(2)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固接有若干拖布(7),若干所述拖布(7)沿手持杆(4)的前后方向等距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4)后端接有送水装置,所述手持杆(4)内开设有与送水装置导通的进水通道(16),相邻两所述拖布(7)间开设有漏水孔(6),所述支撑杆(1)内开设有与进水通道(16)和u型管(2)内部导通的空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2)在支撑杆(1)上设置有四个,四所述u型管(2)沿支撑杆(1)的左右方向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古建筑筒瓦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空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凌含马桂刚李志强王炎段宵
申请(专利权)人:王府山东文物保护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